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

2015-01-21 17:33陈海霞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评价生活

陈海霞

新课程标准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接纳、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为此,作者所在学校的省级“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两年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地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也归纳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实施策略

1.以更新观念为前提,紧密联系实际,确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校地理课题组通过师生多次座谈、交流,达成了共识,在思想上确立了生活化教学的新理念:第一,树立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理念,构建让学生紧密联系实际,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效课堂。第二,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生活化的趣味课堂。善用生活经验,巧用时事材料,活用乡土资源,妙用多媒体技术,常用社会实践,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填补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接受地理、喜爱地理、会学地理。

2.以学习“有用的地理”为依据,立足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有用的地理”既是地理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原理及规律,又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热点,立足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体验,着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看“门道”、想“点子”、讲“路子”,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理念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如学习“地球的运动”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释说明 “一年中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的调整及其理由”等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3.以转变教师行为方式为核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生活化高效课堂

(1) 广泛征集、开发和建立生活化教学素材资料库

实现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收集是前提。在实践中,地理课题组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和“存起来”的方式,积极搜集生活化教学素材,创建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库,做到了共建共享。该资源库包括五部分:一是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个方面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归类整理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素材一览表》;二是通过网络对许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直接相关的“地理节日”的信息进行查阅、筛选,形成《节日·地理资料库》;三是将“漫画”引入地理课堂,发动学生将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搜集到的有关漫画梳理命名,形成《漫画·地理资料库》;四是将多年来尝试过的手势语言予以整理,形成图文并茂的《手势·地理资料库》。五是搜集整理《谜语·地理资料库》,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地理课堂。

(2)大胆尝试,探索出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有效形式

第一,举例教学。通过恰当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如学习我国的气候特点时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与农业)或“南尖北平”“南敞北封”(气候与民居)等作为例子,让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具体化,引导学生理解记忆重点、难点知识,品味生活中的地理。

第二,案例教学。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案例场景中,让学生以探讨的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参与、交流、质疑、表达,帮助其归纳、评价、创造。

第三,问题教学。在教学中,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如在学习“水资源”时设计问题:在你的周围,你看到过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你能制订一个家庭节水计划吗?生活化的问题设计不但拉近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为抓手,变革评价方法,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成效

(1)关注过程,实施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功利性,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同时应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学生的举例、演讲、演示、答辩、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成绩都应纳入评价考核之中。在方式选择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可以选择纸笔测验的方法;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选择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同时结合观察法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注意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规避其不足;还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让学生从各种评价中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2)发挥引领作用,做好生活化试题的命制

在考试中命制生活化的试题至关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和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命题时应注意做到: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努力创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杜绝情境失真、不合情理和脱离日常生活的问题,在试题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二,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找准时事地理热点与考查内容的衔接点,合理选用时事热点材料来命制试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第三,巧用乡土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建设,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做到图文并茂。命制试题应采用生活中常用的、有图例和注记的地图。

第五,善用交叉学科。挖掘文学诗词、音乐中的地理信息,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解答地理试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践反思

1.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以教师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支撑,需把握“四个前提条件”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有四个:一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二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积累,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以知识、方法和技能为支撑的教学设计能力,驾驭课堂与生活的结合力,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四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缺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2.生活化教学要紧抓教材中地理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性,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切忌娱乐有余、偏离主题

教材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依据,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获取用以指导生活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围绕教材内容选用生活化素材时,要尽力选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或能体会到、想象到的事例。素材一定要切中要害、有说服力,同时要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切记不可将“兴趣”停留在材料表面,否则就会成为娱乐性的游戏课,就会得不偿失,那不是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3.生活化教学要讲究科学,尊重个体差异,不可 “一刀切”

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个体差异,因此,他们对生活化事例的理解和接受不一定准确和一致,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循序渐进、允许差错,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生活现象与问题,教师要有意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不能急于求成、盲目下结论。教师应该秉持循序渐进的理念,只要学生有进步就是收获。

4.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切忌教师“唱独角戏”

生活化教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这种教学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是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心血和智慧;生活化教学是为了生活的教学,它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素质与发展,能更好地体现基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评价生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活感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