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次筛查吞咽功能在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

2015-02-22 03:32许佳俊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3期
关键词:吸入性小脑功能障碍

许佳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高频次筛查吞咽功能在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

许佳俊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观察高频次筛查吞咽功能对预防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每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7 d;对照组只术后第1天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5 d内检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5例,吸入性肺炎患者5例;对照组在术后5 d内检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5例,吸入性肺炎患者16例,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患者,术后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能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可减少因饮水呛咳与食物误吸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脑肿瘤; 小脑脑桥角; 吞咽功能障碍; 吸入性肺炎

桥小脑角[1]是位于后颅桥延脑、小脑于岩骨之间所形成的狭窄区域,周边有Ⅲ~Ⅺ对脑神经及小脑前下、上动脉等供应脑干的重要血管,结构复杂。次区域发生的肿瘤病变大多为良性,如听神经瘤、脑弥留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等,生长缓慢,容易被患者忽视[2]。本文通过对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增加吞咽功能的筛查频次,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在预防吸入性肺炎中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150例,纳入标准: (1)确诊为桥小脑角肿瘤。 (2)手术中神经解剖结构保留完好。 (3)术后意识清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排除标准:手术中神经解剖结构破坏者,患有帕金森病者,口腔肿瘤者,食管肿瘤等疾病,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者,术前存在肺部感染。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5.7岁。其中听神经瘤30例,脑弥留膜瘤25例,胆脂瘤11例,三叉神经瘤9例。肿瘤直径<1.5 cm 21例,1.5~3.0 cm 30例,>3.0 cm 8例,脑血管疾病2例,义齿14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6.1岁。其中听神经瘤33例,脑弥留膜瘤2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6例。肿瘤直径<1.5 cm 20例,1.5~3.0 cm 28例,>3.0 cm 7例,脑血管疾病3例,义齿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只在患者手术后第1天早晨筛查吞咽功能,根据筛查结果决定饮食方法及护理方案。筛查结果的评定与观察组相同。

1.2.2 观察组

1.2.2.1 筛查方法 每天早餐运用洼田氏饮水实验法[3]筛查吞咽功能1次,观察7 d。具体方法:患者端坐,喝下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咳嗽情况,判定标准:Ⅰ级:一次性喝完,无呛咳。Ⅱ级: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Ⅲ级:一次性喝完,有呛咳。Ⅳ级: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Ⅴ级:难以喝完,呛咳频繁。其中Ⅰ级为功能正常,可以口腔进食,但嘱咐进食速度要慢。Ⅱ~Ⅴ级均为功能障碍。Ⅱ级患者需要护理人员缓慢喂食,并严格观察有无呛咳或误吸。Ⅲ~Ⅴ级患者需要留置胃管进食。根据每天筛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调整饮食方法及护理方案。

1.2.2.2 吞咽训练方法 (1)咽冷刺激,常规护理口腔后,用冰冻棉签蘸少许冰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以刺激吞咽反射,并嘱咐患者做空吞咽功能训练,每日上、下午各刺激15 min。(2)触觉刺激及吸允训练,用手指、棉签或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等,以增加这些感官的敏感度。并嘱咐患者戴手套的手指放入口中模仿允吸动作,反复练习,每次5~10 min。(3)声门上训练,嘱咐患者充分吸气、憋气。进行吞咽动作,然后呼气,最后用力咳嗽,即利用憋气时声门闭锁后咳嗽排除喉部走位残存食物。(4)面部肌肉训练,包括唇、舌、额渐进。

1.3 评价指标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4]:血常规检验;听诊双肺闻及湿啰音;肺部CT或胸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检出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检出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例(%)

3 讨论

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后3~7 d为术后反应性脑水肿高峰期,因周围脑组织积水肿常常压迫后组颅神经,患者因此比同程度的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本研究中, 观察组通多增加筛查吞咽功能次数,在一周内筛查出35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超过对照组15例,同时也反映出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术脑水肿期间吞咽功能存在动态变化。对照组按照常规,患者术后只第1天做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筛查正常只能说明手术期间没有损伤颅神经,患者吞咽功能尚正常,但术后3~7 d为术后反应性脑水肿高峰期,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极易引起误吸,并发性吸入性肺炎[5-6],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通过增加筛查吞咽功能次数,结果筛查出多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并合理实施了护理干预,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加术后筛查工作的频率,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检出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1] 郎黎薇.神经外科护士临床常见问题与解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8.

[2] 易汉娥, 乐革芬.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镜手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12):35-36.

[3] 高碧娟,梁卫群,胡荣亮,等.吞咽功能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86-88.

[4] 郑洪,陈佳宁.高玺,等.老年性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372-375.

[5] Martino R,Foley N,Bhagal S.Dysphagia after stroke:incide-ne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Stroke,2005,36(12):2756-2763.

[6] Singh S,Hamdy S.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J].Postgrad Med J,2006,82(968):383-391.

许佳俊(1987-),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脑外科护理

2015-02-25)

R473.74

B

1002-6975(2015)23--

猜你喜欢
吸入性小脑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动动小手和小脑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1 例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