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及对我国启示

2015-03-17 15:15云大清
关键词:受教育者公民政治

云大清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及对我国启示

云大清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活动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中美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美国用“公民教育”一词来表达这一活动。中美依据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比较中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现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对我国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所创新,还应该适当吸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思想政治;公民教育;比较教育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72

在美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很难见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字眼,因为自美国成立以来,从社会到政府再到学校,一直把“公民教育”视为“思想政治教育”[1]。美国虽然没有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词,但是美国确实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上来说,中美两国的教育都毫无例外地落脚于“为本阶级政治统治服务” 和“ 培养符合本国需要的接班人”两点之上[2]。中美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可看出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其发达的经济。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我们忽视,很多人认为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美国不但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美国根据其自身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采用了一套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公民个人出发,注重将道德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间接隐形教育

在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谓,但是美国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名有实”的思想政治教育[3]。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让受教育者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假大空,脱离实际工作”的猜想,从而导致受教育者不愿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理念的公民,最终的目标还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美国的公民教育从公民自身出发,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在隐蔽性的前提下进行着实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大大调动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

间接隐形教育注重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入手。美国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来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了受教育者被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同时也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动要求受教育者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出现逆反心理。一旦出现逆反心理后,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间接隐形地去开展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二)渗透式教育

在学校的道德课程教育中,美国利用其它学科课程来进行公民教育。将历史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公民教育中,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生在进行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因为道德理论的说教而厌学,而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知识。

利用渗透式教育进行公民教育时,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某些学科的兴趣,从这些感兴趣的学科中着手,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进行美国历史教育时,很多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爱国情怀。美国大学里的各个专业的课程都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这种方式没有直接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反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式教育不仅达到了专业课的学习目的,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美国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认知。

(三)宗教信仰教育

美国宗教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 其中包含许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4]。宗教对美国公民的影响很大,利用公民的宗教信仰来进行公民教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宗教成为了美国舆论宣传的工具。美国公民宗教信仰的广泛性,也有利于进行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很多私立学校都是由教会建立的,这更便于学校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宗教教育与公民教育联系密切,美国主要通过宗教来传播道德和政治知识,并且帮助受教育者解决信仰问题。政府通过宗教的话语权传播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宗教也随之成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政府通过宗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让公民更易于接受。

(四)心理咨询辅导教育

健康的心理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美国特别重视心理辅导,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心理辅导机构,美国建立心理辅导机构的历史也比较久远。美国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心理辅导,学生也愿意接受心理辅导。美国的心理咨询辅导还对学生团体进行各种训练活动,受教育者在这种团体活动中增加了集体主义意识和责任感。

心理辅导不单单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更是解决导致心理问题的诸多因素。心理方面的困惑与一个人思想上的困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心理咨询辅导法在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同时,也进行了与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上的困惑我们每个人都能遭遇过,遇到心理困惑后我们积极主动去寻求心理辅导,这也随之带动了公民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五)社会实践教育

美国在进行公民教育时,注重将道德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的公民教育不是单向的理论说教,而是鼓励公民参加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接受公民教育。美国的道德实践主要侧重在社会服务上,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美国的社会服务形式多种多样,全员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中提出, 要“把社区变成大课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做好公民和社会服务活动”[5]。此外,学校还有专门对外服务的机构,提供给大学生服务平台,服务机构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支出。通过社会服务的形式,弥补了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美国大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类活动,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政府都会给他们颁发相应的证书,这类证书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公民自觉地进行着道德实践。高尚的道德并不是在平常的理论学习中得来,而是在实践中践行学习。在公民的道德践行中,也在自我的开展公民教育,充分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我国依据自身的国情也采用了一套我国独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可供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一)理论灌输教育

理论灌输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6]。在理论灌输法中教育者发挥着主体作用,积极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单方面的“你说我听”的教育模式,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理论灌输法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尽管单纯的理论灌输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理论灌输也很有必要。大部分受教育者自身并不能学习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需要教育者的灌输。理论灌输法并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在进行灌输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以便于受教育者的接受。

(二)直接显性教育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是一种有名有实的教育,仅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谓就可知道这一社会活动的性质。政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方面都能体现出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国不仅有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而且有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这种教育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前就知道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关系很明确,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这一方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不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榜样示范教育

榜样示范教育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运用榜样示范。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充分挖掘了这一点,让榜样人物现身说法,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灵感触。受教育者通过榜样的现身说法,发现自身与榜样的差距,及时向榜样学习。

我们学习的榜样应该与我们有很大联系,不能超越我们学习的范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觉得身边的榜样离我们很远。因此在进行榜样示范时,我们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比如,高校通过十佳大学生榜样示范教育,增加大学生人生前进的动力。榜样的亲身示范,可以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学习,不会让受教育者认为榜样总是离我们很遥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对教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师德对受教育者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道德知识。榜样示范法对受教育者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

(四)批评表扬教育

批评表扬在中国的教育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批评表扬在学校的教育中尤为凸显。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采取了批评表扬,通过表扬典型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奋发向上,通过批评让受教育者看到自身的不足,引以为戒。对道德模范的表扬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践行道德行为,也有助于周边人的效仿。及时有效的批评有助于受教育者及时改正,对其他受教育者也是一种警示作用。

表扬批评的综合运用,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彼此之间找到差距。表扬不能过分夸大其优点,过分夸大一方面容易导致其滋生自满心理,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其自身发展空间。批评不能一味地只是批评,单纯的批评会严重打击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及时给予适当的激励。

(五)情感陶冶教育

情感陶冶教育是指教育主体运用情感说服受教育者或者营造一定的情景来感染受教育者,从而对受教育者达到潜移默化的感化教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运用情感来打动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经过情感的感化后容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情动人”是一种从我们自身出发的教育方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打的“感情牌”。

在学校和社会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风尚。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和整洁干净的校园有利于对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最终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同时也在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学生践行着各自的校训校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会看到各种名人雕塑和名人名言,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上的陶冶。情感陶冶法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在行动上积极践行。

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必定有其可取之处[7]。通过对比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直接显性教育与间接隐性教育综合运用

直接显性教育与间接隐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继续保持直接显性教育,也需要运用间接隐形教育,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1.课程设置。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些理论课并非专业课程。学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全方位地渗透在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知识。现在很多高校也在尝试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授课,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不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隐形渗透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将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引入到课堂,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经过彼此思想上的碰撞,就会加深对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从而在无形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二)加强社会服务实践教育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相应的社会实践,但是这些实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高校中很多学生参加这些实践只是应付形式,并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自己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比较少,而且参加实践的次数也比较少,社会实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今后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实践,让教育客体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大学校园里也应设有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提供相应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 参观革命圣地等,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和公民意识,从而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适应能力, 树立热心为他人服务, 乐于与他人合作, 善于平衡协调人际关系, 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8]。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可以增强教育客体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

(三)注重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在我国当提及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往往认为是政府和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却不知家庭和社会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凝聚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最终形成一个教育合力。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应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在很小的年龄阶段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社会要积极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相应的社会平台,供受教育者参与进去。

(四)结合信仰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政府利用公民的宗教信仰进行公民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应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性活动,在我国应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并且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到实处。党和政府需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自身所得到的福祉。党和政府也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所取得的系列业绩,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实现充满信心。

(五)高度重视心理咨询辅导

虽然我国也有心理咨询辅导,但是心理咨询辅导的重视度不够。在我国,很多人以为自身心理有问题会遭别人歧视,因此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辅导。作为教育主体,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让学生敢于去寻求心理咨询辅导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我国高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并没有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需要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范围之类,让每位学生都能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解。高校也需要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便服务于广大学生。

[ 1 ] 王博,林楠.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4):79-81.

[ 2 ] 赵雯.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比较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0):60-62.

[ 3 ] 李阳.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延边党校学报,2012(2):86-87.

[ 4 ] 冯益谦.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1):36-39.

[ 5 ] 黄金龙.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异同点及其启示[J].佳木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133-134.

[ 6 ]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

[ 7 ] 潘尧,李霖.浅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J].菏泽学院学报,2014(3):41-44.

[ 8 ] 雷雪芹.比较视域中的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借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3):268-271.

(编辑:王雅娇)

2015-01-14

云大清(1990-),男,安徽六安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G641

A

1008-6927(2015)03-0033-04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公民政治
论公民美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