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2015-03-08 12:12杨立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阴性

杨立清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杨立清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 联合检测其RF与A-CCP水平, 观察检测结果。结果RF与A-CCP结果之间相关性较好。结论RF与A-CC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能够引起四肢强直、疼痛、活动性丧失、发热和关节退化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常对称性的影响多个关节, 最常见于手关节和腕关节, 其次是肘关节、颈部、肩部、髋关节和脚关节等。其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炎性增殖形成血管翳, 破坏软骨与骨组织, 晚期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该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左右, 在我国为0.32%~0.38%。男女患病比例约1∶3,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以30~50岁为高峰。现已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在发病半年内进展最快, 发病2年内即可发生不可逆的关节破坏, 而早期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可以减缓疾病进程。因此, RA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改变。患者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疲劳、发热、身体不适, 甚至疼痛, 可以发展为贫血、系统性并发症等多种疾病。实验室检查可以判断RF阳性或者A-CCP阳性。X线检查可以看到手或腕关节侵蚀性缺损和(或)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可是关节X线的改变只有在关节软骨破坏到一定程度才出现, 往往需要经过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观察[1,2]。如果通过实验室检查在疾病早期就进行确诊, 给患者尽早地用药干预, 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寿命。本文联合应用RF与A-CCP检测, 以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标本来源于鹤岗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的病房与门诊患者, 共100例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60例。有明显症状者80例,无明显症状者20例。

1.2 标本的采集处理 所测试样本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样, 血样置于分离胶试管中, 并在2 h内分离血清, 当日进行检测。

1.3 仪器与试剂

1.3.1 西门子BNP型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RF 原厂配套试剂, 其试剂组成为:包被人γ-球蛋白/绵阳抗人γ-球蛋白组成的聚苯乙烯颗粒;防腐剂, 叠氮化钠<0.1%;N反应缓冲液;N稀释液。

1.3.2 罗氏e601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A-CCP 原厂配套试剂, 其试剂组成为:M 链霉亲合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离子浓度0.72 ng/ml, 含防腐剂;R1生物素标记的CCP(灰色瓶盖), 粒子浓度1.1 μg/L;R2 Ru(bpy)32+标记的抗人IgG(黑色瓶盖), 粒子浓度0.75 μg/L。

2 结果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中, RA与A-CCP检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A与A-CCP检测结果。见表1。其中在10例RF阴性的标本中, A-CCP检测有5例阴性,5例阳性。阳性率为50%, 阴性率为50%。在30例RF测值>80 IU/ml的患者中, 有10例A-CCP测值>100 U/ml,20例测值为17~100 U/ml之间, 阳性率100%, 阴性率为0。

表1 RA与A-CCP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3.1 RA的检测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能够区别其他关节炎和有疑似症状的疾病以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在30例RF测值>80 IU/ml的患者中, 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3.2 A-CCP检测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诊

3.2.1 在10例RF检测阴性标本中, 有5例A-CCP检测阳性, 后经临床医师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早期。

3.2.2 在30例RF测值>80 IU/ml的患者中, 有10例A-CCP测值>100 U/ml, 并且患者临床症状严重, 可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3.3 RF与A-CCP联合检测的优点

3.3.1 当RF阴性, A-CCP阳性时, 结合临床症状, 可以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3.3.2 当RF阳性, A-CCP阳性时, 可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及时用药进行干预, 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并且A-CCP测值的高低也与疾病的严重性有关, 测值越高, 病情越严重。

3.3.3 当RF阳性, A-CCP阴性时, 应当结合临床症状, 决定患者是否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 其他一些结缔组织疾病,患者RF也可以为阳性。

3.4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注意与骨关节炎、痛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3.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累计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RF检测在当前临床上应用较多, 该项目检测虽然敏感性较高, 但是特异性并不高。血清学指标RF的特异性为60%~80%, 且在其他炎症性疾病患者及5%~10%的健康人中可呈阳性, 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及恶性肿瘤, 甚至一些正常的老年人中都可以呈阳性。这样, 给临床的诊断就带来了困难, 联合应用A-CCP检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一问题。A-CCP常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多数首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检出,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RF。A-CCP滴度还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可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严重性[3]。

综上所述, RF、A-CC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率, 降低临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对广大患者早期治疗、判断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

[1]曾小峰, 艾脉兴, 甘晓丹, 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281-284.

[2]王晋, 王雁, 郭晓霞.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中外医疗,2010,29(8):31.

[3]叶松, 方湖军, 谭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海军医学杂志,2013(1):51-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24

2015-01-06]

154101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瓜氨酸风湿性关节炎阴性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分类治疗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