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体化、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02-02 08:23高慧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学生

高慧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全面锻炼提升学生素质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北京大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思想引领、全力育人”“常做常新、追求精致”的学生教育工作思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引领两手抓,努力推进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此,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共同策划了两大方案:

一是开展系统、全面的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和培训活动。这包括新生党员提前培训活动、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等,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对学校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运行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主讲“北大新生第一课”;按照分模块设计、分阶段实施、分类指导、分层联动的思路,从思想引领、发展辅导、美育教育和综合素养四个方面丰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建设。通过座谈会、在线测评等方式进行效果测评和意见反馈,对入学教育内容不断改进和丰富完善。北京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创新工程获得第三届首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而新生党员培训,则通过“一个点带起一条线”的效果,通过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党员的示范效果,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在广大新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引领广大学生投入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的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为将来就业和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外界环境和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北京大学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社会的活动:北大学生骨干训练营紧扣时代主题,以“教育梦·中国梦”“富民梦·中国梦”和“改革梦·中国梦”为主题,组织三支实践团队分赴长沙等地展开深入的社会观察与实践,并组成集训团队,前往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学习实践。2014年暑期,北大第41期干部研讨班31名学员前往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国情国策阶段教育活动;前往河南兰考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纪念馆、黄河故道、开封市等地进行学习。2013年,北京大学共有297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活动,参与总数达3,038人次。2014年暑假,300余支社会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经历社会实践的磨砺,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协同共建,构架立体化、全方位的“育人树”体系机制

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身体素质和各方面情况,为了最大化体现教育成果,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确保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北京大学党委带领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和学生会以及工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服务平台和教育平台,努力探索构建和完善“全员参与、深入互动、精致教育”的学生教育新模式。

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入校后立刻引导分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培养。截至2014年初,北京大学正式登记注册的学生社团达242个。这既包括学习兴趣社团:马克思主义学会、红楼梦研究会、朗诵艺术协会、谈判协会;也包括特长兴趣社团:文物爱好者协会、轮滑爱好者协会、武术协会、街舞风雷社;也有区域研究爱好社团:台湾研究会、湖湘文化研究会、中原发展研究会;还有专项的社团:爱心社、绿色生命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等。这两百多个社团都在团委学生团体部登记注册,并统一在学校网络平台完成日常运行和监管:会员管理、活动宣传、场地审批、群发通知等功能一应俱全。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为社团活动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和服务保障,所有与学生工作和教育相关的部门都在学生中心集中办公,极大地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便捷与保障。

二是为学生教育和管理提供完善、立体化的“四位一体”服务支撑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生资助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青年研究中心”,这四大中心统一在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的指挥协调下,共同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第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课程、讲座、工作坊、报纸《燕园心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心理压力比较大的学生,提供个体面询和多人网络咨询等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咨询管理是心理咨询有效开展的保障,对于所有咨询的学生,中心都有详细的咨询档案,一方面便于对咨询过程进行有效的督导,另一方面方便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纵向跟踪与解决。第二,“学生资助中心”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目标,牵头国内40余所高校扩大学生资助机构联动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与30余个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百所中学、数十家基金会建立了友好联系,共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基地。第三,全面规划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就业“家·国”战略,从“家”“国”两个维度引导毕业生把现实选择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号召毕业生“回家乡作贡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省校合作、定向招聘、政策优惠、跟踪指导”为原则,与全国重点省市开展定向选调生工作,成立毕业生就业党员示范引领班,为有志青年创造成才报国的机会。通过对学生就业信息网的维护,充分利用新媒介平台,精心设计开发北京大学就业手机报和就业微信平台,免费为学生提供快捷、准确、实用的就业信息。第四,“青年研究中心”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和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并且编报《学生思想动态专报》《情况反映》《学生工作周报》和《学生工作简报》,并组织开展针对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工作,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理论化水平,有专门的研究刊物《北大青年研究》等。

三是运用现代化网络科技的优势,在入学新生报到系统全面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毕业生离校系统。将繁琐的入学报到手续和毕业离校手续简洁、明白地以网站信息平台形式呈现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并且所有的程序都可以在网上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入学新生和毕业季学子,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效率

学校为了确保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除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导外,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中形成辐射效应,以榜样的力量实现示范引领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和自我成才。

为此,学校各部门联合,以学生党员、党支部书记和学生骨干(班干部)等三大重点团体为抓手,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和组织动员,确保学校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和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一是着力于“抓好一个点,联动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的示范引领教育,每学期初,开展党支部书记的轮训工作。一方面使新上岗的党支部书记加强对党内日常工作流程的熟悉,提高业务工作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对623个学生党支部形成辐射性的影响和带动效应。

二是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头作用,从党支部结对子开始,辐射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关怀与指导。将851个教工党支部和623个学生党支部的活动进行有机联动,加强在学术活动、心理健康、工会群团组织方面的交叉和融合,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了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向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授学习和靠拢。

三是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请他们为年轻学子上党课,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个人体会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思想上对党热爱和拥护,保持党的信念的纯洁性。学校有两院院士54人,有31名中共党员,他们对年轻学者和青年大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可低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4人,有54名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139人,有66名中共党员。通过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上、学术上和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广大学子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与榜样的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学生
入学通知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五行真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入学面试
学生写话
入学第一天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