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5-01-31 13:12张海丽李强杨立群陈海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我院护理教学

张海丽,李强,杨立群,陈海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移动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张海丽,李强,杨立群*,陈海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学习模式势必发生转变。而伴随无线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学习逐渐走进校园,所应用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该种学习模式能够确保学生随时随地随意获取和复习相关知识或技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与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护理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将移动学习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移动学习;护理;教育

国外移动学习的有关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三年,最终建设成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高速连接[1]。目前主要集中在学习资源的开发、WAP教育站点的建设、与终身学习、PBL和协作学习等结合的研究[2]。国内相关研究起步稍晚,2000年爱尔兰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在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报告,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我国,随之国内学者掀起研究热潮。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移动学习尚无统一定义,国外称之为M-learning或M-education,国内称为移动学习[3]。Alexzander Dye等人将其定义为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并能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4-5]。北京大学移动教育实验室提出是指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2]。吉顺育[6]将其概括为:(1)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2)具有独特的优势:学习者可以真正地随时随地随身进行学习;(3)其硬件必须是移动设备,软件必须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和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

(一)移动性。

终端主要包括智能手机、PDA、可无线链接的笔记本电脑等,他们具有无线性、可携带性和移动性特点。

(二)便捷性。

利用便捷的学习工具,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可获取语言、数据、视频等信息,适用于护理技术操作程序的学习和复习。

(三)高效性。

是课堂学习的一个补充,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学习后的考核。

(四)个性化。

社会对护理人才知识结构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要求越来越高,利用移动学习可实现个性化学习。

(五)交互性。

移动学习以群体协作和个体探究学习为典型组织形式,具有超强的交流互动功能[7],主要包括教师答疑、提问、小组讨论等。

(六)情景性。

学习者利用情景学习可实现学习者与情景之间的互动[8-10]。适用于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护患沟通的角色扮演等。

三、移动学习应用于护理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可行性分析。

1.应用基础。电子学、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飞跃发展,3G、WAP、GPRS、Wi-Fi等技术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应用移动学习平台。硬件平台已趋于成熟,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可将其借鉴于护理教学活动[11-13]。

2.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1)护生具有渴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特点;(2)护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为1:1,学生对操作技术的学习和练习时间不充足,以往都是利用开放实验完成,护生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自主测试。

3.对学生态度产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专业理念和觉悟;指导学生见习、实习任务的完成,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长远发展。

(二)实施的关键环节。

1.合理构建移动学习环境。例如资源技术的开发,创建无线通信与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整合环境,可以与网络技术中心、相关通信公司合作,促进专业知识、技能与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保证移动学习资源的科学性和可及性。

2.改变传统观念。伴随“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教学方法逐渐由单一的讲授式向多样化的互动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感受,而非单纯的教学结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医学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更新和转变学习模式是必然的趋势,要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崭新的理念,接受和理解移动学习的实质,才能确保移动学习的有效性。

3.丰富护理专业移动学习资源。随着信息化进程推进,从以英语学习为主的应用资源已涉及更多学科,而有关护理专业的学习资源较少,有待开发更多丰富、实用、富有趣味性的专业软件,可以是短小的操作视频、游戏式选择题、护理专业英语速记词典等。从而帮助护理专业、非护理专业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技能,即时复习已学的知识。

4.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机制与评价体系。管理人员可结合学习评价和测试机制,适当为移动学习课程分配相应学分,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可以建立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学习时间、阅览频率、参与交流与协作、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增长情况等多个维度。也可构建短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学习者发送课程、考试安排、成绩等信息。

(三)我院移动学习实施进程与举措。

1.明确培养目的和目标。依据我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既:(1)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2)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3)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突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小组教学形式下的案例讨论、PBL、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逐步转变教师主动教课大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图书馆等教学资源,通过为学生搭建网络教学、自主学习平台等手段,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2.完善主干课程建设。我院已开展精品课程多年,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主干课程,现正推进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以及网络课程建设,为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我院一直坚持严格教学质量督查工作,秉承理论课和实践课并重,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逐渐建立起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团队,对网络平台师资建设提供支持。

3.提高移动平台学习资源建设的持续性保障。我院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资源丰富。而且,学校正在研究搭建校园无线网络环境,可提供无线网络支持。移动互联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学习设备与技术已经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是应用最广的移动学习设备。此外我院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进行资源及平台建设,并积极向兄弟院校学习借鉴经验。

[1]缪玲,潘战生,武丽志.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22):23-25.

[2]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270):36-40.

[3]杨利,张胜,方元康.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池州学院学报,2012(3):131-133.

[4]高毅,崔向平.浅析移动学习的特征及应用模式[J].丝绸之路,2009(24)169:104-106.

[5]李楠,李盛聪.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2):53-57.

[6]吉顺育.成人教育中移动学习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 (5):28-29.

[7]崔雪松.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2(8):26.

[8]郑凯,许骏.高校移动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96:20-23.

[9]云玉芹.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2:33-34.

[10]陈珍.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09,45:16-17.

[11]刘晨.移动学习在课堂中应用的可能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1,78:226-227.

[12]刘刊,陶恒沂,刘昀,等.移动学习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54-455.

[13]郭堂瑞.关于高校发展移动学习的思考[J].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0,6(30):8646-8647.

Using mobile learn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Zhang Haili,Li Qiang,Yang Liqun,et al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Heilongjiang,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alls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models.Mobile learning enables students to learn when and where they want to learn.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makes lifetime learning possible.It is feasible to employ mobile learn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mobile learning;nursing;education

G642.0

A

1002-1701(2015)04-0047-02

2014-04

张海丽,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移动学习在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与实践(项目编号: JG2014011125)。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4.025

猜你喜欢
我院护理教学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