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2015-02-21 11:59吕宗力
关键词:云阳咸阳西汉

吕宗力

(香港科技大学 人文学部, 中国 香港)

“大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吕宗力

(香港科技大学 人文学部, 中国 香港)

西周、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文明创造非常繁盛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同时接受世界文化的积极影响最突出的历史阶段。被后世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文化交流长期保持畅通的路线,东端的起点就是周秦汉唐王朝的中心区域。

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秦都咸阳的早期宫殿区在今咸阳市渭城区。西汉都城长安城区在今西安市未央区。隋都大兴城和唐都长安城则覆盖了今西安市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和雁塔区多数地方。现今行政区划分割为西安市和咸阳市的地区,曾经是周秦汉唐王朝的中心,也是东方政治文化的中心。汉唐时代,这里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都市。丝绸之路正是以此为起点。

就对世界形成文化影响的广度和强度而言,西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享有非凡的历史声誉。“长安”名号,保留了深刻的历史记忆。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就是自这里启程,开始了丝路“凿空”的事业。从长安出发的使者、商人、军士,踏平一路艰险,开拓了联系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漫长通道。唐人有“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1](《五言送梁拾遗肃归朝》)的诗句。“蒲桃宫”的得名,体现了来自西方的葡萄成功引种长安汉宫并得以结实的情形。唐诗所谓“万国拜含元”[2](崔立之:《南至日隔霜仗望含元殿炉香》,P881),则描写了列国使臣集中到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拜见唐朝皇帝的盛大场面。由唐三彩等文物实证所保留的满载丝绸的驼队自长安出发的历史写真,也反映了当时交通史、贸易史和文化交流史的实际情景。

其实,周秦汉唐时代,都市城区都是通过扩展型的结构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领导作用的。

比如秦都咸阳,原本中心地区在渭北。《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3](P256)渭南宫殿区的经营,以致“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张守节《正义》引《三辅黄图》,第2534页。《三辅黄图》卷一《咸阳故城》,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版,第6页。,使得咸阳的空间优势得以扩展。所谓“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体现了继承西周都市规划建设之传统的历史眼光。按照《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的说法,“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3](P257),由咸阳向外扩展,形成了新的帝权政治重心区域。

西汉王朝在帝陵附近设置陵邑的制度,使官僚豪富迁居于此,每个陵邑大约聚居五千户到一万多户,不仅以此保卫和供奉陵园,还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文化中心。陵邑直属位列九卿的太常管辖。于是,从高祖长陵起,到昭帝平陵止,形成了若干个异常繁荣、直辖中央的准都市。诸陵邑与长安形成密切的关系,当时有“长安诸陵”[3](《货殖列传》,P3261)“诸陵长安”[4](《袁盎传》,P2273)“长安五陵”[4](《游侠传》,P3714)的说法。杨宽指出,西汉陵邑应看作构成汉长安城的要素之一[5][6]。长安大都市功能的实现,因诸陵邑的作用而有以补充[7]。长安周围的诸陵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长安的卫星城,或亦可看作“大长安”的有机构成[8][9]。

“云阳都”称号,则显示长安以北另一处“都”的存在。《汉书》卷六《武帝纪》记载,元封二年(前109)六月,“其赦天下,赐云阳都百户牛酒。”晋灼解释说:“云阳,甘泉,黄帝以来祭天圜丘处也。武帝常以避暑,有宫观,故称‘都’也。”颜师古不同意晋灼的解说,他以为:“此说非也。‘都’谓县之所居在宫侧者耳。赐不遍其境内,故指称其‘都’,非谓天子之‘都’也。若以有宫观称‘都’,则非止云阳矣。”[4](P193)但是居延汉简可见有关改火的简文“官先夏至一日以除隧取火授中二千石二千石官在长安云阳者其民皆受以日至易故火庚戌寝兵不听事尽甲寅五日臣请布臣昧死以闻”(5.10)[10](P8),将“云阳”与“长安”并列,可知“云阳都”确实存在。这里作为汉武帝经常行使行政决策权的地方,也可以看作“大长安”的构成之一。

《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记载,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4](P3798)。甘泉宫就在“云阳”。“云阳都”是汉帝国举行正式外交仪式的地方,也可以看作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的“大长安”的区域地理结构之一。

而唐代长安作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过辉煌表现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中古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其管辖地方除了位于现今陕西西安市的万年县和长安县外,还包括蓝田、渭南、昭应、三原、富平、栎阳、咸阳、高陵、泾阳、醴泉、云阳、兴平、鄠、武功、好畤、盩厔、奉先、奉天、华原、美原、同官等县[11](《地理志一》,P1395)。地域涉及今天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多个地市。

西安、咸阳以及邻近地区,都在汉唐“大长安”的范围之内。我们考察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作用,应当关注“大长安”的历史存在。通过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代效能,也应当发挥“大长安”的积极作用。古代文明的区域形态往往与现今行政区划并不完全吻合。在研究工作中探索对古代文明的复原,在建设规划时考虑对古代文明的复兴,大概不能完全为现今行政设置所局限。相关地区的相互合作、协调和共同规划、共同开发,或许是适宜的。

[1] 释皎然.杼山集(卷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李昉等.文苑英华(卷一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J].文博,1984年(创刊号).

[6] 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J].考古,1989,(4).

[7] 王子今.西汉长安居民的生存空间[J].人文杂志,2007,(2).

[8] 刘文瑞.试论西汉长安的卫星城镇[J].陕西地方志通讯,1987,(5).

[9] 刘文瑞.我国最早的卫星城镇——试论西汉长安诸陵邑[J].咸阳师专学报,1988,(1).

[1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 刘炜评]

猜你喜欢
云阳咸阳西汉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四(1)小鹰中队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咸阳
西汉
咸阳医院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西汉玉器的鉴定
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