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职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探究

2015-01-22 19:08向淑君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职业和新闻教育变革探究

向淑君

(廊坊师范学院 新闻系,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形式,正在改变新闻的生态和格局。“主编死亡”“记者作为一个职业将要消失”的预言甚嚣尘上。论文梳理记者编辑职业的缘起以及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条件发生的改变,推知这一职业将来的趋向并提出新闻教育的改进策略,回应当前对新闻职业和新闻业的悲观看法。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职业;新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5-27

基金项目:廊坊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新闻专业校园教学实习平台的探索与实践”(K2012-09)

作者简介:向淑君(1969—),女,湖北恩施人,博士,廊坊师范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媒介文化。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4.02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5)04-0100-04

Abstract:New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form, which take Wechat, microblog, mobile client as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changing the ecology and pattern of news. These opinions, such as “The position of chief editor will not exist” and “the reporter as an occupation will disappear”, are predicted. The paper combs the occupational origin of reporters and editors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its key conditions, then infers the future trends of the profes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news education so as to respond to the current pessimistic view to journalism.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全面爆发,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用台式电脑上网的人数。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形式,正在改变传媒的生态和舆情表达的格局。 “今日头条”类新闻聚合产品大行其道。许多优质平面媒体停止了纸质出版而转向互联网出版。不少曾经受雇于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或垂直媒体的职业媒体人纷纷离职,或入职互联网企业或独立开发和经营自己的自媒体。“主编死亡”“记者作为一个职业将要消失”的预言甚嚣尘上。2015年两会前夕,柴静关于雾霾的新闻调查视频《穹顶之下》,一天之内点击量过亿。有评论称,《穹顶之下》很可能是官媒和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一次分水岭。“《穹顶之下》可能会、应该会改写新闻学”。

一、新闻职业的困惑——记者、主编:一个即将消失的职业

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中一篇转发量很高的文章盘点“即将消失的职业”,记者这个职业名列榜首。文章内容是这样的:“也许有一天,90%的记者都会失业!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道,《福布斯》杂志都已经成为他们的客户。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出现让纸媒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 该文章所揭示的正是当前新闻职业所面临的困境:一是许多新闻整合和编辑推荐工作由人工让位于机器,如2014年异军突起的“今日头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代替传统人工的新闻生产方式,针对读者兴趣,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为读者挖掘、匹配、推送属于用户自己的头条新闻。而美国的Automated Insights媒体公司,通过计算机程序将一些数据融入结构化的语言,生成新闻报道或者个性化的广告文章。目前采用Automated Insights技术的已经不乏美联社和雅虎体育新闻部门等大型媒体组织。2014年7月4日,美联社正式宣布使用Automated Insights开发的新闻书写软件。在以往人工撰写300篇财经报道的时间内,Automated Insights能撰写4400篇单词数介于150个至300个的短篇财经新闻报道;另一方面,记者就业曾经的主渠道,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气息奄奄,日薄西山。新媒体正在颠覆传统媒体和传统门户网站的生产模式。站在传统新闻生产“塔尖”的主编分配公众注意力、沟通信息不对称的权力在新媒体时代也已经风光不再。甚至有学者断言“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

除了传统纸媒、广播电视,当初雄心勃勃要对传统媒体一网打尽的新浪、搜狐、网易等综合性门户网站,现在也很快沦为“明日黄花”,被列入“传统”互联网媒体,旗下人才纷纷倒戈,转向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媒体。2014年10月,新浪总编辑陈彤离职,最后加盟小米科技做副总裁,完成从媒体人到产品经理的华丽转身,成为2014年媒体圈内最为火爆的新闻。此前2个多月,网易总编辑赵莹离职;2013年搜狐总编辑刘春离职。原央视主持人罗振宇,曾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2012年底,他与独立新媒体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同期推出的罗辑思维公众平台,短短8个月吸引了50万的粉丝。2013年8月,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微信会员收费制度,6个小时5500名会员被抢光,创收160万。程苓峰,《中国企业家》杂志前主笔、腾讯网科技频道总监,“80后”概念制造者,离职后迁居南方小镇,专心运营微信自媒体,通过刊登小米、猎豹等互联网的软硬件产品广告,每单收费1万—2万元,实现了在移动互联网上靠广告盈利的商业模式。

总之,社会还会需要记者编辑吗?相应的,为媒体培养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一个职业群体的产生和生存有它自己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我们需要的是梳理记者编辑职业的缘起以及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条件,在今天发生了哪些改变,才能推知这一职业将来的趋向。

二、新闻职业的缘起和发展:个体生产——组织化传播——社会化传播

新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信息为专门业务的社会活动, 威尼斯的手抄新闻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但这时并没有记者编辑的职业分工,这些手抄新闻的发布者身兼数职,要完成信息采集、核实、抄写、发布的所有工作。他们更相当于是原始状态的当代“自媒体人”,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很小。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而产生的近代报纸,创办者、经营者最初都是拥有印刷机的出版商,往往一人也身兼数职,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同时是出版商、编辑、广告设计员、广告经理和推销员。 这时也开始有报纸尝试在居民点附近派驻通讯员,及时发回在他们所在地发生的新闻 。在报业大发展的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新闻的舞台是编辑的时代。报纸作为“观点纸”主要代表它所属党派的观点,“就工作风格而言,旧式报业的编辑更象是杂志编辑,坐在办公室里,写着长篇社论,剪切拼凑着汇总来的文章。美国政党报刊论战时期,由于国家政治形势和报刊业务更为复杂,报纸作为政党的舆论工具需要有人修改稿子,强化报纸的政治立场,于是专业化编辑应运而生。” 都市商业化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出现,报纸从“观点纸”到“新闻纸”,对事实的重视确立了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突出地位。“新闻业的巨人必须是那些靠挖掘新闻获取名声的记者”,“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报纸的主要人才是记者而不是编辑了”。 19世纪90年代中期,普利策《世界报》就雇佣了1300个全日制职员。家庭作坊式的个人办报过渡到规模化的企业办报,庞大的报业集团成为一些复杂的商业机构,形成了新闻产品的机器化、规模化生产。在新闻机构组织内部有了更精细化的分工,采访、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具体的人员职责和技能相对应,记者编辑日渐成为一个规模化的、机器大生产的“文字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员,每一个人只需要完成流水线要求的自己分内的工作。记者编辑需要做的是内容层面的新闻信息的采写和编辑,毋需了解和把握整个生产流程。而内容层面的生产从新闻的发现到发掘、以及写作的用语和结构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范式。虽然由于新闻产品作为精神产品本身具有公共性、创造性的特征,需要记者编辑更多个人的创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个人对他所在的媒体组织和行业规范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这一时期新闻行业和依托于其上的新闻职业群体垄断了公众发现和了解新闻的渠道,具有把关新闻信息的流通、分配公众注意力、影响社会舆论和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本身也借此成为一个高收入、高利润的群体和行业。

新闻记者编辑职业分工,产生于专门化和组织化的传播,是社会信息需求量极大、信息渠道相对单一、生产成本相对高昂的社会阶段的产物,大众传播媒介和媒体集团垄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在公众之间扮演信息联接机制的角色。但是,这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挑战,网络的交互性催生了博客、播客等新的公民记者群体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更低的准入门槛和社交媒体化,微博、微信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自媒体”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已经被完全打破。不存在传播主体和客体的两元对立,双方互为主体。新闻生产权和新闻价值的评价权进一步下放到“参与性公众”端。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大数据的应用使机器可以聚合新闻内容,根据读者阅读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推荐,一些程式化的新闻稿也可以通过开发软件由机器来写作。新闻生产进入到社会化生产阶段。UGC(用户生成内容)、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AAC(机器算法生产内容)“三分天下”。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新闻门户、搜索引擎、社交推荐、聚合阅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日趋多元化。

传统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采用的是新闻生产的“大超市”模式,传统媒体是生产商和供货商,门户网站是店商,对媒体资源和传播渠道进行垄断性生产和分发。“新浪和腾讯就像是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沃尔玛和家乐福”。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特征是移动化、去中心化、数据化、社交化, 人们更倾向于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寻找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社交体验。原本以媒体为中心的单向度传播模式逐渐演变为每一个用户都是节点,既接受信息又生产信息,同时又分享传播信息的多元化新模式。就像沃尔玛、家乐福被无数电商、淘宝小店打得节节败退一样,每一个互联网的神话都是传统媒体和传统新闻职业的丧钟。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优化、排序、呈现的能力是人力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无数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似乎使作为职业信息生产者的记者编辑群体似乎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随着个人能够掌控生产和传播的环节,个体代替了组织,大量职业新闻传播者从专业新闻组织中脱离出来创办属于自己的媒体。记者编辑群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创业空间。他们的身份不再依附于与媒体之间的雇佣关系,而在于他们个体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品牌以及在“参众”中的口碑。记者和编辑的标签不再定位于他们是否在媒体工作或者具有体制内的身份,而在于对公众的影响力,他们是威尼斯时期“自媒体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更高层次和更大的生产能力上的回归。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依然存在,记者和编辑并没有消失,而是多元化的广泛分布于政府媒体、商业机构媒体和从普通公民和个体之中崛起的自媒体。对于这样的新媒体人,相应的新闻职业理念和培养新闻人才的新闻教育也面临相应的变革。

三、职业理念和新闻教育的变革

(一)职业理念的变革:从“内容生产者”到“产品运营者”

新闻职业理念要改变工业化时代行业内部分工的僵硬思维模式,整合内容生产和传播环节,实现从“内容生产者”到“产品运营者”的转型。虽然不是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能转型去做产品经理,但是产品运营的意识却是现在媒体人必备的素质。对于传统的媒体工作者来说,按照自己所供职的媒体要求,按照新闻价值标准去获取新闻线索、采访、写作或制作出新闻作品,工作就已经完成,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这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还有一半工作是需要把“作品”变成“产品”,需要考虑传播的手段、渠道、平台,能够满足市场上哪些群体的使用和消费需求,并关注自己产品推向市场后的用户反映。由于信息源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的媒体能力空前显现,信息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但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微博、论坛、微信、SNS提供的信息往往是芜杂,良莠不齐,真伪难辨,需要对内容和信息的筛选机制和可信、高效的内容二次制作以及推广的能力。无数个体的声音需要核实、甄别、挖掘、整合和再传播,专业新闻生产者的意义在于信息整理和深度开发和加工并通过更有影响力的平台进行发布,这为独立的职业新闻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二)人才目标的变革:从“媒体从业者”到“媒体创业者”

在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新闻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是以媒体为中心来设定的。而由于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以传统媒体为中心培养人才的标准自然而然不能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变化的现实。新媒体时代记者、编辑和媒体的关系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者,不再依附于某一单一媒体,他们可以运营自己的自媒体或者手握着具有注意力、能实现商业增值的内容,散布到不同的分发平台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新闻搬运工——国内新闻稿+国外新闻编辑的同质化的、枯燥的重复劳动交给了机器,但是,创意——有创造性的发现、分析、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以及背后的观点仍然是机器代替不了智慧人类的工作。 不管媒体形式和环境生态如何改变,受众对信息的需要仍然没有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和手机如影随形,手机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外延“器官”,这种“嵌入式存在” 更加彰显了信息、沟通和交流对我们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样的时代为有个性有能力的媒体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而相应的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从实现从“媒体就业”到“媒体创业”的转向。应该扩大人才培养目标的视野,从媒体组织转向社会用户,从以“媒体中心”转向“用户至上”。我国的新闻传播理念曾经经历过从传者中心到受众中心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也还是以媒体为中心和主导的,强调的是新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用户体验至上”是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产品对个性化的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主客观方面的各种感受的体察和满足。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人才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个为媒体工作的人,更是培养一个“媒体创业者”。这种新的职业类型或许可以为当下媒体从业者职业前景打开另一个出口。

(三)专业技能的变革——跨界:从人文社会学科到理工科

数据和算法正在改变新闻实践教学的方式。在美国,最早开始新闻学院教育的哥伦比亚大学新开设了一个名为Lede项目的新闻学硕士学位,参加这个项目的记者们要学习如何编程、如何处理数据图表等技能,目的是让学生们为将来开展数字统计驱动型的媒体业务做好准备。在首期课程中,学生们收集了白宫的客人名单,尝试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来判断财富是不是这些人能够成为白宫访客的影响因素,他们还分析了到访行为对随后发生的事件是否存在影响。还有同学分析了视频游戏平台上的聊天记录,从中了解不同性别群体呈现的特征。这些新的新闻样式被称为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新闻记者需要拥有对数据洞若观火的技能。很多时候,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帮我们锁定有趣的故事。” 用数据丰富报道,洞察数据间隐含的联系,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不仅需要传统的社会学和人文学科背景,还需要计算机信息的挖掘、处理能力。新闻教育原来的“杂家”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宽广的人文和社会学科背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式,眼下传媒业界奇缺的是程序员、设计师和会做HTML5、会玩微信的能手,只会写稿的记者已经“OUT”了。为了顺应形势的变化,在国内,2015年1月11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中山大学东校区教学实验中心联合成立华南地区首个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汇聚了来自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而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是“有志于打破学科、行业壁垒,架构起一个融合文科和理科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建设成一个联系学界和业界的跨界共享平台。” 互联网衍生出的千变万化的不同新闻传播载体,变化日新月异,媒体实验室为有效测试和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研究平台,而同时媒体实验室也扮演着引领新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边界被打破,双向的渗透和改变正在发生,用人文学科和理工科的“跨界思维”培养新闻人才的技能,是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传统门户衰老:记住这七大全球当红新媒体模式及其创始人[EB/OL].传媒评论,2014-10-23,微信号cmpl8848.

[2]陈序.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韩亚辉.从政党报纸到都市商业报:镀金时代美国报业的嬗变[J].新闻大学,2008(4).

[5]肖华锋.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

(责任编辑赵冰)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Journalism and

Journalism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XIANG Shu-jun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

Key words:New Media; journalism; journalism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