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三十载 传拳南北美

2014-11-26 23:13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练太极拳师傅

2014年元旦,在纽约曼哈顿中国城的芒特街41号三楼的中美文化中心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陈式太极拳小架与危地马拉国家的玛雅文化的交流活动正在进行。只见一个精神饱满的中年人走上表演台,扎扎实实地练了起来。他时而施展击响二起脚,时而施展摆莲跌岔,动作扎实到位,体现出了古老而又传统的陈式太极拳小架所应有的立身中正、螺旋缠绕、松活弹抖的技术要求。表演完毕,他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就是赴美国传播太极文化的太极拳名师——王元。

时光回溯到30年前。1982年初出校门到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工作的他,书生意气,不谙世事,工作中以民为重,坚持原则,因而得罪宵小,于闲处挂起。因终日无事,他自忖须寻找一门可终生研究之学问以自娱,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师从陈立清大师习练陈式太极拳小架拳械。

中国的传统文化,比不得批量的工业化大生产,须由师傅口传心授,所谓法不传六耳。但在跟随陈立清大师学习陈式小架的初期,大师并未亲自对他教拳,而是进行着长期的观察与考察,直至一年半后大师才开始授拳。看着他不解的眼神,大师说道:“学练太极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旦决定学练太极拳,就要持之以恒,常年坚持。十年八年都不行,必须几十年甚至后半生都要坚持锻炼,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所谓‘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说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常年坚持。”

对于师傅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他开始并不以为然。有时由于工作忙,他就产生了懈怠思想,心想反正也没有人监督,明天多练一点儿把今天的补上就是了。但是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第二天再去师傅家里学习时,师傅总能看得出来,总会严厉地批评他。师傅最常说的是:“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内行知道,三天不练外行知道。”

在师傅的长期督导下,他渐渐克服了懈怠情绪,练拳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每天坚持练拳,即使到外地出差也带着鞋和衣服不间断锻炼。经过长期的坚持,他虽然还未能悟到陈式小架的真谛,但却培养了练拳的自觉性,使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003年10月~2004年4月,他随陈永福大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小架)。虽蒙师傅教诲,但他终是资质浅陋,积累不够,机缘难彻,苦练十几年也未能究竟。由于急于探寻陈式太极拳的真谛,2004年他赶赴陈家沟寻访陈伯祥大师,但因为不认识大师,无法提前联系,前两次都是无果而回。然而由于他的坚持不懈,第三次终于见到了大师,遂投在陈伯祥大师门下继续深造。

陈大师对人诚挚和蔼,听了他在练拳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说道:“凡是练拳的人都会遇到这些情况。真正练太极拳要有所成,必须放下急于求成的焦躁心理。这就好比上学一样,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一步一步地上,直到上大学读研究生。好些人急于求成,拳架还未学好,就急于练丹田内劲、推手等等,这就好比刚上了小学就要上大学,那样不但不会很快进步,反而容易练伤身体。”

在大师的教诲下,他一切从零开始,苦练基本功,纠正拳架子,固定拳架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往下走,他的陈式小架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陈式小架拳比较珍秘,外界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人还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比如有些人认为,小架拳虽好,但是动作不好看,参加比赛难有好成绩。为了打破这种错误的观念,王元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大赛,先后获得一等奖十次。其中在2011年4月获“台湾妈祖杯国际武术大赛暨一百年全国中正杯少林拳道武术锦标赛”陈式太极拳老架(小架)一路第一名,2012年10月获美国国际武术公开赛陈式太极拳(小架)一路第一名。王元用实际行动证实了陈式小架不只是强身健体练功夫,同样有很强的观赏性。他从多年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合格的太极拳必须有音乐的节奏、艺术的优美、体操的韵律。

在大师的教诲下,经过几十年的锻炼,王元对陈式小架有了一定的体悟,对太极拳的理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了一定的鉴识能力。比如有的文章强调在练拳中裆要圆,使许多朋友在练拳时两腿叉开很大,有的屁股甚至低于膝盖,导致膝盖受伤。殊不知裆要圆应当是裆劲要圆。什么是裆劲圆?劲不断就是裆劲圆。怎样做到劲不断?练拳中做到开后裆合前裆即是。又如有的文章谈到练拳时胳膊、手掌以及腿和脚要走缠丝劲。殊不知走缠丝劲是要全身皆缠丝。何谓缠丝?一来一往就是缠丝,不只是胳膊和腿走缠丝劲,身上也要有来有往走缠丝劲。怎样验证?练拳时丹田微微震颤即是。每当这时,他就想起了大师的话:“一层功夫一层架子,一层功夫一层理论。练到哪一层,就能说清哪一层的理论,不能越等,更不能人云亦云、望文生义、瞎编臆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否则就会害人害己。”

从2004年起,王元陆续在国外教授太极拳,在非洲各国及新加坡等地都有他的学生。2008年之后,他陆陆续续在美国教拳。小架拳由于比较神秘,在美国很难见到,绝大多数人连听也没听说过。但是当大家看到他演练小架拳后,都十分喜欢,有的人当时就决定跟着学习。有一个马来裔的美国朋友珊迪,知道有人在传播陈式小架拳,却没有联系方式,就在中国城周围转着找,有一天早晨他在公园见到了正在锻炼的王元,很激动,当即就开始跟着学习陈式小架了。有一个小伙叫阿历克斯,是西班牙裔的美国人,学得特别认真,练得很刻苦,特别喜欢陈式小架。目前,在纽约的太极拳圈内,陈式小架已被很多人认识,已经有一批人在学练小架拳。特别是在和南美洲的危地马拉国家的玛雅文化交流之后,组织活动的危国议员第二天就给王元送来了感谢信,接着危国的外交部副部长和总领事又到武馆看了陈式小架的演练,副部长跟着练了练,当时就发出了邀请,请王元去他们国家教授陈式小架拳。王元还利用业余时间到附近的养老院给老人教授太极拳,受到院方的好评。

通过几十年的锻炼,王元深深地感受到古人所说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的寓意。王元常说:上天眷顾我,把这么好的师傅派给我,把这么好的太极拳传授给我,我岂能独自享有,我愿意把几十年学练陈式太极小架的体悟及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传向南北美洲,传向全世界。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正在为这一目标努力着,奋斗着。

猜你喜欢
学练太极拳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