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的“致富女神”

2015-02-27 06:38王真兰,杨正平
当代贵州 2015年17期
关键词:葡萄沟长顺热水

长顺县摆所镇热水村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由原来的热水、坝地、冗云三村合并而成,九成以上村民都是布依族。十年前,我们热水村因为山多地少,土壤贫瘠,是出了名的穷山沟,被村民们叫做“下三村”、“黑三角”。“好男上门上三村,有女不嫁下三村”成为当时我们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2008年,我升任贵州移动长顺县分公司的营业厅经理,过上了“白领生活”这时,原乡党委书记万红梅找到我,希望我能够返乡当村干部,引导村民发展产业致富。回乡当“村官”,就等于放弃在移动公司这么多年的努力,说不留恋那是假的。但反复思忖之后,我在家人支持下还是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一起干。

2011年,长顺县加速“四化整合”发展,实施农业产业换代升级战略,推行了一系列“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惠农政策,将原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多种农特产品整合提升,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以绿壳鸡蛋、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优质核桃为主的“长顺四宝”。看到这个机会,我立即动员村民们将1万多亩基本种不出庄稼的穷山坡和荒山坡种上了葡萄。

为了种植好葡萄,我和村民到四川成都、贵州清镇、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学习考察,并将葡萄种植技术编印成手册发给大家。县里看到我们村群众发展葡萄产业积极性高,就在村里派驻了葡萄种植的技术指导工作队,并花20万元从成都请来了葡萄种植专家指导村民们种植。

紫王葡萄产业在我的带动下,“一夜”之间在村里扎下了根,家家户户从原来的粮农变成了果农,种植的葡萄如今已发展到3万亩,热水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沟”。2014年热水村葡萄喜获丰收,采摘期间,来“葡萄沟”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了长顺“春赏杜鹃,夏观潮井,秋摘鲜果,冬品银杏”四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村里的旅游业发展。村民们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年底很多村民都买了车,有的还盖起了新楼。

村民们都说,我不只是能干的“女汉子”,还是挖掉了他们穷根的“女神”。

口述:王真兰(长顺县摆所镇热水村党支部书记)

整理:杨正平(长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在王真兰的带领下,紫王葡萄成为热水村的支柱产业。(受访者供图)

猜你喜欢
葡萄沟长顺热水
一壶热水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火焰山下葡萄沟
在梦里多好啊
坐在葡萄沟的那条河畔(组诗)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