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

2015-02-12 06:27
医学与社会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播互联网

王 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

王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通过研究中医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困境,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产生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网上中医信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以及与中医文化传播捆挷的营销行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有效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医文化;传播;互联网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其传播对我国的发展影响深远。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很多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通过网络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医文化,而且可以向国外展示中医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医文化,让中医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

1 中医文化传播的意义及困境

1.1 中医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医文化,传统文化就会黯然失色。以前很多人不了解中医文化,抵触中医文化。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中医文化并没有得到高效的保护和利用。我国已经意识到传播中医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各项举措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

文化和传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种文化没有传播,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只会逐渐走向消亡,所以文化需要不断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继承并创新。中医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才能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高效传播,文化的认可、继承和创新是中医文化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输出问题、跨文化传播问题和中医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1]。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的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的传播即国家的软实力,所以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中医文化形象。

1.2 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

1.2.1 中医文化传播自身导致的问题。①缺乏文化主体意识[2]。面对西方文化,不论优劣,盲目学习,没有批判继承,这种屈服和迎合丧失了中医文化的话语权。②现代的通俗语言体系不能帮助人们了解中医中的术语。比如,中药里有“走油”、“蚯蚓头”等名词,大众对中医中药里的术语一知半解。③老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年轻人不了解中医文化,甚至对它产生偏见,使中医很难深入这一群体。国家虽然出台政策改善中医和中医文化的处境,但力度相较西医来讲还不够,中医文化的传播进展缓慢。

1.2.2 传播环境严峻。中医建立在自然唯物观的基础上,不断认识人体内病理的演变。中医的产生、内涵、核心都建立在对自然的感知基础上,与现代传播环境的内在不可调和的冲突性使中医文化的传播变得困难[1]。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渠道比我国有效,西方的文化形态是结构式的、逻辑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所以能够适应传播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宏观、思辨、抽象和模糊。这种文化传播霸权令社会中的受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不信任,阻碍中医文化的传播[1]。西方国家的文化通过很多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软实力。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国要弘扬自己的中医文化,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平台。

2 互联网影响中医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方式

2.1 互联网对中医文化传播的作用

互联网能改善中医文化传播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互联网的信息更加全面、丰富和新潮,通过浏览互联网的信息,可以快速把握新事物的实质,形成主体意识。通过互联网的直观形式,可以顺利理解中医文化中难懂的专业术语。年轻人不断接触和了解中医,可以有效减少他们对中医的排斥。

互联网可以有效改善中医文化的传播环境。信息时代之前,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有限,不能及时接触新事物。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外界的新事物,在这样一个稳定的传播环境中,更有利于人们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

2.2 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的传播方式

近年,互联网发展迅速,2012年我国网民人数达5.38亿,普及率39.9%,在网民中占大多数的是青少年[3]。人们从互联网这一平台中获益匪浅,以往很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家网上购物,在办公室网络讨论问题,在公交车上网上阅读等,这些方式让信息可以快速传递给网民。合理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可以使中医文化得到快速传播。

互联网时代常见的传播方式有视频、图片、文字和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很多青少年喜欢刷微博,写博客,通过微博和博客来了解新闻和趣事,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活跃注册帐户数突破1.68亿人[4]。在微博和博客上可以分享和了解很多信息,中医文化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播。很多中医师把保健养身的经验写成博客供大家阅读。微博上可以分享养身信息,如四季该进补哪些食物,该如何规范作息等;发布一些中药材烹饪的方法和功效,这对于爱好煲汤、药膳和美食的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另外,还可以发布一些中医药美容方面的知识。

可以建立中医药专题网站介绍中医知识,让人们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和特色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详细介绍中药产地、功效、鉴别方式等,介绍相关中医古籍和中医方剂,介绍著名老中医和历年经典医案。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预约挂号,缓解看病难的问题。通过网络按处方销售中药也是值得思考的。

网上制作科普动画视频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可以帮助非中医专业的人们更有效地学习中医知识,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卡通画的形式更通俗易懂,容易被大众接受。可以通过比较夸张、轻松的表现方式展现中医的理论,采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制作视频,使中医理论不再枯燥乏味,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其中的精髓。

3 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中医文化得以快速传播和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网上中医信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很多中医爱好者热爱中医文化,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对中医中药一知半解。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见解写成养生保健的文章,利用微博和博客等渠道传播,这些个人见解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很难确定,这样发布在微博上,很容易让更多的人转载而且尝试,就很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与中医传播捆挷的营销行为。有的机构发现网络传播渠道可以盈利,这些渠道为非法机构宣传产品提供了便利。而这些机构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不断通过发布相关信息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动态。其产品的有效性往往未得到验证,一旦侵害了用户利益,正常的中医文化传播行为就有可能受到牵连与误解[5]。由于目前我国没有评价网络信息质量的法律制度,所以公众不应该跟风转发和尝试,应该提高对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如果遇到难以判断的问题,可以请教专业人员或中医师。

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文化传播的经验,为本土文化提供更好的传播环境,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经济投入。我国中医文化的传播要依靠联合组织的力量,集合中医药学科的力量。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医学院的学生和医学工作者。专业工作者可以通过视频等有效途径帮助大众理解中医名词和术语。在西医被大众广泛认可,中医发展缓慢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中医文化,本着热爱和发展中医文化的理念,丰富自身知识并帮助他人认识和理解中医文化。为了有效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我国有必要出台监管网络信息质量的体系或制度,这对未来的文化传播有较大帮助。中医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如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和个人。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文化。互联网这一平台逐渐成为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式,也有效推动了中医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魏一苇,何清湖,陈小平. 试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3):98-101.

[2]张筱瑛.大众传媒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社会责任与行为研究[J].今传媒,2010(9):94-9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2-07-19]. http://tech.sina.com.cn/Z/CNNIC30/.

[4]杨奕望,吴鸿册.论微博时代中医药的传播与普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8):727-728.

[5]朱颖,高京生,罗成基,等.部队基层军医业务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25-428.

Discussion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the Times of Internet

Wang Lei

SchoolofEconomicandTrade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 210023

Abstract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t can reflect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The fact tha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transmission of TCM culture by the Internet can be known by studying the meaning and plight of transmitting the TCM culture and analyzing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mission and effects. We also need to prevent the wrong information and illegal sales in order to transmit the TCM culture effectively.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ransmission; Internet

(收稿日期2014-11-04;编辑程欣)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3/j.yxysh.2015.06.011

猜你喜欢
传播互联网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