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探讨

2015-02-13 16:44赵宇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职心理音乐

赵宇飞

多元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探讨

赵宇飞

(长兴教师进修学院,浙江 长兴 313100)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交流,多元音乐文化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对于学生,特别是中职生,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会使得中职生对各种音乐文化的鉴赏、审美、甄别出现误区,因此培养中职生正确的音乐审美心理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影响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以期对以后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多元文化;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培养策略

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怎样去培养中职生正确的音乐审美心理是当前中职生音乐教育的重难点,只有正确的音乐审美心理才能有效的利用多元音乐文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甄别水平与音乐审美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中职生音乐教育系统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这对于中职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严重的瓶颈。

1 培养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意义

1.1 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觉

音乐的感知觉是指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在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中,它是处于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没有对音乐音响的基本感知觉,就谈不上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提高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觉,就能够对不同文化的音乐、不同民族的音乐、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最基本的感知与感悟。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音乐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它占着主要的地位,歌唱者或是欣赏者在面对一首歌时,都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将歌词代表的意义与画面充斥在自己的脑海里,将静止的音乐符号转换成动态的形象世界。培养中职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对于中职生的音乐想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能够加深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体验,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会让个体更加深入的感知音乐的美。当中职生对多元文化下的各种音乐文化有着审美的情感时,他能够包容各式的音乐文化,对各种各样的音乐旋律、节奏、和声都会有着欣赏的心理状态,使得个体与音乐有着共鸣。

2 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遗传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

遗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前提,所以对于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个体对音乐审美心理的产生离不开个体的听觉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运作,并且不同的遗传素质对于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也具有不同的作用。总的来说,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没有基本的遗传素质,人们的音乐审美心理也就无法实现。但是遗传因素对于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只是一个前提,并不能决定所有。

2.2 环境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

遗传对于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是一种先天的影响因素,而环境对于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则是一种后天的影响因素,环境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既有利也有弊,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中职生的音乐审美心理是起到促进作用,而低劣的社会环境则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有着阻碍的作用。

2.3 教育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

教育在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培养的过程中起到的是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也是最深的,我们一般说的教育都是指学校教育,但是它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学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要途径,因为学校音乐教育有着专门的音乐教师、专业的音乐教材、相应的音乐设备等,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中职生发展正确的音乐审美心理,激发中职生健全的音乐审美心理,提高中职生音乐审美的能力。

3 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音乐审美心理

3.1 精选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的正确性给与丰富性是培养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关键,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音乐教学的内容也要相应的多元化,这样才能培养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健全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不同文化风格的音乐、不同民族的音乐、不同时代的音乐,塑造一个完善健全的音乐教程体系,培养中职生对各种音乐的欣赏、审美能力。

3.2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整个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当教师选取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中职生的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如重复聆听法,通过对音乐的熟悉程度中职生可以不断的产生不同的想象力,理解力,最后形成一种审美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中职学校炙手可热的话题,在声乐课上也可以有序开展。有明确的分工,有教师的规划,有学生的准备和表演,有师生的评价,只有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有效的课堂学习。小组合作过程中要让每一位组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相互帮助,相互倾听,相互配合。比如为歌曲“牧羊姑娘”创设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进行表演这一活动中,“圆舞曲组”合作的就非常好,她们大胆选用合唱的形式,自编了女低声部的曲谱,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最后小组展示,获得成功。除此之外还有音乐实践法、学科综合法等。

3.3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准备阶段、展开阶段、总结阶段,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的做好这三个过程,就能正确的培养中职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在准备阶段,教师要熟悉中职生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选用有针对性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在展开阶段,教师要时刻注意中职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能力,在小结阶段,教师对中职生音乐的审美要进行相应的评价或是反馈,提出纠正的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让课堂因为教师的大胆创新而精彩。

(1)改变教学环境,变课堂为舞台,鼓励学生表演

大胆地把舞台搬进课堂,让学生能主动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真真切切地感受歌曲的魅力。如学习“纺织姑娘”这首歌曲时,“贝多芬组”就创设纺织姑娘劳作的情境进行表演演唱,让大家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学唱这首歌更起劲了。

(2)改变学生角色,变学生为“老师”,督促学生评价

大胆地改变学生角色,让学生自主评价,找出问题,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观摩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辨别能力,在自己的演唱中把握更好。同时这样的过程也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去做的,每当一个问题获得解决的时候,大家都很有成就感,甚至会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3.4 强调课外训练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强调学生的课外训练相当重要。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针对这一问题课后可以做哪些训练解决。善于借助组员的演唱,吸收课外的多元文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课堂上好的教学效果延续。比如于小红同学在演唱的过程中,歌曲的情感总是把握不好,在课后大量了解了歌曲的背景等知识,后来能及时正确把握好歌曲情绪,现在是班里歌曲唱得最动听的同学之一。

音乐审美心理是由音乐审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情感等综合因素构成的,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因素都不容忽视。作为教师,在多年的从教经验中,我们要时刻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学生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艺术之花越开越艳。

[1] 刘英洁,林能杰.中国音乐审美心理研究近30年回顾与思考[J].艺术探索,2012(6).

[2] 罗 丽.美育视阈下的视唱练耳与音乐审美心理的互渗研究[J].艺术百家.2011(S2).

[3] 叶 丹.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气质类型的关系[J].艺术探索,2011(6).

[4] 孟 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音乐),2010.

[5] 李丽英.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堂声乐课的改革[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

2015—01—10

G718.2

A

1673-4564(2015)03—0103—03

猜你喜欢
中职心理音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心理小测试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心理感受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音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