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5-02-03 18:34赵晓坤马建华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企业

赵晓坤 马建华

摘 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在世界各国政府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整体来看,中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大甚至特大的会计造假、财务舞弊事件依旧偶有发生。本文作者站在企业的视角,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论证,探讨通过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全完善,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内部控制

一、行业现状

会计信息是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数据体现,其质量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就目前国内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虽然现在各个企业在财务会计方面都加强了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所提高,但问题依旧突出,不少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或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缺陷,财务管理尚需加强。面对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失真问题,我国政府的相关监管部门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预防财务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比如健全会计政策法规、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措施,但依旧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从国际上看,近年来很多政府都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企业的内控环境上。例如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国内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政策法规中都有述及,社会各阶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内控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决定因素,成为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因子。目前普遍认为,加强内控环境建设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控环境

1.企业管理模式漏洞

股权的过度集中助长了公司控股人对会计信息的操纵。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通常是以实际控股人为主导,控股人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很容易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进行操纵。在会计信息披露之前,其他股权人常常无法获悉问题的出现,等到信息披露之后却为时已晚。

经理人专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企业的直接管理者通常是经理人,控制着公司的信息系统,而在我国许多企业中,董事、监事对经理人的监督约束不够。经理人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有很多机会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破坏集体利益,对会计资料进行伪造、篡改,掩饰其不合法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企业组织结构缺陷

我国企业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过多,任何一个等级层次的管理者都有机会操纵会计信息,作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很小,违法的成本也不大,各层次的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都有可能做出舞弊行为。

我国企业的组织机构在设置管理层次时,责任、权利分配不严谨,有很多事项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职责不清容易造成管理者怠慢自己的工作,“弃权”、“争权”和“越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者对待会计信息不严肃,疏于监督,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追究责任,会计信息质量很难保证。

3.企业内部文化缺失

企业内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软生产力,在企业的管理、经营、生产、推介、营销等各个层面都发生着重要作用,对企业全体成员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着重大影响。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文化的错误理解,容易造成企业文化氛围恶劣。当下我国部分企业存在“利润导向”的内部文化,诚信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各种舞弊、作假行为屡见不鲜。投射到企业财务方面,就会使企业上下级之间沟通不到位,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会计人员对管理意图产生误解,进而出现会计信息弄虚作假事件。有的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对会计信息恶意操纵;也有的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与管理者狼狈为奸,会计信息质量就会难如人意。

4.企业人才政策不善

一是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大多数经理人是通过行政任命就职,缺乏外部监管,受到的约束较小,违法成本不大,在各种利益推动下,很有可能去操纵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经常要面对来自管理者的不当要求,相对处于弱势,为了保住工作,容易在管理者的授意下进行会计造假。

二是会计人员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也不能保证,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容易与控股人或经理人互相勾结,其主观判断经常不能客观公正。

三是会计教育落后,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陈旧,会计人员缺乏对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学习,不能及时了解国际会计管理的新模式。在工作过程中一旦遇到会计制度没有规范或规范不明确的情况,便无法做出合理的决断,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三、健全完善企业内控环境的几点意见

1.健全企业管理结构

深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企业股权份额,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对企业开展国有股减持,逐步减少国家占有份额。提高流通股比例,彻底化解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之间的流通梗阻。

健全董事会管理机制,完善董事会的业绩评估与绩效管理。在董事会下设置若干专业委员会,加强对董事会以及管理者的监督问效、违规问责,形成对大股东以及内部人的制衡体制,重点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建立并健全监事会,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既有形式,更有实质。明确划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职责范围,使之既可相互配合,又能避免重复。监事会成员除了股东代表,更应当包括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以及具有法律、财务和审计等知识的专业人士。

2.完善企业内部组织

构建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适当、适度集权和分权,促进信息传递。减少上下管理层次,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快速流通。既节省管理成本,使高层管理者及时了解基层部门的形势,又可以缩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基层员工发展。

合理权责分配。采取会计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每一项业务都不能完全由一个人来办理,钱、账、物要实施分管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凭证制度,做到单个人或本部门工作务必与其他人或其他部门的工作相关,同时受其监督与制约,避免由一人担任某职务而发生的错误与舞弊。

3.建设企业内部文化

企业内部文化的形成,通常与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工作风格、管理艺术以及经营理念息息相关。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求管理者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经营管理理念,人人争做勤奋、进取、诚实、正直的员工,建设团结、敬业、务实、高效的团队。

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使企业文化制度化、习惯化。要创立诚信的文化氛围条件,树立一种用道德来创造利益的思想。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诚信的宣传教育,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人人自律的氛围。将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为广大员工认识掌握企业的价值观提供具体的标准。最终让企业文化经历自抽象到具体、由理念到行动的过程,得到广泛的认同,转化为全体成员的习惯。

4.改进企业人才政策

建立并完善经理人市场,用聘用、解聘管理制度代替终身制度,储备管理层后备人才队伍,满足企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完善经理人约束、激励制度,采用股权激励或其他方式提高经理人收入标准,将经理人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挂钩。

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高从业者素质,认真考察其思想道德品质、自我评价及长期为企业服务的奉献精神,重点核实其以往有无诚信的不良记录。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对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改变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弱势地位。设立具有法人性质的会计事务所,由事务所向企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提供有偿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J].会计研究,2004.

[2]宋春晖.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何玉芬.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葛家澍.会计、信息、文化[J].会计研究,2012,(8):3-7.

[5]李榕芳.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可靠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6]胡天森,聂成涛.企业内部控制法律事务操作指导(增订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7]魏振峰.加强企业员工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

[8]张茜.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关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