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13 16:44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法阶段

周 薇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周 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1300)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宗旨。与传统的3P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探讨任务型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应用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首次实践源于上世纪80年代Prabhu在印度开展的交际教学实验,它在理论上日趋成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最早于1996年在香港出现。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被逐渐引入我国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被视为改革外语界传统教学法的一剂良方。

基础英语是属于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2。具体地说,基础英语主要是教师篇章讲解分析篇章,学生逐步提高语篇分析能力,熟悉各种常见文体的写作特点。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基本的句式和语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一、传统基础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总 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很多同学总是忙于抄写教师讲解的语言知识,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同学甚至不听课或者做其他事情。这样的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锐减。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3P教学模式。

3P教学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把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presentation(演示)—practice(操练)—product(成果)。在第一个演示阶段,教师挑出课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进行讲解,学生做相应笔记。在第二个操练阶段,学生围绕之前学过的语言知识做大量的练习以加深记忆。在第三个成果阶段,教师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将刚刚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虽然利用3P教学法,教师比较好控制和管理课堂,但是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练习都在教师的预料之内,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真正需要。长久以来,学生在教师“满堂灌”的模式下,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此外,3P教学模式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缺乏真实的语境和情感体验,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只不过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久而久之,学生就遭受着“哑巴英语”和“费时低效”的痛苦。再者,在3P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估也大多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评估,对于交际功能的评估则很少涉及。

二、任务型教学法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倡导任务型教学,指出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使英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外语教学中,任务是指学习者在接受并理解到老师布置的任务后,经过思维加工,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合作,最后输出语言的课堂互动活动。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设定交际任务来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形式,用语言做事。这种教学法强调以交际功能而非语言形式为中心,以交流、合作、互动为方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任务型教学法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合作性和交际性”的四个基本特点。第一:主体性:学生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第二:目标性:学习者以完成任务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第三:合作性:任务型教学侧重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第四:交际性: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和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再现。

语言学家Willis (1996)在其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任务前、任务环及语言聚焦。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负责引入任务,并且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任务,明确学习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环阶段可细分为任务、计划和报告三个板块1。在任务板块,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轮流当组长,学生就任务用英语交流,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但是切忌垄断学生讨论。在计划板块,各个小组代表汇报任务准备情况,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在报告板块,每组学生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漏掉的内容或者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探讨。在语言聚焦阶段,教师总结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指导其操练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点,并通过练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从教的教材是“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综合教程”。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第一册至第四册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大一、大二年级编写的基础英语教材,每册包括14个单元,每个单元里包含两篇课文:主课文以及副课文。这些课文的体裁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述文。主题包括文化,社会,政治,科技,家庭,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等。每个单元的练习包括词汇,语法,翻译,口语活动,写作和听力。笔者选取了第一册第四单元Text I课文Dealing with AIDS为例来说明怎样实施任务型教学。

Dealing with AIDS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回忆了他儿时小伙伴David是如何染上了艾滋病,周围小伙伴以及作者分别对David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最后David的命运如何。作者叙事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

笔者将此课文的教学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很多阶段都需要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所以笔者将全班36位同学分为6组,每组6个人,并指派6名小组长。根据Willis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三阶段教学论,教师在每个阶段都要引导并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任务,然后是学生执行任务并且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报告,最后是其他小组成员评价任务执行情况,教师对涉及到的语言点进行总结归纳。

在第一阶段,笔者先通过一些视频和音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AIDS(艾滋病),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艾滋病患者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然后,笔者要求每两个小组共同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艾滋病传播有哪三种主要途径以及防止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哪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它有何意义,什么叫做“红丝带行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主要代言人(3)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患上了艾滋病,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组员到讲台上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教师要求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在这一阶段,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主要问题是大家听完之后都不怎么发言,只有经过教师的反复鼓励,学生才会向汇报人提简单问题。

课文教学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在引入任务时,笔者要求学生熟悉单词表中词汇的读音和意义,了解作者信息。任务是找出文章的主题,体裁,写作顺序,结构及每段的段落大意。每组同学基本上都能够找出文章的主题,体裁和写作顺序,但是段落大意归纳得不是很全面。

课文教学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详细了解。任务是回答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对于能够在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是对于那些需要自己归纳和推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开放性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说明学生喜欢固定答案,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课文教学第四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疑难词汇以及段落难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熟悉文章。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规定各小组成员对相关段落负责讲解。在这一阶段中,同学们用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认真完成了任务。主要问题是很多同学习惯用中学所学到的词汇来表达观点,要在老师强制规定下才会使用大学词汇。

第五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文章作者的叙事风格,任务是找出相关词汇或例子来证明。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最后一个阶段是笔者给出一些课文中的重要单词和短语,要求学生利用他们编一个故事写下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些给定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从任务完成情况来看,这一部分反映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如何做到准确地使用英语语法和词汇。

四、任务型教学法小结

一方面,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有积极作用。它不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解决问题的愿望明显提高。虽然在每个阶段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越来越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笔者也会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不断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笔者在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任务型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时间要进行监控,但是有时候由于讨论的主题较复杂或者教师不忍心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的原因,会造成某个教学内容耗时过长,这样就会影响教学进度。第二,语言学习环境的局限性。任务型教学发源于西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我国,没有外语语言环境,学生都习惯了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母语而非英语,这不利于任务型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实施。第三,如何保证每次课教师都能设计出恰当的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任务的热情,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传统教学法有它固有的弊端,而任务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寻找最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1]姜丽娟.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马平. 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J].外国语文,20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龚亚夫,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2015—04—08

G642

A

1673-4564(2015)03—0036—04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教学法阶段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