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中非预设性生成问题的有效利用

2015-01-21 17:27张志晖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物高中

张志晖

摘 要:高中生物课堂不是封闭或预设的,而是开放的,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合作交流来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在生物课堂的预设生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却有意义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非预设性生成问题。生物教师只要能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就能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高中 生物 非预设性生成问题

一、高中生物课堂中非预设性生成教学的作用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非预设性生成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处于次要地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情况调整教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环节,并设计一些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

2.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高中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探究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自学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也会形成独特的观点,但是最终还是需要教师的指点。非预设性生成教学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效地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3.体现了生物教学的实际性

根据非预设性生成思想,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新思想、新方法去学习。不是追求形式上学习过程的完美,而是实事求是地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意外情况,让师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

二、如何有效利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问题

(一)认真反思生物教学

1.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教师在这些情况下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运用资源,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利用非预设性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实验材料包括紫色洋葱鳞片叶和质量浓度为 0.3 g/mL的蔗糖溶液。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作者先将白色洋葱鳞片叶和0.5 g/mL的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踏入了“陷阱”。他们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始终看不清细胞呢?”“为什么我的实验中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呢?”作者并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这些问题,而是适时地利用这些课堂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因势利导,让学生重视在实验中正确选择实验材料。

通过这样的非预设处理,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表现转化为积极表现,有效地利用了动态的生成资源。

2.科学利用非预设性生成资源

要想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就要将每一个学生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思维。面对课堂上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针对他们的个性思维来分析和探讨问题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课堂情况来调整预设问题,改变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基因突变”这节内容时,作者常常会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亲代DNA上的某个碱基发生突变,子代的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作者并没有把答案固化,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去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答案。学生想到该突变可能发生在体细胞,可能发生在父方的细胞质基因,可能发生在DNA的非编码序列,还想到密码子有简并性,性状的形成与环境也有关系,该突变可能为隐性突变等,这些都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可见,非预设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开放性地接纳学生的多种观点,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

作者领悟到: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不应该呆板地按照课前预设来实施教学,而是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探究问题,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

3.密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调整教学预设问题。生动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是两者之间智慧的碰撞。但凡优秀的教学课,都不是通过预先设计达到的,而是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思想交流结果。因此,教师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据此调整预设教案。

例如,在讲授细胞与分子的知识时,作者认为学生在初中已经对细胞学知识有所了解,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能回答细胞为什么有生命、是如何生活的这些问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生根本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于是作者引导学生从分子的层面去解释细胞结构,让学生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科学家访谈录中探寻有关细胞的发现和生命的本质,启发学生在知识互动中去发散思维,学习细胞知识。

(二)巧妙运用非预设性问题

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非预设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这些带有突然性的想法有时会和教师的课前预设不相符,其中既有对的也有错的,因而教师需要及时做出决断并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问题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值得教师深入思考。

1.正确利用好学生在质疑中产生的非预设性问题

生物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课堂情况,有的学生会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有的学生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果教师不答复这些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要是回答这些不相关的问题,又会耽误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要怎么来应对这种情况呢,作者举例来讲。

例如,在“细胞的分化”这一小节的教学中,作者刚讲完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用培育克隆羊的技术能培育出克隆人吗?”显然,这个问题与本节内容毫无关系。面对这样的一个插曲,作者立即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啊,但是进行克隆人实验是违反人类伦理道德的,我们要坚决反对啊!”这样的几句话,帮助学生树立了对待克隆人实验应有的态度,及时阻止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的进一步扩散,恰当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让他们把思维集中在将要讲述的重点知识上。

2.巧用故事展现生物科学魅力

生物课程比较特殊,这门课程和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有很大关系,同时又属于自然科学,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自然学习欲望就不高。在讲授“共同进化与动物的多样性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有学生问:“老师,我们常见的狼狗与野生的狼有什么区别呢?”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人,他们分别做了侍郎、御史、尚书这样的大官,他们三个既是好朋友,又喜欢开玩笑。有一天,御史和尚书到侍郎家拜访,他们明明看到了一条狗,为了取笑侍郎,却故意问:“是狼(侍郎)是狗?”侍郎马上明白了他们的意图,于是他胸有成竹地答道:“是狗。”御史和尚书又问:“何以见得?”侍郎针锋相对地回答:“狼与狗的区别有二,其一,看他们的尾巴:尾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其二,看他们所吃的东西:狼只吃肉,而狗遇肉吃肉,遇屎(御史)便……”话音未落,学生们已是前仰后合。笑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狼与狗的主要区别记得清清楚楚。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插入小故事,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3.利用生活知识解决非预设性问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利用身边的生活知识来解决生物课堂的非预设性问题,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知识时,过去那种枯燥的知识概念讲解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兴趣,作者在讲解该部分知识的时候,以学生的一日三餐为例,让学生思考“饥饿”“肥胖”“脂肪肝”形成的原因。学生对这样的敏感话题感兴趣,作者鼓励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大胆提出疑问,并且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来讨论知识,寻找科学的饮食方法,最后的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结语

非预设性生成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非预设性生成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课堂开放了,就容易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条件会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开放地接纳意料之外的信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突破常规的预设性生成教学思路,积极运用智慧的教学策略,参考其他人的教学经验,在生物课堂上灵活运用非预设性生成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芹.非预设生成——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J].生命世界,2009(2).

[2]于世华,秦继兰.预设性与非预设性相融合的教学目标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12).

[3]王愫懿.将“非预设生成性问题”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

[4]周秀芳.例谈非预设生成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9).

[5]葛小伟.构建高中生物学动态课堂的实践研究——以高三生物学教学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生物高中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