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2015-01-27 23:03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28期
关键词:劳动力常态新常态

李玉静

当前,“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根据高层的解读,“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述特征表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将从传统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到在兼顾速度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创新以及普惠性的经济发展成果分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职业教育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要求,并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紧密协调、互相促进的关系,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

从国际的视角看,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提出了从重视经济快速发展到重视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普遍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为整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强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建立以学习者和企业为核心,面向全民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公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成为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强调体系的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二是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强调体系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三是以提高质量和促进流动性为核心,强调各层次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间的衔接沟通。如国际劳工组织在《G20国培训战略》中提出,要确保使所有公民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在工作世界和培训机构间建立紧密联系,使公民成长为适应劳动力市场迅速变化的技能型劳动力。

从根本上说,我国所提出的“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是一种追求更加理性、更加稳定、更加成熟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适应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先规模扩张、后逐渐注重内涵的改革过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模和架构已经形成,但在体系融通、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特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吸引力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关键问题。针对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过度重视规模和速度的改革发展模式,更加重视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性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并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人才培养过程等职业教育具体实施层面的改革,最终实现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能力、结构适应并推进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形成新的协调关系。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常态新常态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