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新探索

2014-12-13 03:42
北京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恳谈会人民政协座谈会

文 本刊记者 张 涛

2014年以来,北京市政协从实际出发,在怎样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问题上进行一系列成功的探索。通过提案办理协商、立法协商、协商恳谈会、专题协商等形式,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习总书记关于“人民民主的真谛”的描述对于人民政协是颇为适用的。人民政协成立65年来,一代又一代政协委员积极投身到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当中,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他们通过履职,向人们阐释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协商民主”概念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做出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这对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健全人民民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概念的确立, 也为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014年以来,北京市政协从实际出发,在怎样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问题上进行一系列成功的探索。通过提案办理协商、立法协商、协商恳谈会、专题协商等形式,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提案办理协商解决委员最关心的事

提案办理协商具有内容具体、方法多样、程序规范的特点,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按照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政协关于提案工作的要求,北京市政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探索和完善提案办理协商形式,把提案办理协商贯穿于提案工作的全过程。

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李春增的眼中,今年的提案办理协商与以往的提案办理有所不同。

首先是立意更高。今年的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遴选的题目议题重大,都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些题目中既有“养老”、“电动汽车充电难”这样的民生问题,又有“新机场建设”这样事关北京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

其次,在参与面与调动委员积极性方面,今年的提案办理协商工作也胜于往年。今年的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不仅邀请了相关提案的提案人,还邀请了没有提交相关提案的本行业的部分专家委员。比如,新机场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上,除6名提案者外,还有11名提案委员会委员、9名经济委员会委员以及10名城建环保委员会委员。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停车管理”类等委员反映比较集中的提案,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分别赴市环保局、市交通委等单位进行了提案集中协商座谈和集中答复沟通座谈。对“养老问题”、“新机场建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重点提案,市政协则召开检查督促和办理协商座谈会,与相关部门在办理中协商,在协商中办理,推动了提案意见建议的落实,促进了相关工作和有关问题的解决。

“承办方除了对提案涉及的问题进行解答,还将提案所涉及的相关工作也一并向委员进行情况通报。这样,不仅提提案的委员提前准备的意见得到了答复,没有提提案的委员也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发表新的意见,提案办理协商的效果自然更好了。”李春增表示。

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不仅得到了委员们的欢迎,也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新机场建设”、“养老问题”两次座谈会时,洪峰和戴均良副市长分别亲自到会听取委员的建议,市政协主席吉林两次全程参与,沈宝昌、唐晓青、赵文芝、葛剑平、王永庆、马大龙、闫仲秋等七位副主席也纷纷与会。

在养老问题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上,吉林主席说:“大家提提案要把一些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来,认真讨论。这些裉节上的问题,认识不一样,思想不统一,实践中就迈不开步子。希望委员们再深入讨论,将这些问题都提出来,促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快地解决。希望提案委认真总结,把实践上升到更高的认识、理论、规则,指导我们今后的提案办理协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立法协商敢做协商民主的开拓者

2013年,北京市政协还开创了立法协商这一全新的协商方式。而在今年,这一方式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升华。

2014年,按照市委要求,市政协组织32个界别委员围绕《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开展了立法协商工作。市政协在认真总结去年首次在全体委员中开展立法协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立法协商作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迎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市政协迅速动员,召开各界别及专家组座谈会32次,各界别共报送1236条意见建议,汇总出596条意见建议。仅此,就可以清晰看出市政协立法协商工作的累累硕果。

据立法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委员们对这一形式虽然参与热情普遍较高,但却均没什么经验。为了让委员尽快了解相关领域现状及问题,市政协可谓煞费苦心。立法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围绕三个条例分别编印了三册共9.6万字的参阅资料、近万字的《地方立法常识》,为委员参与本次立法协商做了必要准备,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针对三个事关重要民生的条例开展立法协商,对委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得到更广泛的智力支持,市政协特别注意发挥界别作用。有的民主党派不仅组织了本界别委员进行研讨,还组织党派成员中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有的界别分几次召开座谈会深入研讨,更有的界别委员深入到街道、社区中征求群众意见。为了提高立法协商的专业水平,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专门与市法学会、市律协进行沟通,组织法学专家和专业律师进行座谈,并将汇总的意见建议在专家组座谈会上做了全面阐述。据统计,本次立法协商有236位委员参加座谈会,492位委员以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意见,参与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市委将这三个条例在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后交给市政协,为开展立法协商留出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按照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政协领导关于要及时将委员提出的重要意见建议反馈的指示,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二审前将汇总的部分重要意见建议及时送交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参考,市人大法制办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二审的草案稿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作了相应修改,促进了协商成果及时转化。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相关同志还分别出席了市政协针对三个条例召开的三次专家组座谈会,直接听取法律专家和专业专家委员更集中的意见建议。实践证明,立法协商这一协商民主的全新尝试是成功的。

有委员透露,下一步市政协将认真总结这次开展立法协商活动的经验,探讨规律,完善机制,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协商恳谈会 小支点 大舞台

为拓展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2014年,北京市政协还探索建立了协商恳谈会制度。

2013年,全国政协创立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这种座谈会每两周举行一次,每次20人左右,选择不同的具体问题,邀请各界别的委员,特别是党外人士座谈交流。这种座谈交流的形式,既可以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又可以使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为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协商平台。这种协商的方式自然引起了北京市政协的注意,一年来,市政协一边学习了解相关情况,一边思考谋划着适合自己的协商议政方式。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创立协商恳谈会制度。并制订了《政协协商恳谈会工作办法》。

2014年2月25日,市政协召开首次协商恳谈会,讨论房产税征收问题,这是提高协商成效的一次探索,更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一种尝试。

会上,6位委员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就北京市是否应该开征房产税、开征的法律依据、开征的技术手段、实施的可能风险、基础信息的掌握情况、国内外经验教训等进行了交流。会议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搭建了参政议政的新平台,达到了委员与政府之间、委员与委员之间沟通思想、交流工作、互补见识、优化方案的目的。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市政协主席吉林就亲自主持召开了8场协商恳谈会。协商的内容既包括“北京市房地产税征收”、“互联网金融”、“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也包括“协商民主及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推进学习型政协建设”、“做好机关服务工作”等政协自身建设问题。每一次协商恳谈会市政协领导都邀请专家学者、各界委员进行面对面协商恳谈,广泛凝聚共识,听取意见建议。恳谈会内容丰富、气氛宽松、广开言路、求同存异,深受各界委员的好评。

在今年5月29日的协商恳谈会上,市政协还专门邀请了许多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这次的恳谈会议题很多,既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治理‘城市病’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有“港澳委员发挥双重作用”这样的制度建设问题。在座谈中,委员和工作顾问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许多建议。没有官话套话,没有照本宣科,大家说的谈的都是事关北京发展,事关民生改善,事关国家大计方针的干货。这个规模不大的恳谈会,不仅为委员打开了一扇讲真情,说实话的窗口,还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目的。

专题协商 聚集力量 攻其一点

专题协商是人民政协协商的重要方式之一。专题协商有利于“聚集力量,攻其一点”,防止“东打一耙,西抓一把”,重点不突出。这种协商形式不仅委员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且政府部门也更了解委员们关心的问题,知道了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北京市政协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就北京市建筑垃圾综合管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农村“煤改电”进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共建科技创新中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内容,召开6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在听取通报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市委、市政府30余个委办局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沟通,提出大量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拆临拆违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为了早日解决这一顽疾,市政协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专门组织召开了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专题座谈会。会上,委员们分别从加强施工工地管理、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加强立法等方面对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建议当即便得到了张延昆副市长的回应。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体质健康问题,市政协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就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形成常委会《关于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严格“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度”等建议。并就此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推动意见建议的落实。

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逐步恶化等情况,市政协与民进市委联合调研,形成市政协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提出“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等建议,为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为进一步优化首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市政协与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合作,就促进首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行调研,形成常委会《关于完善市场机制,促进首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参考,为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局献计出力。

截止到2013年底,本市常住老年人292.9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9%。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市政协联合8个民主党派市委和市工商联,就“推进本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深入区县、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摸情况、查原因,形成常委会《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为本市老人有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建言献策。

一年来,市政协还与民主党派、科研院所合作,就北京市流通产业转型、产业技术联盟创新、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了调研,形成主席会议《关于加快北京流通产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案》《关于支持我市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发展的建议案》《关于推进本市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提出推动北京流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发展、推进本市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的建议。

除此之外,市政协还继承和发展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形式,这些形式对于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均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14年,是人民政协和北京市政协成立65周年。抚今追昔,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的强大生命力彰显无遗,在未来,我们也相信,人民政协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必将发挥更新、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恳谈会人民政协座谈会
福建数字经济发展院士专家恳谈会召开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一部全面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力作
——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初探》有感
攀枝花在沪举行投资合作恳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