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高考美术教学对大学美术基础课的影响及对策

2015-02-13 16:44胡彩华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美术功利性静物

胡彩华



功利性高考美术教学对大学美术基础课的影响及对策

胡彩华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洲 362000)

近年高考美术培训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对大学美术基础课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大学美术基础课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重视写生、以素描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以提高全面素质。另外,还应当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调整心态,实现因材施教。

功利性教学;美术基础课;影响;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各院校也纷纷开设美术及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有所增加,考生也随之增加。由于考生多、考场多,用于考试写生的静物、模特等都成为现实问题,因此,考试形式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及美术考前培训机构,针对许多学校只考默写和画照片的形式,不教学生基础能力、只教学生死记硬背,把机械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不仅造成了很多高考美术生只会默写不会写生、只会画头像不会画静物、只会画照片不会画模特等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考上大学的美术生,只能另起炉灶、从头再学,不仅给本人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困扰,也给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功利性高考美术教学的主要表现

功利性高考美术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罔顾学生兴趣、将美术与其他成绩挂钩。

美术作为素质教育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高中阶段,部分学校过于重视高考升学率,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甚至强迫部分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改学美术。原因很简单:美术类考生对文化课要求低,只要专业课考试能通过,文化课一般都不成问题。可以说,学校这种严重的功利思想导致了当前大学美术生招考的畸形现象:部分有美术功底、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可能在学校引导下转而考普通大学、普通专业,而部分毫无美术功底或是对美术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却因为文化课不过关转而“突击”学习美术。

二是培训机构为了经济利益,罔顾美术教学基本原则、错误地诱导学生。

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各方面条件限制,当前我国各地真正能够开设专业美术班的高中学校不多。而教育政策也限定了高中学校开办美术考前专项培训的资格。但是,由于市场巨大、利润丰厚、进入门槛较低,全国各地的高考美术培训班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培训班不仅良莠不齐、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完全是业外人士开办,随意雇佣几个大学美术生就可以开班教学,其教学水平可想而知。即使有的培训班师资力量比较强,但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往往也会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美术成绩而牺牲正常的美术教学原则,转而教学生一些机械的应考方式以应对美术高考。有的培训班甚至从一开始就放弃正常的教学,直接诱导学生进行机械地记忆。

三是部分家长和学生为了考上大学,罔顾自身兴趣和美术基础、机械地学习美术。

前面已经提到,部分文化课较差的高中生,在参加普通高考无望的情况下,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美术类高考。而这部分学生很多对美术毫无兴趣、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天赋,相当一部分人属于“临时抱佛脚”,往往对美术课提出比较功利的要求:只要能提高成绩,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导致了考生只学习美术应试技巧而不重视打牢美术基础、只注重临摹而不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但是,“绘画是技巧与审美经验高度结合的精神产物,同时还包含许多可贵的偶然因素而造成的特殊视觉效果,如果不充分接触真实物象,仅靠机械的记忆、默写、编造,是很难画出优秀作品的。”

二、功利性高考美术教学对大学美术教学造成的影响

高考美术教学是应试型教学,而大学的美术基础教学则是系统的、规范的。两者在指导思想、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区别很大、要求迥异。从大学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应试型高考美术教学对前者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习方式针对性强、功利性突出,过于强调死记硬背

作为应试型教学,高考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绘画的时间相对固定,考试内容历年变化不大。并且,由于考生人数多、考场多,美术高考的命题由以往的写生改为默写、画照片等形式进行。为了提高升学率或通过率,导致高考美术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功利性更突出。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的美术的基本功受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反而更强调临摹和死记硬背的能力。受此影响,学生在基础知识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方面偏弱,写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但是,为了给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基础教学往往是以写生为主,这就需要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方法,越是死记硬背的学生,往往进入大学后越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有的甚至非常抵触,给大学美术基础教学带来了困扰。

2.美术基础相差较大、风格五花八门,缺乏规范化标准

高考前的美术培训班各自为政,基本没有统一、严格的课程标准,也缺乏统一的教学规划,导致大学新生的美术基础差异十分明显,各自的风格也是五花八门,缺乏规范化的标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美术概念都存在问题。这种混乱的教学现实,给大学美术基础课教学提出了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在美术基础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计划,根据每位同学的不同水平调整课上帮带和课后辅导。

三、大学美术基础课需要采取的针对性策略

1.强调写生的重要性,抓好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

作为美术基础教学,在面对功底不同、基本概念理解程度差异巨大的大一新生时,首先,教师必须强调写生对于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及步骤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写生,才能深刻理解、掌握基本概念与具体写生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眼睛看到的物体是以体积的复杂形式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就是说,物体客观存在的形态是立体的、三维的” 。同一组静物单就光源而言,光源的远近、高低、强弱及色彩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在画面上的表达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写生,学生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在不同光线及环境下写生对象的具体呈现。而这些只通过想象或看照片往往体会不全面、不具体。其次,要明确写生的目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学起来有方向、有思路。第三,由于学生很容易会将以前错的方式方法带到写生中,因此,写生过程要时刻提醒、跟踪把握。总而言之,通过写生,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正确地观察和表达,反过来再用基本概念及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写生过程。

2.从素描入手,抓好规范化教学第一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美术基础教学中,首先应当让学生最先了解到正确的绘画方法,只有方法正确,才有可能事半功倍。这里所说的基础当然不仅仅是绘画的基本技巧,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应当从素描入手,抓好规范化教学第一步。“静物素描是以静物为对象的素描绘画,多以物品为主。用单色或简单的颜色工具描绘对象的轮廓、体积、结构、空间、光线、质感等基本造型,在素描练习中是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前的高考美术培训中,由于不是考试重点,因而素描静物不太受学生的重视。但就其作用而言,静物素描却是大学一年级转型期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功底不足的学生来说,这个课题尤为重要,可以从中管窥大学美术基础教学的规范性要求。因此,这一阶段静物素描的教学重点应当是:如何在实践中经过系统的、严谨的基本技能训练,建立起整体的形体观念。通过整体观察、认真比较,从而获得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一个较系统、准确的基础。其次,应当注意的是,入学第一张静物素描作业为了统一教学规范,静物不宜太难、太复杂。之后,画室中可同时摆放几组难易不同的静物,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

3.以多种形式的作业为促进,抓好学生能力的衔接和转型

由于不规范和差异化的高考美术培训,导致学生在能力上各有“特色”。因此,大一的美术基础教学应当重视与高考美术培训的衔接、促进学生的转型。(1)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的作业。比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以长期作业为主。可以先以一张长期的作业,使其在认真思考、反复体会的过程中完成作业,促进他对美术基础概念的理解、对绘画创作过程的细心感受。这样经历从不正确到正确、从慢到快、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好的、正确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而对于基础较好、天赋较高的同学来说,可以采用长期与中短期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因为“短期作业注重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感受力的培养,能提高准确、生动、概括的造型能力”。所以,基础较好的同学通过长期与中短期作业的结合练习,能够用规范的观察和表达,更快、更准确、更熟练地对写生对象进行表达,从而促进美术基础教学的规范和转型,并在班级起示范带头作用。(2)教学中要对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调控把关,宜少而精,不能为了追求数量、无视作品的质量。尤其第一张作品,最为重要。如果课时允许,学生已适应规范化教学,可适当提高难度增加数量。(3)教学中应搞好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的结合。大学基础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特点,比如,课外作业以短期练习为主,课内作业以长期作业为主、教师跟踪指导和点评。通过长、中、短期作业的结合,分别提高学生的不同能力、增强对美术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能力的衔接和转型。

4.以提高欣赏水平为引导,抓好学生协调脑、眼、手的过程

达·芬奇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如果眼睛走在手的前面,他将会不断进步,如果手走在眼睛前面,那就危险了。”笔者调查发现,部分大一新生由于学习美术时间短、训练不系统,除了基本技能有不足之外,欣赏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学会评价自己作品。通过欣赏和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具备什么特点,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只有欣赏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人,进而提高自己的水平。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强调脑、眼、手的统一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反复练习和总结的过程,更是大学美术基础教学重建学习体系、规范基本概念和思维的过程。

四、在基础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为学生明确规范化教学的特定目标

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与高考生明显不同。因此,教师应当在从一开始就明确美术基础课的规范化教学目标,使其了解大一美术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和标准、排除困扰、轻松地投入学习。此外,还应当让学生明白每个学年的具体学习目标,及每个课题的目的与要求。目的明确自然就不迷茫。进而配合教师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习。

2.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整状态

从应试学习到专业学习,大一新生要摒弃不正确的习惯和方式,重新建立正确的方法和习惯。这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干预、合理介入,在了解学生状态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状态,使其保持思想稳定、心态平和,才能更好、更快地度过调整的过程。

美术基础教学要严格遵守教学规范,不应该将个人风格过多地带入美术基础课教学。但也不应当“一刀切”、对学生做出严苛的限制。应当针对基础不同、风格迥异的学生个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和示范。

五、结语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大学一年级的美术基础课若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必须面对现实,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去除功利化影响。这需要美术基础课教师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提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打牢规范化、系统化教学的基础。

[1]宋海军.试析基础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2克劳迪娅·贝迪,蒂尔·斯凯尔.美术技法大全.素描技巧与当代观念[M].李宁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

[3]陈华新.静物素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4]李亚明.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29).

2015—04—12

G623.5

A

1673-4564(2015)03—0043—03

猜你喜欢
大学美术功利性静物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潘明达作品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长春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静物写生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明媚美术作品
静物(节选)
怎样写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