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强调放疗物理计划的比较观察

2014-11-17 03:14吕知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靶区食管癌病灶

刘 归 吕知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食管癌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明显升高,逐渐成为危及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1]。目前全世界新发的食管癌患者约有30万例,我国食管癌发生率占世界第一位,每年由于食管癌死亡的患者有15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1/4,其发生率男性比例较高[2],男性与女性比为2∶1。食管癌放射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采取何种有效地治疗措施是我院研究热点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放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治疗Ⅰ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6.7±10.4)岁;组织病理学分型鳞癌25例,小细胞癌3例,腺癌2例;肿瘤部位:胸上段30例。治疗Ⅱ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8.7±10.9)岁;组织病理学分型鳞癌23例,小细胞癌4例,腺癌3例;肿瘤部位:胸上段30例。两组食管癌患者的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组织病理学分型、肿瘤部位等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治疗Ⅰ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据患者靶区形状、大小选择适合的射野模式,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加用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首先在第一阶段主要对预防照射区进行覆盖,根据病灶靶区的形状和周围组织关系,通过4野或者5野进行中心照射。在第二阶段缩小射野到肿瘤区进行推量。靶区采用的处方剂量为预防照射区是DT5000 cGy/25次,95%的预防照射区≥5000 cGy,肿瘤区是DT6400 cGy/32次,95%的肿瘤区≥6400 cGy。

治疗Ⅱ组采用强调放疗物理计划:其主要采用的是5野照射,每一个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共面5野治疗计划。靶区采用的剂量有其特殊约束条件,95%预防照射区≥5040 cGy/28次,95%肿瘤区≥6400 cGy/28次,V105<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食管癌患者靶区评价的情况。计划靶区剂量参数:D100、D95、D90表示100%、95%、90%相对应的靶区体积所获得的绝对照射剂量;计划靶区体积参数:V105、V100、V95表示≥105%、100%、95%处方剂量的计划靶区体积的百分数;靶区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HI=D5∶D9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建立数据库,对于食管癌患者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食管癌患者预防照射区的评价情况,见表1。

2.2 两组食管癌患者肿瘤区的评价情况,见表2。

3 讨 论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需要通过两个阶段进行,首先第一阶段是预防照射区,也就是对食管癌病灶区,第二阶段是肿瘤区,将射野缩小到原发病灶,逐步的推量直到根治剂量[3]。一般预防照射区的范围较大,往往不容易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状态,因而需要加用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4]。一些体型高于正常比例患者,预防照射区照射完成之后,脊髓可以继续接受照射剂量的空间无法保证肿瘤区的顺利完成[5]。三维适形放疗在原来受照剂量基础上会接受不必要的再次照射,导致局部累积剂量明显增加,平均剂量已远远超过原有计划设计的要求,并且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差。强调放疗物理计划可以预防照射区和加量区可以统一在一个计划中实施完成,也就是同步加量强调。强调放疗物理计划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靶区适合度,并且更好的对器官进行保护。在对强调放疗物理计划进行设计时,往往根据线性二次方程LQ公式对于生物等效剂量进行计算,从而更加准确的完整剂量的评估,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疗效[6]。本研究中,治疗Ⅰ组根据食管癌病灶不同,采用4~5野联合楔形板组合,第一阶段给予5000 cGy照射剂量,在第二阶段锁野推量直到6400 cGy,进而在满足95%计划靶区条件下,可以接受100%照射剂量,并且脊髓的最大剂量<4500 cGy。本组研究强调放疗物理计划主要是分为28次进行,预防照射区:180 cGy/次,共计是5040 cGy,肿瘤区:230 cGy/次,总共是6440 cGy,最后预防照射区的生物等效剂量为4800~5000 cGy,肿瘤区的生物等效剂量为6600 cGy,其相当于三维适形放疗的200 cGy/次的照射效果,预防照射区的处方剂量应为4600 cGy,肿瘤区的剂量为7000 cGy。提示同步加量强调放疗物理计划可以促使肿瘤原发病灶能够获得更好的照射剂量,并且其治疗的时间明显较三维适形放疗的时间短,在食管癌的原发病灶和预防照射区域额可以同时进行,不需要进行对靶区、校位进行二次勾画,减少了摆位误差的出现。

表1 两组食管癌患者预防照射区的评价情况

表2 两组食管癌患者肿瘤区的评价情况

综上所述,强调放疗物理计划在预防照射区和肿瘤区都能得到理想的剂量分布,并且原发病灶可获得比常规分割更高的生物等效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华娟.IMRT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4):2816-2817.

[2]惠蓓娜,张晓智,王蕊华,等.颈段、胸上段食管癌3DCRT/IMRT剂量学比较[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36-41.

[3]曹彦坤,迟子锋,焦广青,等.食管癌IMRT计划设计降低子野数及MU数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2):2460-2463.

[4]张帆,唐虹,洪浩,等.食管癌强调放疗中心脏及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397-399.

[5]戴荣军,叶宏勋.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2):2371.

[6]杨敬儒,金和坤,江啸音.奈达铂与强调适形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5):75-77.

猜你喜欢
靶区食管癌病灶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