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5-03-09 07:22焦德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投诉率输液优质

焦德萍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焦德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治疗前后护理配合度及患者投诉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应用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的临床投诉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静脉输液;优质护理;护理方式;满意度

随着现代社会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自我权益维护意识逐步提升, 在医疗服务中护患矛盾日益增加, 如何提高护理品质开始成为一个问题[1]。输液治疗为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因护理人员的操作不规范与差错防范意识不强, 护患之间常易发生纠纷。输液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 个体差异也较为显著, 所以临床操作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有研究表明, 在输液治疗中护患纠纷与差错事故中患者与家属往往因为护士的操作技术不佳、护理人员的疏忽及服务态度等问题对护理工作失去信心, 疗效及配合也显著降低[2]。针对这一问题, 本次研究100例输液治疗的患者中, 分析输液治疗中如何通过完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配合及疗效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本站2名护士各选取本站2014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68岁, 平均年龄(37.5±6.23)岁, 其中男60例, 女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7~66岁, 平均年龄(36.42±6.20)岁, 其中男50例, 女50例。呼吸道感染100例, 消化系统疾病40例, 其他60例。患者初中文化水平为120例、高中文化水平60例、大专及本科2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分型标准, 无合并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合并症,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差异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临床输液操作, 加强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3]。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完善静脉输液制度, 优化输液流程及输液环境。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静脉输液前后宣教。护士输液前做相关准备工作, 如排尿进食、输液部位热敷、过敏史询问、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胀痛、药液不滴、输液器滑脱等)并及时处理。输液前应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做好配合, 如握拳、情绪放松、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等。输液后指导患者按压方式及时间, 避免渗血青紫发生。②进行个体指导。在输液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或输注药物的特殊性给予个性化指导。如高血压患者应告知注意饮食, 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入院检查;糖尿病患者注意糖摄入、定时进行血糖监控等;常规感冒腹泻患者应告知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等。输液过程中不可随意调整滴速及体位等。③打造良好的输液环境。保持整洁安静, 提供空调、电视、饮水机、一次性纸杯、老花镜、疾病防治宣传手册等所需物品。④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学习, 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摆在第一位, 以人为本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实施护理质量监督, 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沟通能力及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对输液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⑤完善专业培训及操作流程。建立合理的护士专科护理和专业岗位培训制度, 提高护理人员总体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加强护理工作失误三级预案的实施, 每项制度流程都通过评估、上报、监控、反馈。加强护士责任感及“慎独”修养及“自律”意识,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4]两组在输液治疗结束后就近1年的临床患者投诉率进行分析, 从而观察优质护理的效果。对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况进行比较, 满意度评分:不满意≤60分、一般满意61~70分、满意71~80分、非常满意≥81分,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液护理后投诉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分别于静脉输液治疗后临床投诉率进行评价, 观察组投诉率为0, 对照组投诉率为12.00%;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100例患者投诉情况(n, %)

2.2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7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优化医疗服务态度的一个方面, 对于目前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 如何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5]。输液治疗是临床护士的主要工作任务, 由于工作量大易出现疏漏, 护士往往无暇注重服务质量。从而引起护患纠纷或投诉现象屡见不鲜。优质护理是临床以人为本从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各方面完善护理服务内容的一种护理方式。在输液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完善输液治疗中的诸多不足, 临床差错事故与患者及家属的投诉明显降低。减少安全隐患,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素质, 改善就诊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三查八对制度的执行与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护理差错给患者带来危害及损伤[6]。防范措施中护理人员会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 需尽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因素。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制度, 人员调配合理可以使得护理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掌握新的医疗及法律, 即可保障自身权益也能在医患纠纷中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此次研究中, 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较对照组投诉率要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的临床满意程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 有效减少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于临床推广。

[1]徐萍.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4(9):2520-2522.

[2]刘红霞.优质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5(10):119-120.

[3]陈婧, 李富娟, 梁水珍, 等.优质护理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45-46.

[4]陈金华, 宋燕, 李黎, 等.对优质护理病房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感控及安全知识强化培训的效果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80-81.

[5]王颖, 陈淑琴, 楚立云, 等.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73-74.

[6]秦永芝, 李彩波.浅谈优质护理对静脉穿刺的干预与体会.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19-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54

2015-04-02]

523380 东莞市茶山镇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投诉率输液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