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2015-02-22 03:32牛国景刘军校刘世伟李反念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3期
关键词:液囊贲门癌空肠

牛国景 刘军校 刘世伟 李反念

(邢台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1)



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牛国景 刘军校 刘世伟 李反念

(邢台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河北 邢台 05400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技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相同例数两组病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前经鼻腔放置液囊空肠导管,对照组实施全肠道外营养。两组以第一次肠内营养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前静脉补液量及入院和出院体重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 以上述指标比较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项技术选材新颖,简便易行,术后护理方便,解决了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营养供给,建立了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通道,对术后实施的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和机体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食管癌; 贲门癌; 液囊空肠导管; 肠内营养; 护理

作者简介:牛国景(1981-),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由于进食困难,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术后高代谢消耗能量较多,禁食时间长,多存有营养不良。因此,术后营养支持使患者得以顺利恢复的关键[1-2]。以往多依赖于全肠道外营养(TNP),由于其存在难以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补给,且长时间应用费用较高等诸多不足。近年来有很多报道采用十二指肠留置营养管实施肠道营养,该方法不仅减少了患者术后短期内大量静脉补液和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符合生理的营养通道,使得术后早期就能够实施肠内营养(Etermal Nutrition,EN)[3-5],但此项技术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即选用普通营养管,术中需连接糖球易污染术野,向远端推进不能确保顺畅或通过幽门,不易到达空肠等。我们选用的液囊空肠导管,液囊充盈呈顺向椭圆形,极易向远端推进通过幽门而置入空肠。我院对80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采用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技术,能够顺利地实施早期肠道营养,无明显反流及特殊不适,术后操作及护理简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食管癌、贲门癌住院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术后实施肠内营养为观察组,全肠道外营养为对照组。观察组8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48~75岁,中位年龄61.5岁;食管癌5例,贲门癌28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51~73岁,中位年龄63.5岁;食管癌55例,贲门癌25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经左胸入路,食管—胃胸内吻合。

1.2 方法 液囊空肠导管为1-A双管型,即胃减压管与空肠导管组合一体。胃减压管同普通胃管,空肠导管较细且柔软,直径3.0 mm,前端被胃减压管包绕固定在一起,并设计一液囊。于术前与经鼻腔插入胃内,术中待食管—胃吻合后,将其经胃残端用无齿卵圆钳牵出,并将两管固定处分离开。胃减压管放入胃内,然后自鼻腔外的液囊导管开口注入盐水约3~5 mL,使液囊充盈,呈椭圆状,大小适中,再将其放入残胃内。用手隔着胃壁扪着液囊,向前捻推过幽门至十二指肠远端(此后随肠蠕动和其自身重力作用可达空肠),至此完成全部过程。

1.3 观察指标 第一次肠内营养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前静脉补液量及入院和出院时体重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术后护理

2.1 营养管的护理 营养管和胃管应妥善固定,每次滴注营养液前后以20 mL温开水冲洗营养管,以保持管腔的清洁和通畅。在滴注营养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以辨别是否有营养液返流情况。同时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2.2 营养剂的选择 一般选用“能全素”或“能全力”(均为完整性型整蛋白肠内营养剂)。

2.3 实施EN的时机和方法 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滴入等溶温盐水200~300 mL,如无明显不适,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营养液。应掌握好“四度”即温度、速度、浓度和量度。温度控制在38~40 ℃,滴注速度40滴/min,一般用量由开始500 mL/d,增加至1 500~2 000 mL/d。注意让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0 ℃,防止返流。当肠道功能恢复后即关闭或拔除胃管。术后第8天开始经口进食,观察无明显胃排空障碍和吻合口漏发生,于10~12天拔除营养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置营养管,配以“三升袋”实施全肠道外营养(TPN),肠功能恢复后(一般在术后第6~7天)嘱患开始经口进食,胃管和尿管的拔除依据医嘱执行。两组术后均给予胃酸抑制剂。

3 结果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腹胀、腹痛、腹泻,往往出现在实施EN初期,经过适当调整或对症处理,症状很快消失。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例

4 讨论

研究证实EN可以增加肠道血流,保护肠黏膜,促进胃肠激素分泌,从而保持肠道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避免菌群移位所致肠源感染[6],还可以促进肠道早期恢复,尽快恢复正氮平衡。另外,营养管的建立可推迟经口进食时间,防止和减少术后胃排空延迟及吻合口漏发生,一旦发生吻合口漏,也有营养供给的保障,避免了空肠造瘘或再放置营养管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7-8]。肠内营养剂“能全素”或“能全力”均为完整型整蛋白制剂,尤为适用于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属于上消化道手术,术后对肠道的吸收功能影响较小。由此可见此项技术的应用在确保营养支持、机体恢复和防治并发症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同时,在传统营养技术的基础上选用液囊空肠导管技术,使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更趋于合理和完善,也符合外科营养先肠内后肠外的原则,对术后康复极有帮助。同时对术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全肠道内营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营养支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黎介寿.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1):1-3.

[2] 韦军民.欧美外科营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2):107-109.

[3] Uklja A,Freeman KL,Gilbert K,et al.Standards for nutrition support:adult hospitalized patients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J].Nutr Clin Pract August,2010,25(4):403-414.

[4] Ziegier TR.Par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ceiticeallyill patient New Engl JM ed,2009,361(10):1088-1097.

[5]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3):129-130.

[6] 张延英.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122.

[7] 杨俊,秦环龙.外科营养相关导管合理选择及并发症处理[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12,32(2):128-129.

[8] 郑春辉,周希环.肠内营养置管途径及选择[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13-15.

牛国景(1981-),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

2015-02-1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6975(2015)23--

猜你喜欢
液囊贲门癌空肠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四、胰腺重建技术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滑液囊支原体对产蛋鸡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诊断
贲门癌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个体化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