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差异性教学

2014-12-26 05:50薛育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课文差异

薛育翠

摘  要:差异性教学是指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认知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照顾差异,培养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最大限度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实施差异性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差异性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63-01

一、注重课堂教学环节

由于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朗读能力、认知能力、习惯养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更大。如在教学生字、新词时,应考虑到对字的发音,识字方法、词语理解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耐心地多向他们做讲解;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时可多叫他们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眼神的传达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他们的目光转移到老师的身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加深记忆。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能做到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学字词,流利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势必有部分学生,由于拼音基础差,识字困难,读通句子都很费劲,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预习课文这一教学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一下他们,在安排预习时,可让这部分学生多花点时间,让同桌帮助他们,或加以引导、示范,这样他们就能较顺利地完成预习目标,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的差距,以较好地状态进入下一步学习。

二、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说和读写,而且也是通过感悟和理解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应该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为低年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如教学《欢庆》这首小诗时,由于二年级学生对国庆的来历、意义不了解,为了把学生带入喜庆、欢乐的气氛中,我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了一段全国各族人民欢庆国庆的录像,再观看图片,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中,采用以读为主;形式上,有自读,同桌读,齐读,展示读;层次上,有初读,理解读,想象读,感悟读等等,不同的学生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同时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当课文学完时,就连学困生也能熟读成诵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体验角色

小学生是最有想象力和联想丰富的人群,他们总是通过自己的创造能力去想象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并生动夸张地进行诠释。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除了进行规范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以外,还少不了情趣盎然的角色体验,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性格 ,感悟丰富的语言意境。如课文《酸的和甜的》是一篇童话,我在教学时,利用课文每一段配的插图,紧紧扣住语言、动作,启发学生:现在你就是那只很想吃到葡萄的狐狸,不敢吃葡萄的松鼠和小兔,敢于尝试吃葡萄的小猴子了。接着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再加以提问、讲解,此时在孩子的心中几只小动物早已鲜活起来。这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差异性,选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扮演狐狸、松鼠、小兔、小猴子。我们看到学生们进入角色后任意发挥,尽情表演,从中也看到了那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源于他们对文本理解的差异,自身表演技能的差异,有的惟妙惟肖、有的胆小谨慎,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参与的那份快乐。这种学习方式,将课文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推动了教学的进程,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自己入情入境的表演中,理解了课文,学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

四、开展评价合作方式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是有困难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助作用,鼓励学生间的交往,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如分角色朗读后评议,四人小组互查,作业展评等,学生可以不受拘束地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积累更好的学习经验。朗读课文时,纠正字的读音;做作业时同桌互查,找出做错的题,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作学习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如对学困生,采用寻找闪光点的鼓励性评价方式:“你读得真好! 如果你的声音再响亮些,那就更棒了,能当小老师了 。”对于中等生,采用鼓励加指导性的评价:“你课文读的准确、流利,如能做到不加字、丢字就更好了” 对优等生,采用指出不足的指导性评价:“你的见解独特,回答问题完整、具体,继续努力!”这种采用不同方式的差异性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我深切地感觉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正是我们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而是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会更加正视、关注学生的差异,进行行之有效的差异性教学,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课文差异
相似与差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青铜葵花》选段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