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2014-12-25 02:10余春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穴心律拇指

余春芳

(江西省靖安县中医院 靖安330600)

心律失常是以心跳节律不规则或心跳次数过度增快、减慢为主症的心脏疾病,目前对窦性心律失常多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普遍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易出现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且对心动过速或过缓不能稳定控制。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科对60例窦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120例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经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记录、运动试验等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合并其它严重疾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5岁;病程6个月~26年;其中心动过速25例、心动过缓22例、心律不齐1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3~74岁;病程11个月~28年;其中心动过速26例、心动过缓20例、心律不齐1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治疗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祛除诱因、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方法如下:(1)按摩前的准备:对手足进行温热刺激,可起到行气活血、调理内脏功能的效果,也可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按摩的效果。亦可用中药液进行手足熏洗。室内环境优雅、整洁、安静有利于提高按摩的效果,可播放令人愉悦的轻音乐。(2)按摩宜忌:手部穴位按摩在身心放松、心情愉快的时候均可进行,足部穴位按摩不宜饱餐后立即进行,以早晚各30 min为佳。按摩结束后,宜喝适量温开水。血液病、出血倾向者、严重脑、肝、肾等疾病者不宜按摩,久病体弱者手法宜轻柔。(3)手穴主穴:手少阴腧穴:少冲、少府、神门、阴郄、通里、灵道、极泉;手厥阴腧穴: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足穴主穴:足底涌泉、肾反射区、大脑反射区、心反射区。(4)手足穴位按摩方法:患者仰卧,全身肌肉放松,暴露手足穴部位,注意保暖,调节室温24~26℃,操作者拇指指腹按揉劳宫、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各 2~3 min),以感觉胀痛为宜,屈食指中指点按大陵、内关、间使、郄门1~2 min,以感觉酸胀为宜,游移往上用掌根紧贴曲泽、极泉,按揉2~3 min,由轻到重再到轻,最后双手夹住一侧上肢上下搓揉3~4次;拇指指腹按揉足底涌泉穴1~3 min,以足心发热为宜,拇指按压足底心、肾、大脑反射区各1~3 min,以同法按摩对侧手足穴,注意选穴准确,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动作缓和而协调,80~120 次 /min,每次 30 min,2 次/d。(5)耳穴主穴:神门穴、心、交感、皮质下、枕反射区。(6)耳穴埋豆方法:患者耳廓先用75%乙醇常规消毒并拭干,用探棒选准耳穴敏感点,并作出标记,使用0.6 cm×0.6 cm的耳穴专用橡皮膏,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所选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对捏按揉贴压部位各5 min,直至发红透热,按揉力量以能耐受的胀、痛、热为度,指导患者每日早、晚、睡前自行按摩各5 min,3 d后换另一侧耳穴贴压。注意保持压豆部位干燥,如有红肿痛痒,及时给予处理,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严密观察患者心律、心率的变化,收集患者对症状的感知。如治疗连续3 d后,心率、心律无改善,改药物治疗,记录为治疗无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每天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变化,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症状缓解后两组患者均停止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继续以手足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效:心律规则,心率上升或下降10次/min,或心律不规则,但心率上升或下降20次/min达正常范围,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心率上升或下降不到10次/min,但在正常范围内,心律不规则,但间隔时间在30 s以上,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3.1 穴位按摩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穴位是经络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表里、通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外与皮肤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人体的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分布于手部,六条经脉分布于足部。全身各脏腑和器官在手、足部均有固定的投射区域,每一个反射区均与其对应的器官有相应的生物学特征,一旦器官病变,对应的反射区也会有变化,使用按、揉、推、掐、捏、拿等手法,按摩手、足相对应反射区,达到调理阴阳、行气化瘀、养心安神的功效,促进疾病痊愈。

3.2 耳穴埋豆的作用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耳廓上均有相应的穴位与区域,当机体各器官和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在耳穴上,出现异常的反应点。耳穴埋豆取心反射区有强心作用,交感反射区调节植物神经,皮质下反射区可调节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枕反射区镇静、止痛,缓解心悸、心慌、失眠、气短、胸闷等症状。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治疗通过按压刺激以上耳穴,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生殖系统,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

[1]管学忠,魏睦新.中医耳针治疗学的负反馈调节[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2-3?

猜你喜欢
主穴心律拇指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荨麻疹穴位埋线取穴规律的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绿拇指
有趣的拇偶
腧穴配伍与配穴辨析*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
左拇指巨大黑色素瘤1例
针灸治疗高血压取穴规律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