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宣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以河北省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为例

2015-02-17 09:02刘子刚马倩影褚宝良
关键词:宣讲团对象成员

刘子刚,马倩影,褚宝良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大学生宣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以河北省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为例

刘子刚,马倩影,褚宝良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大学生宣讲活动的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宣讲活动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成员素质待提升、活动培训待深化、宣讲形式待丰富、组织建设待完善等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严格宣讲成员的选拔,提高宣讲团成员个人素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丰富宣讲形式,加强宣讲团组织建设。

大学生;宣讲团;现状;发展策略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79

2014年1月6日,由保定市委宣传部、保定市委宣讲团、保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开展的保定大学生宣讲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5 700名大学生宣讲员赴乡村、社区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学生宣讲活动,不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健康成长;还可以借助高校师生的力量,更好的发挥党的创新理论播种机的功能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1],使政府的政策贴近师生、贴近群众,同时也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大学生宣讲团的发展,是保证宣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宣讲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宣讲团的发展策略。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以保定市宣讲团的成员及宣讲对象为研究对象,共发放给宣讲团成员调查问卷31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96%;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7%。发放宣讲对象的调查问卷31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5%;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同时,根据座谈、访问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数据进行补充。

二、大学生宣讲活动现状分析

(一)宣讲团成员个人情况分析

如表1所示,所调查的大学生宣讲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男女生各占一定比例,可见,被调查者具有较充分的代表性。其中68.7%的大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学生党员的比例为8.3%,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为24.7%,团员的比例为67%。为使大学生宣讲团成员有广泛的代表性,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宣讲活动受到锻炼,各高校选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并且在广泛基础上择优选拔,大多数宣讲团成员担任学生干部,有一定管理经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占有一定比例,思想政治素质比较先进,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表1 宣讲团成员基本构成情况

(二)宣讲形式情况分析

如表2所示,在对比宣讲团成员选择的宣讲形式和宣讲对象喜欢的宣讲形式调查(可多选)中,57.7%的大学生选择了“发放宣传材料”,43.6%的学生选择了“发放调查问卷”,49.8%的大学生选择了“现场讲解”,只有20.9%的学生选择了“文艺表演”。但“文艺表演”却是宣讲对象最喜欢的宣讲形式之一,选择比例高达56.1%,宣讲对象中喜欢传单手册和调查问卷这两种方式只占到28.2%和15.1%。可见,宣讲团对宣讲形式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表2 宣讲方式总体状况

(三)宣讲地点及内容选择情况分析

宣讲地区广泛。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45.6%以上的大学生同时选择了到社区、乡村街道和学校去宣传,32.6%的大学生选择去农户家,还有少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田间地头和其他地方。宣讲内容丰富,涉及三农问题、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二胎政策、影响党政干部的十个突破等28项内容。

(四)宣讲效果情况分析

从表3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宣讲对象认为大学生宣讲活动比较受欢迎,其中选择非常欢迎和欢迎的比例高达45.7%、35.1%,感觉一般和不欢迎的比例很少。其中宣讲对象认为大学生宣讲的效果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占到26.8%和39.5%,31.3%的宣讲对象认为效果一般,2.4%的人选择了效果不好。被问及影响宣讲效果的主要因素时,59.8%的宣讲对象选择宣讲形式有待改进,28.5%和24.1%的宣讲对象认为是宣讲内容不够吸引人和宣讲团成员素质有待提高,还有19.6%的选择宣讲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可见,宣讲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表3 宣讲效果总体状况

三、大学生宣讲团取得的成效

(一)党和政府得民心

大学生宣讲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好声音、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传达给基层群众,探索了一条理论宣传的新渠道.通过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上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青年学子受历练

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新形式、新途径,宣讲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国情教育、体验民生诉求、感悟时代精神、实现自我教育的新平台。在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村的宣讲过程中,广大青年学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了解国情、乡情、民情,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提高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升。

(三)人民群众得实惠

通过大学生宣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运用政策、法规指导生产、生活;同时,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高了认识。

四、大学生宣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员素质待提升

大学生宣讲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层次,起初普遍对理论的把握不够透彻,经验不足,在学习、排练、试讲过程中错漏百出,充分暴露了大学生理论功底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的普遍问题[2]。根据调研数据,在问及“认为大学生宣讲团成员的不足在于”,47.8%的宣讲对象选择的是“缺乏对农村(社区)的了解”,38.8%的宣讲对象选择“缺乏对时事政策的深入了解”,33.3%的宣讲对象选择的是“缺乏自信”,占所有选项中的前三位。可知,大学生宣讲团成员自身存在不足是影响宣讲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活动培训待深化

根据调研数据,在问及“宣讲团活动存在问题”时,有46.4%的宣讲团成员认为现在宣讲团活动“教育培训力度不足”,是比例最高的一项;在“宣讲团成员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其中对“培训宣讲形式和途径”和“培训宣讲技巧方法”上的选择比例高达51.9%和73.9%。通过走访了解,宣讲团成员都经过专题培训,但大部分限于集体授课、专题讲座,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指导老师无法全程参与,这种集体授课方式无法保障每位成员的培训效果。特别是大部分成员宣讲稿内容、宣讲形式和途径方法没有得到针对性辅导,加上他们对政策理论的掌握程度、个人经验,使他们在宣讲实践中表现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宣讲效果。

(三)宣讲形式待丰富

通过调研发现,宣讲团成员所采取的宣讲方式与宣讲对象所喜欢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文艺演出”是最受宣讲对象欢迎的宣讲形式,而在宣讲团成员采用的方法中仅勉强排在第四位,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出宣讲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拓展。部分宣讲成员在宣讲活动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宣讲对象的文化层次、从事行业、关注重点等情况,采用简单的单向灌输、“大水漫灌”,直接影响了宣讲的说服力。

(四)组织建设待完善

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活动启动至2015年3月共开展3次活动,尚属于新鲜事物。且协调部门较多,参与学生广泛,从宣讲团成员的选拔、成长,宣讲内容的提炼、升华,宣讲活动的组织策划、过程效果、成果巩固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学生宣讲团的组织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

五、大学生宣讲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宣讲团成员的选拔

宣讲团成员应经过择优选拔,要建立一套严格的选拔机制,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深、领悟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注重加大学生党员比例,使大学生宣讲团成为党员再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有效平台;注重从有经验者、参加过各类比赛并获得过奖项者选择,这样才能以老带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宣讲团成员还可以从选拔、比赛、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提高宣讲团成员个人素质

大学生宣讲团成员要提高认识,自主学习,应当借此机会主动用理论武装头脑;要充分利用书籍、宣讲手册、网络等工具,坚持深学一层、多学一点,丰厚相关知识储备;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吸收和消化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准确把握理论精髓,做时事政策的“明白人”;要学会把政策更深入的宣传到广大农村、社区,当好农村、居民的“送信者”;还要利用宣讲机会了解国情、乡情、民情,在实践中自我锻炼、提升素质,做好教育活动的“践行者”。大学生要通过边学习边宣讲的实践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让宣讲活动真正成为自己接受政策学习、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一种新载体、新形式,充分为我所用。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对宣讲团成员的教育培训,要建立完善系统的体系,对他们进行全程辅导。一是专家讲座。邀请专家认真备课,对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宣讲内容、宣讲技巧和途径进行重点讲解、专题辅导;二是全程跟踪。宣讲活动历时长、对象广,从拟题试讲、示范讲解、专题研讨到实践考察、真正宣讲,辅导员、专业老师应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三是反复修改。从宣讲稿内容到宣讲方式,要进行模拟宣讲、反复修改。每名成员必须经过不少于3次的试讲、修改和练习,做到在真正宣讲之前把政策精神吃透[3];四是确保实效。高校应编写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宣讲稿,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民生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内容、途径和方法,使内容和形式都要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在活动结束后,高校要采取座谈会、汇报会、演讲会、征文比赛等形式,组织优秀宣讲团成员介绍先进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相互总结提高,扩大实践成果,切实保证宣讲效果。

(四)丰富宣讲形式

应准确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宣讲做得更加具体实在、入情入理、可亲可信。比如组建宣讲文艺小分队,将宣讲内容编排成情景剧、小品、相声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惠政宣讲;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积极发挥高新科技成果的作用,推动各种传播方式的互相融合,对宣讲对象进行开放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讲,提升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保证活动效果。

(五)加强宣讲团组织建设

加强大学生宣讲团的组织建设,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宣讲团所在高校各有关部门、各学院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社团组织的辐射作用,把宣讲团活动作为党支部、社团培养和考察青年学子的重要媒介[4],使大学生在宣讲实践中得到提升,使大学生宣讲团成员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标兵,产生足够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广招贤才,完善内部建设;二是点面结合,打造重点宣讲团队,由学校青年团干部和优秀骨干教师带队,树立宣讲典范,保证活动成效;三是要注重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活动信息,反映活动中各项工作的进展和成果,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扩大影响,营造氛围。

[ 1 ] 马倩影.大学生宣讲团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研究[J].品牌,2015(2):232.

[ 2 ] 张人仁,秦莹.大学生宣讲团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初探[J].今日中国论坛,2013(5):35-36.

[ 3 ] 郭清秀.以大学生的宣讲互动推进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创新——大学生宣讲团案例[J].大学教育,2012(9):93.

[ 4 ] 金超,王兰娟.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大学生宣讲团德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青春岁月,2013(12):509.

(编辑:杨建肖)

2015-03-25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保定大学生宣讲团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调查与建议”(编号:20140725)。

刘子刚(1971-),男,河北沧州人,高级政工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G645

A

1008-6927(2015)03-0057-04

猜你喜欢
宣讲团对象成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进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宣讲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省委宣讲团走进妇联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