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5-01-24 08:00邱彩凤康颖旎温素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娩出产程胎盘

邱彩凤 康颖旎 温素芬

61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邱彩凤 康颖旎 温素芬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预测及预防产后出血的能力。方法 对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618例产妇的相关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2.63%, 子宫收缩乏力403例(65.21%), 胎盘因素122例(19.74%), 软产道裂伤81例(13.11%);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因素12例(1.94%)。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 实施导乐分娩, 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积极防治宫缩乏力, 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 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本文选取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618例产妇的相关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是提高预测及预防产后出血的能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总分娩数23488例中发生产后出血618例, 发生率2.63%, 其中剖宫产9990例, 产后出血171例(1.71%);阴道产13498例,产后出血447例(3.31%)。产生出血产妇中初产妇385例, 经产妇233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43岁, 平均年龄27.8岁,其中产后2 h内出血532例(86.08%), 超过2 h出血.86例(13.92%)。6例需要结扎子宫动脉,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 全部产妇都能保留子宫且治愈出院。

1.2 出血测量方法

1.2.1 容积法 胎儿娩出后立即将聚血盆置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 h取出收集出血量。

1.2.2 称重法 用于计算产后2~24 h出血, 分娩后敷料重

(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 = 失血量(血液比重),1.05 g=1 ml。

1.3 出血原因及止血方法

1.3.1 宫缩乏力出血:立即按摩子宫, 同时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等止血药物, 沙袋或冰袋压迫宫底减少出血, 必要时果断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手术过程出血多的患者可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

1.3.2 软产道裂伤:立即给予修补缝合, 若为阴道血肿, 则切开血肿, 清除血块, 缝合止血。

1.3.3 胎盘因素:若胎盘剥离不全、粘连或胎膜残留等,可行徒手剥离取出。

1.3.4 凝血功能障碍:如出血不凝,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并做好输血准备。

1.3.5 产后出血的患者虚弱、疲惫, 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保证足够的睡眠;做好皮肤护理及伤口护理,预防产褥期感染;指导和鼓励母乳喂养以刺激子宫收缩, 促进子宫恢复;产后加强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 增加汤水, 促进身体康复及增加母乳量。

1.4 处理及护理

1.4.1 产后出血来势凶猛, 危及产妇生命, 医护配合, 做好预防是关键。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 规范产前检查, 加强孕期教育, 开展围生营养门诊, 减少高危孕妇, 工作中注意识别高危因素, 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 对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者、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妊娠糖尿病(GDM)、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产后出血高危孕妇, 提前做好准备, 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

1.4.2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陪伴并实施导乐分娩, 加强与产妇交流, 取得产妇配合, 避免产妇精神紧张, 及时处理滞产;提高接生技术, 正确处理产程, 掌握会阴侧切时机, 第三产程不过早牵拉脐带, 胎盘娩出后即时按摩子宫至其收缩变硬,认真检查胎盘胎膜及软产道情况, 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在观察产程中, 预测产妇的高危因素及时去除[2], 对于高危孕妇有预见性地做好配血并提早建立通畅有效的静脉通道。

1.4.3 胎儿娩出后关注产妇的一般情况, 准确收集出血量,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抢救工作必须分秒必争, 分工合作。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使其安静、平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用18号针头或颈静脉穿刺连接三通接头), 快速补充血容量, 纠正休克;监测中心静脉压、记录24 h出入量, 尤其注意尿量, 以了解血容量及微循环的灌注情况。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403例, 占65.21%,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涉及因素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GDM、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瘢痕子宫、不良孕产史、产妇过度紧张、产程长产妇疲劳等。

2.2 胎盘因素122例, 占19.74%, 涉及因素有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滞留、植入性胎盘、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等。

2.3 软产道裂伤81例, 占13.11%, 主要是宫颈裂伤、会阴复杂裂伤等。

2.4 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因素12例, 占1.94%。

3 小结

本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 且阴道产比剖宫产发生率高, 产后2 h出血产妇占绝大部分。因此做好孕期保健, 筛查高危人群并及时处理是关键。导乐分娩,正确处理产程可避免相当一部分出血产妇, 产后观察能及时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产后2 h是出血的多发时间, 需密切监护。医护配合, 提高急救技术, 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急救流程,可提高产后出血的成功率及减少孕产妇的死亡率。

[1] 乐杰. 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 葛冬梅, 张晓凤. 产后出血的预测和预防.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3):1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37

2015-02-02]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娩出产程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解析卡前列腺素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