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R&D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5-02-27 10:27李宁赵然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1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李宁 赵然

摘 要:本文分别利用1995年—2014年广西R&D活动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时间序列数据与G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R&D经费和人员投入对广西经济产出均有积极促进作用,且两者与GDP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相比而言,R&D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要高于R&D经费投入的产出弹性。因此,广西在R&D要素投入中要优化资源配置,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以培养和引进R&D研发的高水平人才,以此促进广西创新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R&D投入;经济增长;产出弹性

一、引言

伴随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创新经济最重要的战略决定要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资源要素的投入度,即R&D活动的投入度。在国际上,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两个指标来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有关R&D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便得到重视,Romer等研究发现R&D经费投入是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而科学技术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Aghion et al.(1992)利用R&D内生增长模型,实证研究后发现R&D投入与经济产出存在长期正相关,但二者作用机制具体如何则并未明确解释。Jaffe,Trajtenberg and Fogarty(2000)以产业的R&D投入为研究主体,实证研究后发现产业内R&D活动除了使自身水平上升外,还能带来产业溢出的良性效应,促进横向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最终促进地区整体经济产出增加。赵喜仓、陈海波(2003)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国内地区R&D活动在投入产出水平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上,均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趋同,东西部地区R&D投入对经济产出弹性不平衡。孙敬水、岳牡娟(2009)对我国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研究机构三大科研主体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与R&D投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出弹性均不高。李剑和沈坤荣(2009)利用动态OLG面板协整向量法估计了1999年—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企业创新绩效对R&D活动投入的弹性,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

目前有关R&D活动的经费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研究甚多,忽略了人员投入影响,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R&D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相关关系。本文在对比分析R&D活动人员和经费要素投入对广西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与效果后,为广西优化投入科研要素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构建与相关检验

1.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1995年—2014年广西R&D活动两大投入要素和经济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分别建立GDP(亿元)与R&D经费投入RDM(亿元)、GDP与R&D人员全时当量RDH(万人/年)的长期均衡模型(如式1),对比分析R&D两种要素对广西经济产出的影响。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

(1)

其中j=0,1分别与R&D经费投入RDM和R&D人员投入RDH相对应,为随机干扰项。

2.ADF单位根检验

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同时,经典模型回归对时间序列数据有严格平稳的假设条件,否则就会出现伪回归等问题。因此本文需要对取对数后的GDP、RDM、RDH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遵循学界普遍使用的ADF检验方法,发现取对数后的序列均不平稳,再取一阶差分后则全部平稳。具体结果如下表1。

表1 ADF检验结果

三、R&D活动要素投入对经济产出的对比分析

根据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需对模型进行进一步调整,采用变量的对数差分形式表示,如式(2):

(2)

采用OLS法分别引入经费投入RDM、人员全时当量RDH与GDP进行回归分析,运用stata11软件估计后得到如表2结果。

表2 R&D活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

从模型中2个变量的估计系数来看,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投入更能影响经济的产出,这是因为广西R&D投入经费尽管这些年不断增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M与GDP比值)到2014年也只有0.71%,远低于国际上创新型地区平均水平3%。况且,广西科研成果大多来源于个人、高校和社科院研究机构,工业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严重欠缺。有研究显示,广西201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2293件,而工业企业申请量只占37.88%,还不如个人的43.36%。此外,由于个人、高校及科研机构并非市场化主体,因而他们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及时性和主动性,其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而R&D人员投入更有助于经济增长则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创新经济的重要高增值资源。可以说一切经济活动都依赖于人力资源,因为高水平人力资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更是开展科技创新性活动的主导力量。一般而言,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并不会产生经典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反而他们能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创新和改进,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前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也能为社会带来持续的价值增长。这也是国际上发达地区R&D高尖端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和集聚的原因。

四、政策启示和建议

1.广西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广西在应重视经济政策与科技发展政策相结合,要优化R&D投入结构,保持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适度比,注重发挥研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能提高对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经济产出的最大化。

2.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以个人、高校科研院所直接对接对工业企业,鼓励其多多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项目活动。要着重以高校等研究机构为实现依托,以工业企业为成果孵化平台,双向分工并持续有效地互动,以此促进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使R&D经费和人员的投入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3.从R&D要素投的实证结果对比看,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的产出弹性。对于广西而言,目前要有意识优化R&D资源投入配置,相对于R&D活动的经费投入,更应该符合实际地加强R&D人员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强化科学教育在高校基础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和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其占研发人员的比例;最后还要完善体制创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R&D研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03:149-157.

[2]王海伶,梁毅劼,谭芳香,陆军.2014年广西专利申请与授权统计分析研究[J].大众科技,2015,05:168-170.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