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探究内蒙古“互联网+”发展

2015-02-27 10:27徐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1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也迈入新阶段。目前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大部分集中在需求侧方面,然而未来发展中,互联网会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供给侧改革产生的需求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国“互联网+”行动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不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内蒙古“互联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发展

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在过去我们谈到互联网对商业影响的时候,更多的是消费侧,因为电子商务覆盖地区广,产品可以卖到更广的地区甚至乡村。并且通过互联网商家可以连接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达成交易,如今许多企业也正在尝试这种模式。这种互联网对于消费侧的影响,实质是一种消费供应链的影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互联网的影响将转向生产供应链,“互联网+”发展模式势必会在供给端带给经济新活力、新动力。

一、“互联网+”的理论内容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早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之前就已进行。“互联网+”的“+”加的是传统行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应用方兴未艾,第三产业基本已得到全面应用。比如淘宝或京东+传统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模式,以实体银行业为基础的网上银行的发展,冲击传统交通业的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软件的应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O2O模式在服务业中的兴起等等。

“互联网+”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带动传统行业更有效率的发展,创造新价值,创造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要协同增效,既不能进行零和收益的竞争,也不能简单相加,科学的发展“互联网+”模式是再次创造增量价值,促经济腾飞的一条正确路径。如美国把“互联网 +”应用于科技,使美国进入了“新硬件时代”,谷歌不再仅仅是一个提供搜索服务的公司,它还提供诸如智能手机,眼镜和无人驾驶车等设备,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再如德国将“互联网 +”应用于制造业,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将生产推进到“工业 4.0时代”。

二、内蒙古“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6月2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工作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互联网+”加速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明显,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并且到时建成5个自治区级互联网经济集中区、10个电子商务集聚区、10个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00亿元以上,互联网服务收入达500亿元。但就目前来看,本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面临许多难题,本文总结了最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存在长距离的物流配送难题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天然的困难,并且长距离的物流配送也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农牧区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物流业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装备科技含量低,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物流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使用存在困难。

2.“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不规范,P2P呈现“野蛮生长”

根据“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政府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目的是“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支付方式多样化之外,更多的是P2P行业的兴起,将之前灰色地带的民间借贷包装之后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网上放贷。在监管缺位和产品缺乏创新的情况下,一大批 P2P 企业蜂拥上线,喧嚣过后又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这中间损失的不仅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资金,而且还会影响民众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心,而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3.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电商信誉危机

电商平台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会出现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相对正品,假冒产品成本低利润高,导致正品产品因成本高利润低而退出市场,而缺少正品产品的品牌,假冒产品也将难以生存,而整个中间过程,受害的是消费者。

三、建议措施

1.加强互联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交通、电力、物流等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另外政府要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并以此引导资金额度。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质量,保障全区网络信息化建设后续服务水平。再者加快城镇、农牧区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光纤到户工程,进一步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加快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不断扩大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宽带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充分利用“互联网+”给高效物流发展带来的机遇

(1)促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加快改革步伐

本区应积极借鉴其他各省成功的高效物流改革案例,推动本区高效物流发展规模和质量。如江西省四一三一智动力实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智慧物流装备联盟,并拟筹建物流装备研究院。再则,本区政府要科学规划“互联网+”高效物流规模,避免重复投资、多头投资,但必须精准投资,提高资本利用率,节省成本。比如“园区通”物流建设,融合园区企业对物流的需求,规划园区物流园,搭建“互联网+”高效物流平台,物流企业为园区企业供给服务。

(2)提升“互联网+”高效物流平台利用率,降低供需成本

通过“互联网+”高效物流有效地对传统物流进行改造、改革,提升平台利用率,从而实现分散、分割的物流资源连接后的大规模优化配置,实现“互联网+”高效物流全覆盖。推动物流数据资源整合,对市场更加灵活和精准的反应,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打造、开发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构建“互联网+”高效物流云数据。为物流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支付金融、物流装备,创新开发提供系统驱动,有效地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从而做到资源高效匹配,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装备兼并重组,实行物流装备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区物流装备存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特点。可采取如下做法,一是动存量。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进行并购重组,把过高比例降下来,需要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来,通过并购重组,改变存量。二是进行增量改革,本区政府应放松更多部门,让社会资本在新兴产业,特别物流装备产业上有更多投入,增加民营资本的投资机会,把产业结构转移到适合市场需要的轨道上来。

3.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具体监管工作要以分业监管、按产品分类的原则进行。具体建议如下:银监会负责监管P2P网络贷款,将其视为类信贷业务处理;证监会负责监管余额宝等互联网销售的基金产品;保监会负责监管网络保险等领域。同时银、证、保等各个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地区性政策法规并正式介入监管,各个监管部门要达成共识,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由已获得国务院同意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以行业自律的形式管理。同时将比特币列入“黑名单”,力保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彭兆东.“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4).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

[4]李二亮.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5]杨林.我国物流业发展与物流标准化工作[J].中国标准导报,2013(01).

作者简介:徐哲,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