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初探

2014-12-26 16:53周朝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周朝兰

摘  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中生素质教育体现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4-0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专门列入一项一一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列表说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大大加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体现: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新形式下,我们应该做好哪一些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教学的进行呢?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根据高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做得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们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实践说明,这样有效。

一、教师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备课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应把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讨论或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先行实现¨探究。

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时如何抓住实验探究的六环节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指导学生:(1)在这个实验中可能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仪器来测量这些物理量?(3)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物理量?(4)如何进行该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5)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还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6)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应指导学生实验时做好“观察、操作、记录、分析讨论、整理”等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是实验有效教学的要求

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的过程。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记录、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在实验中,规范操作,正确地读数和记录数据,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取

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表格,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最后环节是实验后器材的归类和整理,很多的学生不重视,认为与考试无关,其实这是一个不可缺少和不可忽视的环节,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有始有终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生怕学物理,教师难教物理,因此搞好物理教学,教师面临了一种挑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生就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接下来谈几点利用实验培养兴趣的体会。

1、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于是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在“平抛运动”这一节,讲到如何分解平抛运动时,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实验室没有配备,为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找来了两个乒乓球,用两只手各拿一球在同一高度同时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听到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声音。说明两个球落地时间相同,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是相同的,就避免了书上得来终觉浅的灌输式教学,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开始活跃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加强学生动手做小实验的能力,加深学生印象,促进有效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再单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不变的教育对象,而把他们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主体。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上要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通过自己的头脑,围绕所学知识多思考,多提问题,大胆质疑、思考和探究。在讲《离心现象》这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做人造墨水旋风,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发现墨水的状态不同。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墨水相对不动和墨水旋风现象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都动手做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体验中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回答和思考问题也变得积极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体系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越来越突出,物理实验教学的面目也将随之出现新的面貌。作为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处处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最高目标,才可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适用人才。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