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氨酸

  • 瓜氨酸对重症病人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功能分级,判断瓜氨酸在急性胃肠功能损伤评估中的价值,并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对危重症病人进行预后评估,以期为及时积极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提高危重症病人诊疗成功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我院ICU及EICU的重症病人113例,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为AGI组(n=73)和非AGI组(n=40)。AGI组病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08-02

  • 补喂L-瓜氨酸对湖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1100)L-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α-氨基酸,主要在肾近曲小管代谢,通过精氨琥珀酸合成酶及裂解酶的催化生成精氨酸,最终以精氨酸和一氧化氮通路发挥作用(Van,2007)。精氨酸已被证实对反刍动物繁殖性能的提高有显著作用(Zeitoun,2016)。然而,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精氨酸极易被瘤胃内的微生物降解,造成大量的浪费,L-瓜氨酸作为精氨酸的前体物质,通过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来促进繁殖激素的释放,血管舒张;也可通过转化为精氨酸来促进蛋白

    中国饲料 2023年5期2023-03-10

  • 蔬菜作物中瓜氨酸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450009)瓜氨酸(Citrulline),又名氨基甲酰鸟氨酸,在植物中为精氨酸合成的前体物质[1]。瓜氨酸在西瓜汁中首先被发现,分子构型为L 型,故被称为L-瓜氨酸[2],在葫芦科植物中广泛存在[3-6]。一些其他植物如核桃[7]、蘑菇、苋菜和羽衣甘蓝等[8]中也含有少量瓜氨酸。蔬菜作物中,瓜氨酸不仅作为氮代谢途径中重要物质,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抗逆物质,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9-12],瓜氨酸下游物质精氨酸的代谢产物多胺(PA)和一氧化氮

    中国瓜菜 2023年2期2023-03-08

  •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体内存在多种抗瓜氨酸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s)[1],RA除有关节症状外,还可以并发关节外症状。瓜氨酸化可以诱导机体产生APCAs,APCAs是RA诊断、预测病情进展和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ACPAs在RA中作用于多种细胞,介导免疫损伤机制。有研究表明,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使肺上皮细胞发生瓜氨酸化[2],提示蛋白瓜氨酸化是细胞内损伤的一个早期标记。研究证实瓜氨酸化与自噬、中性粒细胞胞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2年3期2022-12-21

  • 血清瓜氨酸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分析
    具有积极意义。瓜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近些年有研究证实瓜氨酸同急性胰腺炎、肠功能障碍等症有一定关联,但目前临床上尚无关于瓜氨酸同NEC相关性的研究。本文拟通过设立对照分组的方式,探究NEC 患儿血清瓜氨酸水平变化, 以期为改善NEC患儿预后提供临床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80 例NEC 患儿为研究组,按照修正的BELL 分期标准将其分为A 组(NEC Ⅰ期,26 例)、B组(NEC Ⅱ期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3期2022-09-19

  • 血清瓜氨酸联合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年来研究发现,瓜氨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可作为评价肠黏膜受损早期的敏感指标[3-4]。国内外已报道血清瓜氨酸、IFABP与成人重症肺炎[5]、多发伤[6]、脓毒症[7]等的AGI及预后密切相关,但关于血清瓜氨酸、IFABP水平与儿童脓毒症预后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脓毒症合并AGI患儿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第1天血清瓜氨酸、I-FABP水平,探讨两者对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旨在为脓毒症合并AGI的救治提供理论依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2022-07-08

  • 血管生成素-2、瓜氨酸联合降钙素原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关[4-5]。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主要参与合成尿素、一氧化氮和精氨酸等。瓜氨酸可清除羟基自由基,减轻缺血、缺氧和应激时自由基造成的组织损伤。脓毒症患者体内瓜氨酸合成减少,导致肺内一氧化氮减少,促进ARDS的发生、发展[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前体,在甲状腺C细胞中产生。在细菌感染时,PCT水平显著升高,成为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但在创伤、手术、烧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也可轻度升高[7]。本研究以脓毒症合并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1

  • 天花粉中瓜氨酸含量的荧光检测
    [3-7]。 瓜氨酸是天花粉的主要特征氨基酸[8],同时也是《中国药典》规定的天花粉定性鉴别的标准。目前,天花粉中瓜氨酸的定量检测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 高效液相色谱法[9-10]:该法通常需要将无紫外吸收的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瓜氨酸衍生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最近也有报道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可以直接测定天花粉配方颗粒中的瓜氨酸含量[11]。② 薄层色谱法[12]:该法通过硅胶薄层色谱将瓜氨酸与其他物质分离,然后采用茚三酮试液显色,

    中南药学 2021年11期2021-12-30

  • 血清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价值▲
    有重要的意义。瓜氨酸是产自肠道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在细胞代谢及调节器官各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5]。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是一种胞内蛋白质,其表达水平与机体多种病理过程密切相关[6]。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7]。然而,瓜氨酸、IFABP及ITF在ACS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表达情况

    广西医学 2021年13期2021-12-01

  • 补喂L-瓜氨酸对0~3 月龄纯血马生长发育、血浆蛋白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0011)L-瓜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首先是从西瓜中提取获得,不属于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 种基本氨基酸之一[1]。L-瓜氨酸在机体氮素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精氨酸、NO 等的代谢[2]。L-瓜氨酸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正常的胆固醇水平、平衡正常的血糖水平、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李晓斌等[3]研究发现,给小鼠灌喂L-瓜氨酸,能够显著增加小鼠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孙召君[4]研究结果显示,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L-瓜氨酸能够显著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这可能与瓜氨酸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9期2021-11-09

  • 补喂L-瓜氨酸对种公马精液品质、精清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研究意义】L-瓜氨酸是机体氮素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中间代谢产物[1],可从西瓜中分离获取[2]。L-瓜氨酸可由成年动物的肠道合成,主要用于肾脏合成精氨酸,以满足机体对精氨酸的需求[3]。瓜氨酸合成精氨酸需要小肠特殊的酶参与完成,即这个反应只能在小肠部位发生,因此,它在一些哺乳动物精氨酸的内源性合成中起重要作用[4]。L-瓜氨酸作为精氨酸的前体物质,通过代谢被小肠吸收,转运至肾脏合成精氨酸,进一步调控机体及血浆精氨酸的水平。【前人研究进展】彭建平等[5]给雄性

    新疆农业科学 2021年4期2021-10-30

  • 芝麻香型与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研究
    前体有: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焦碳酸二乙酯和氰酸[2,6]。不同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各异,但均需要经过发酵和蒸馏两个步骤,现有研究表明尿素和瓜氨酸均显著影响EC形成[7,8]。在蒸馏过程中,高温显著促进了前体物质与乙醇反应形成EC;加上白酒“越酿越香”,贮藏时间长,也会形成大量的 EC,因此许多研究集中在揭示蒸馏与贮藏过程中EC形成规律[9-11]。然而,前体物质中瓜氨酸与尿素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发酵微生物有关,其中酿酒酵母能够将精氨酸大量转化成尿素,而

    现代食品科技 2021年8期2021-09-02

  • 功能性西瓜 ——高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西瓜新品种
    成高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西瓜新品种。该品种的培育是通过建立西瓜番茄红素和瓜氨酸分光光度计简易测定方法和高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西瓜品种的选择指标,收集和评价高番茄红素和瓜氨酸含量的西瓜种质资源,并将西瓜分子标记技术、离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高番茄红素含量和高瓜氨酸含量西瓜品种,其中有5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实现了我国西瓜育种从产量型到质量型、从质量型到功能型的跨越,显著提升了我国西瓜育种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带动了西

    蔬菜 2020年1期2020-12-15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自身抗原及瓜氨酸化修饰的质谱鉴定*
    性疾病[1]。瓜氨酸化作为一种经典的翻译后修饰,其诱导产生的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可出现在约70%的RA患者体内,并且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2-5]。目前,已有少数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应用于RA的实验室诊断,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但由于灵敏度较低,导致部分患者漏诊[2,5]。近年来,RA瓜氨酸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热点,CHANG等[6]将10例RA患者滑膜组织蛋白提取物进行合并,利用二维凝胶印迹、免疫共沉淀、质谱技术,鉴定出7种瓜氨酸化抗原,包括α-1-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22期2020-11-26

  • 基于膜技术的籽瓜中L -瓜氨酸分离工艺研究
    [1]等,其中瓜氨酸含量为0.656~2.536 mg/g[2]。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α 氨基酸,名字是由首次抽取出瓜氨酸的西瓜而来。由于与大多数氨基酸构型一样为L 型,所以又称为L -瓜氨酸[3]。研究表明,瓜氨酸能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保健[4]等各领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可以防治前列腺疾病、提高男性性功能、治疗L -精氨酸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与耐力、提高脑力清晰度[5]等功效。目前,我国籽瓜的利用主要以收取瓜籽为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9期2020-11-13

  • 一例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ASS1基因突变分析
    266034)瓜氨酸血症Ⅰ型(citrullinemia type Ⅰ, CTLN1,MIM 215700)即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是尿素循环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ASS)的编码基因ASS1 突变所致,以瓜氨酸血症及高氨血症为主要特征[1]。CTLN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急性新生儿型(经典型)、迟发型、妊娠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年10期2020-10-22

  •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要: 为了解瓜氨酸在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的含量差异,以9种葫芦科作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果实、老叶、幼叶、根、茎中的瓜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比较9种葫芦科作物的所有组织中的瓜氨酸含量,发现西瓜(Citrullus lanatus)果实中的瓜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可以达到1.40 g·kg-1,其次是丝瓜(Luffa aegyptiaca)老叶中的瓜氨酸含量,为0.85 g·kg-1,再次是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老叶中的瓜氨酸含量

    中国瓜菜 2020年6期2020-07-08

  • L-瓜氨酸对小鼠力竭运动性能及强运动应激后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052)L- 瓜氨酸在机体内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主要经机体组织和器官代谢为L-精氨酸产生效用。L-精氨酸在肠道和肝脏很容易被肠道微生物和精氨酸酶代谢分解[1],而L-瓜氨酸可直接在肾脏转化为L-精氨酸[2],且不诱导精氨酸酶活性升高。因此,大部分研究集中于L-精氨酸缺乏时L-瓜氨酸的辅助治疗作用。体外试验研究发现,通过补充L-精氨酸可改善猪精子顶体反应和受精能力[3]。Liu 等[4]研究表明,L-瓜氨酸对提高男性性功能也有重要作用。此外,BotchL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4期2020-04-22

  • 瓜氨酸化蛋白及其短肽诱导性RA动物模型研究进展①
    ,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等RA特异性自身抗体;而且同一种模型由于诱导剂乳化方法、注射剂量、注射部位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关节炎表现。因此,上述RA动物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人类RA在关节炎表现、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特点,更无法阐明人类RA免疫炎症反应的启动和维持过程中的机制,制约RA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目前有研究认为瓜氨酸化蛋白能充当启动RA免疫炎症反应的靶抗原,抗瓜氨酸免疫反应能诱导关节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1-14

  • 两种方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探讨
    例,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比浊法和金标法这两种方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现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5 月~2018 年2 月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0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2 例,女68 例;年龄20~69 岁,平均年龄(42.3±9.2)。另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5 例,女75 例;年龄23~67 岁,平均年龄(43.3±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2020-01-10

  •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诊断指标有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认为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用于这一疾病诊断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1-2]。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关节滑膜炎症,且为对称性,症状表现主要是关节畸形、关节强直或者关节功能丧失[3-4]。部分患者经X 线机检查没有明显特征,临床也没有显示典型表现,同时类风湿因子的检测结果显示阴性,这类患者在早期诊断上存在难度,患者可能无法在最佳诊治时间接受到诊治,因而会引起无法逆转的骨关节破坏,甚至直接引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3期2019-08-12

  • 基于钝齿棒杆菌argGH启动子改造的L-瓜氨酸高效合成
    4122)L-瓜氨酸是一种重要的非必需氨基酸,是尿素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1],广泛应用于医药及化妆品领域[2]。目前,L-瓜氨酸的主要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3]、酶法[4]和微生物发酵法[5]。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利用可再生糖质原料生产瓜氨酸,具有成本低、产率高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谷氨酸棒杆菌中,L-瓜氨酸的合成是以α-酮戊二酸为前体,经谷氨酸脱氢酶(gdh编码)催化生成L-谷氨酸,L-谷氨酸进一步在argCJBDFR编码酶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3期2019-05-25

  • 柱前衍生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瓜瓤组织中的瓜氨酸含量
    730070)瓜氨酸是一种最先从西瓜汁中发现的非蛋白类氨基酸,在一些葫芦科植物生物组织中的含量较为丰富。西瓜、甜瓜、籽瓜和哈密瓜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作物,尤其红瓤西瓜组织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番茄素和瓜氨酸[1-2],人们通过鲜食瓜瓤组织即可直接摄取这些营养物质从而获得保健作用[3-4]。从人体生理学角度看,瓜氨酸是人体中参与尿素代谢的一个重要中间物,适度摄入瓜氨酸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瓜氨酸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化学成分用于生

    分析测试学报 2019年4期2019-05-14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以探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1组及同期来我院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志愿者作为对照2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及所有观察对象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观察组68例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44.8±2.7)岁,男 女 分 别 为 26(38.24%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4期2019-04-17

  • 抗CCP抗体、RF、AKA联合检验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在类风湿诊断中的重要作用[3]。为探究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验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4]。②成年人。与此同时,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患者。其中,男65例,女85例,患者年龄在19-64岁之间,平

    智慧健康 2018年32期2018-12-01

  • 瓜氨酸化在多发性硬化中的机制探究①
    作用可能是通过瓜氨酸化实现。1 瓜氨酸化机制1.1瓜氨酸瓜氨酸化(Citrullination)是一种可在正常代谢中观察到的转录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可见于细胞凋亡、终末期分化、细胞增殖等过程[9],但是异常的瓜氨酸化可以转变自身抗原表位而激发自身免疫异常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10]。简单地讲,瓜氨酸化就是将蛋白质残基末端的精氨酸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eptidyl arginine dei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28

  • 酱油发酵过程中融合魏斯氏乳酸菌促进瓜氨酸的积累
    体物质是酒精和瓜氨酸[9],分别在酵母发酵阶段和乳酸菌发酵阶段大量产生[10]。由于酒精有助于酱油独特的酱香风味,控制EC的方法主要集中于控制瓜氨酸形成[11]。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主要由微生物通过精氨酸脱氨基途径(ADI)形成[1]。ADI途径只存在与少数原核生物中,酱油中的鲁氏结合酵母并不能产生瓜氨酸[12]。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前期发酵的曲霉以及随后使发酵液pH降低的乳酸菌可能成为瓜氨酸的主要来源。Zhang认为[10],Pediococcus

    现代食品科技 2018年8期2018-09-08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出,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荣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有男患者45例,女患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2期2018-08-16

  • 代谢组学分析提高谷氨酸棒杆菌L-瓜氨酸产量
    生物领域。L-瓜氨酸首次在西瓜中分离得到[4],是人体尿素循环的重要参与物质。L-瓜氨酸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舒张血管、维持正常的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治疗关节炎症[5-9]。因此在食品、医药等行业,L-瓜氨酸应用越来越广泛[10]。谷氨酸棒杆菌是氨基酸发酵生产行业最常用的工业菌种。本研究利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手段的代谢组学方法,以实验室保藏的谷氨酸棒杆菌标准菌株ATCC 13032和改造后的L-瓜氨酸高产菌Corynebacterium

    生物加工过程 2018年4期2018-07-24

  • 诱变育种提高嗜盐四联球菌精氨酸和瓜氨酸利用能力
    酰磷酸、尿素和瓜氨酸[7]。酱油生产过程中容易积累有害物氨基甲酸乙酯,这种现象在高盐稀态法发酵生产酱油的过程中尤为显著[8-9]。高盐稀态酱油中,EC的主要前体是瓜氨酸,由乳酸菌通过精氨酸脱亚氨酶途径(arginine deiminase pathway,简称ADI途径)代谢精氨酸生成[10-14]。ADI途径包括3个关键酶:精氨酸脱亚氨酶(arginine deiminase, AD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mithine transcarbamylas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6期2018-07-18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
    ,观察血清抗环瓜氨酸肽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与其余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余关节炎为参照组。观察组男性有42例,女性有3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60.5±2.0)岁。参照组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为(60.8±2.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9期2018-01-29

  • 离子交换吸附L-瓜氨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子交换吸附L-瓜氨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丁 叶,郝 宁(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00)研究不同树脂对L-瓜氨酸的吸附能力,发现D001树脂对L-瓜氨酸的吸附效果最好。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L-瓜氨酸在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考察不同温度、pH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瓜氨酸在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其中,Langmuir吸附

    生物加工过程 2017年3期2017-06-07

  • 西瓜汁作为一种潜在功能性饮料在缓解运动员肌肉酸痛中的作用
    作为对照的L-瓜氨酸标准品,利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L-瓜氨酸的转运过程进行体外研究。结果发现,L-瓜氨酸作为西瓜汁的成分且没有经过高温处理的条件下,其生物利用度较高。在体内进行实验时,给7名运动员分别提供普通天然西瓜汁、增强L-瓜氨酸的西瓜汁和安慰剂。结果表明,普通天然西瓜汁和增强L-瓜氨酸的西瓜汁均具有缩短运动者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及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功效;普通西瓜汁饮料更具有生物药效,更利于身体吸收。西瓜汁作为一种潜在功能性饮料有待开发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2-11

  • 瓜氨酸化及相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鸿斌·新进展·瓜氨酸化及相关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任婷婷,李鸿斌*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有研究指出瓜氨酸化可能是其发病起点。但瓜氨酸化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并非RA的专利。而针对瓜氨酸肽产生的抗瓜氨酸肽抗体(ACPAs)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本文就瓜氨酸化及ACPAs在RA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了解其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关节炎,类风湿;瓜氨酸化;抗瓜氨酸肽抗体任婷婷,李鸿斌.瓜氨酸化及相关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13期2017-01-16

  • 不同生态条件下西瓜果实瓜氨酸含量比较研究
    ,如番茄红素、瓜氨酸、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1]。瓜氨酸是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对羟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清除体内游离的羟自由基,抗氧化,能够延缓衰老,具有美容的功效;同时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力[2-4]。天花粉、核桃叶,以及甜瓜、黄瓜、南瓜、瓠瓜等葫芦科作物中均含有瓜氨酸[5-8]。其中西瓜果实瓜氨酸含量丰富,是哈密瓜和黄瓜中的10倍[2],并且鲜食即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故食用西瓜是人体补充瓜氨酸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不少

    中国瓜菜 2016年10期2016-09-13

  • 乳酸足球菌精氨酸代谢与瓜氨酸积累
    菌精氨酸代谢与瓜氨酸积累杨怡敏1,2,3,方芳1,2,3,周朝晖4,陈坚1,2,堵国成*1,2 (1.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3.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无锡214122;4.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15)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瓜氨酸由乳酸足球菌通过精氨酸代谢产生。为了研究酱油中瓜氨酸的积累机制,以分离自酱油成曲的乳酸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3期2016-09-07

  • L-瓜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014)L-瓜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吴石金,戴安迪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筛选培养基)和复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瓜氨酸质量浓度),从杭州市勾庄地区西瓜大棚的土壤中筛选获得45株产L-瓜氨酸菌株。其中一株细菌(菌株编号11)转化L-精氨酸生产L-瓜氨酸的能力最强,产生的L-瓜氨酸浓度最高,0.344 g湿菌,在60 mL转化体系中转化一天,可将20 g/L的底物L-精氨酸转化为

    发酵科技通讯 2016年2期2016-06-02

  • 葡萄酒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动力学反应
    度、初始尿素和瓜氨酸含量对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影响,表明在贮存过程中葡萄酒中尿素和瓜氨酸的变化符合平衡反应动力学模型,而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变化呈现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基于研究结果,文章建立了预测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程。关键词葡萄酒;氨基甲酸乙酯-;动力学反应;尿素;温度;瓜氨酸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又称Urethane、聚脲乙烷,是烟草叶的天然成分,葡萄酒、白兰地、黄酒、白酒、面包、奶酪等发酵的食品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年4期2016-05-24

  • 嗜盐四联球菌的分离及其精氨酸代谢
    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积累存在密切关系。为了降低酱油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积累,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及groEL基因特异性对嗜盐四联球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得到一株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 R23。对该菌株在不同培养温度和盐浓度下的精氨酸代谢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30℃,180 g/L NaCl培养条件下,嗜盐四联球菌R23消耗精氨酸和瓜氨酸能力最强,消耗量分别为100.0%和64.3%。其中,代谢精氨酸的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1期2016-05-23

  • 瓜氨酸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重症医学科)瓜氨酸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戴芳萍1,王箴2,李倩1*(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急诊内科,安徽芜湖241001;2.重症医学科)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肽键形成能力,但不能合成蛋白质。过去常认为瓜氨酸不具有临床意义,但近期研究发现瓜氨酸与多种疾病有关,其可作为胃肠道损伤的判断指标,精氨酸缺乏患者的有效补充药物,脓毒血症病情变化的佐证,并且在瓜氨酸的形成过程中,作为抗原导致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可通过检测瓜氨酸相关抗体来对类风湿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4-05

  • 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联合检测对儿童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
    571100)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肠三叶因子联合检测对儿童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黎小年,谢蔓芳(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海南 海口 571100)目的 探讨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肠三叶因子(ITF)联合检测对儿童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AG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儿100例,按患儿是否合并AGI分为观察组(合并AGI)52例和对照组(未合并AGI)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瓜

    海南医学 2016年12期2016-03-10

  •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常晓天郑亚冰(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医学研究中心,济南250014)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该病在我国发病率约3‰~5‰。RA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多种抗瓜氨酸化蛋白的自我免疫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包括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1-30

  • “高番茄红素、瓜氨酸、维生素C含量西瓜品种选育与应用”荣获201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富含番茄红素、瓜氨酸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番茄红素具有抗癌、防治心血管等疾病的作用,瓜氨酸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维生素C对于人体健康同样重要。选育高番茄红素、瓜氨酸和维生素C含量西瓜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西瓜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大规模种质资源筛选,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高番茄红素、瓜氨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西瓜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在国内

    中国瓜菜 2016年1期2016-01-29

  • 重组精氨酸脱亚胺酶制备L-瓜氨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亚胺酶制备L-瓜氨酸的工艺条件优化马越1,2宿玲恰1,2吴丹1,2吴敬1,2(1.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将来源于Pseudomonas putida ACCC 10185的ADI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4a(+)中,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通过超声波破碎得到粗酶液,酶活检测ADI酶活为26 U/mL发酵液。对酶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8期2015-10-25

  • 脓毒症患者血浆瓜氨酸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脓毒症患者血浆瓜氨酸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刘德红徐志伟孟新科邓哲(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35)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瓜氨酸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脓毒症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检测其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浆瓜氨酸水平,并进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SOFA评分。根据患者28 d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浆瓜氨酸水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0期2015-10-22

  • 蛋白质瓜氨酸化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038)蛋白质瓜氨酸化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钟 兵,方勇飞(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风湿病专科,重庆 400038)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RA患者体内发现越来越多的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提示瓜氨酸化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本文从蛋白质的瓜氨酸化过程、生理功能,ACPA在RA的诊断、预后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试图更全面地了解蛋白质的瓜氨酸化在RA发病各环节中的作用。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5期2015-06-21

  • 瓜氨酸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朱林文思抗瓜氨酸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朱林文思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关节损伤。RA的早期诊治能避免病情加重和关节不可逆损伤。1988年首次发现RA患者体内存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1]。2000年国外学者成功合成人工抗原环瓜氨酸肽(CCP),并利用ELISA方法在RA患者体内检测到抗CCP抗体,此后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010年ACPA被美国风湿病学会(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1期2015-01-22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废[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3-4]。目前,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于2010年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该项指南提出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指标中包括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疾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探讨了二者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9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2014-12-16

  • 用HPLC-MS法测定异叶天南星中L-瓜氨酸的含量
    2]。其中L-瓜氨酸是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促进血液循环、抗衰老、提高男性性功能等重要作用[3]。其分析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4,5]、酶法[6]、分光光度法[7]和气质联用法[8]。分光光度法测定L-瓜氨酸需要脱色,显色过程不易控制。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的液相色谱法测定L-瓜氨酸,虽然方法灵敏、 重复性好,但衍生物见光易分解。目前关于L-瓜氨酸的HPLC-MS检测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的HPLC-MS法测定异叶天南星中L-瓜氨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4年6期2014-08-06

  • 微波固相合成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研究
    波固相合成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研究刘 玲1,冯 振1,燕 南1,牟 杰1,刘 毅1,郑友广1,安 琳1,张荣丽2,*(1.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江苏徐州221004;2.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4)以L-瓜氨酸和乙酸锌为原料,在固体状态下,通过微波辐射合成L-瓜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L-瓜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碳酸钠添加量15%,微波辐射功率300W,微波辐射时间4min,水分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8期2014-03-17

  • 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籽瓜中的L-瓜氨酸
    定籽瓜中的L-瓜氨酸席冬华1,李维霞1,高 晶2,阿塔吾拉·铁木尔3,李 玲1,吴 斌3,*(1.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3.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建立一种非衍生化样品前处理的液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籽瓜中的L-瓜氨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液相色谱-质谱条件:Acuity C18(5

    食品科学 2014年24期2014-03-08

  • HPLC 法测定家兔模型肠梗阻后血浆中瓜氨酸含量
    300070)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α-氨基酸,是尿素-鸟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由肠上皮细胞通过谷氨酸-鸟氨酸途径,从谷氨酰胺代谢中衍生而来[1],小肠成为血液循环中瓜氨酸的主要来源。已有研究表明,肠梗阻后肠上皮细胞出现损害,血清和小肠组织中瓜氨酸水平可反映残存的小肠上皮细胞数量,越低则说明损害越严重[2]。因此,血液及小肠组织中瓜氨酸浓度水平可作为研究肠梗阻严重程度或肠梗阻模型术前及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监测手段。本试验建立了测定家兔模型肠梗阻后瓜氨酸含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11-04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瓜蒌中L-瓜氨酸的含量
    泛的应用。L-瓜氨酸(L-citrulline)是首先从西瓜汁中发现的人体内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葫芦科植物的果实中。L-瓜氨酸可以防治前列腺疾病、提高男性性功能,治疗L-精氨酸缺乏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与耐力及护肤去斑等重要作用[4]。目前,L-瓜氨酸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酶法[5]、比色法[6]、薄层扫描法[7]、高效液相色谱法[8]及质谱法[9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3期2013-09-03

  • 青藤碱对环瓜氨酸肽刺激类风湿关节炎T细胞分泌INF-γ及IL-4的影响*
    年研究提示,环瓜氨酸肽及其相关抗原是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过程中的原发致病靶抗原,在一定易感基因背景下,特定蛋白或多肽瓜氨酸化可能作为RA发病的初始抗原发挥致病作用。青藤碱用于治疗RA有较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1-3]。本文观察青藤碱对环瓜氨酸肽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体外分泌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IL)-4等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青藤碱治疗RA的相关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5月至2009年9月本院就诊的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9期2012-01-23

  • 瓜氨酸的药理作用及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052)瓜氨酸的药理作用及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刘 娟1,路欣欣1,孟 慧2(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2.解放军第85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52)瓜氨酸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保健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目前,瓜氨酸的生产主要有化学法、提取法、酶法和发酵法。本文综述了瓜氨酸的药理作用及目前国内外关于瓜氨酸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瓜氨酸;药理作用;生产;研究瓜氨酸(citrullin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3期2011-12-08

  • 新生儿瓜氨酸血症1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董小玥 孙 青瓜氨酸血症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的一种,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病是由于尿素循环中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ASS)缺陷所致。国内目前尚未见新生儿瓜氨酸血症存活病例报道,为提高对新生儿瓜氨酸血症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总结分析1例新生儿瓜氨酸血症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并对国内外相关病例进行检索和文献复习,分析新生儿瓜氨酸血症病例目前的诊断、治疗、预后和随访现状。1 病例报道患儿,男,2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年6期2010-01-24

  • 高维生素C、瓜氨酸含量小果型西瓜新品种黄玫瑰无籽1号的选育
    0mg,kg,瓜氨酸含量3.45mg/g;瓤质酥脆,白秕籽小、少,风味好,品质优。极耐贮运。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关键词:无籽西瓜;新品种;黄玫瑰无籽l号;小果型;三倍体;维生素C;瓜氨酸1育种目标三倍体无籽西瓜由于具有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抗病、耐湿、优质、无籽,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全国无籽西瓜面积从1990年的6 667 hm2已发展到2008年的22万hm2以上。继蜜枚无籽1号、黑蜜5号、郑抗无籽5号之后.笔者针对市场需求,选育出了各种花色的无籽西瓜

    中国瓜菜 2009年4期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