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以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实习基地为例

2015-03-17 15:15李笑君刘泽昊
关键词:农科农业大学基地

马 荣,乔 璞,李笑君,苏 枋,刘泽昊

(1.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 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乌鲁木齐 830052)

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以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实习基地为例

马 荣1,乔 璞1,李笑君1,苏 枋2,刘泽昊2

(1.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 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乌鲁木齐 830052)

高标准、规范化的农科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重要支撑条件。为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以及农科专业实习的教学要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新疆农业大学建设了自主管理的实习基地。通过4年的建设与实践,基地基础设施、基地功能日趋完善,逐步满足了涉农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自主管理;实习基地;新疆农业大学;实践教学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93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1]。在现有教学基础上,实习基地作为教学空间的延伸,是高等学校与企业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沟通的重要渠道,是高等学校与广大社会、各行业以及企事业合作交流的非常重要的平台。

农科实践教学基地是农业相关学科开展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的重要基地。因此,建设一流的农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必备条件[2]。2012年,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新疆农业大学自主管理实习基地自2011年成立以来,经过4年的探索与实践,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并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实习基地为例,总结了该实习基地的建设成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教学实习基地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农科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新疆农业大学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背景及现状

农科专业的实习以往主要以校企共建基地,分散实习的模式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自己联系不到理想的实习单位而往往托亲戚朋友盖章,实习变成了盖章;二是分散实习的内容很可能与专业无关,实习变成了社会实践[3-5]。因此,农科专业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显著特征为有自有土地使用权,自筹建设及运行经费,自主经营管理,自行决定项目规模。

为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保证实习基地能满足实习的教学要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新疆农业大学于2011年在位于乌鲁木齐近郊的三坪农场建立了新疆农业大学自主管理实习基地。三坪实习农场占地270hm2,耕地195hm2,职工45人。学校总投资近亿元,2015年将新建教学及办公楼5 000m2,新建学生宿舍3 600m2,新建生活设施1 500m2,综合实验楼3 000m2,铺设主干道及田间道路10余公里。

通过4年的努力,目前新疆农业大学的三坪实习基地已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实习内容多样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实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1-2014年,三坪实习基地已基本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备、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的目标。完成了三坪农场原宿舍楼、食堂的维修,修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室2间,每间教室能容纳80名学生听课。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规划,依据学校各学院的专业特点和特色,进行区划建设。主要划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加工储藏区、机械作业示范区、节水灌溉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目前,已有3个学院初步完成实习基地建设,农学院基地20hm2,草业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11.3hm2,林学与园艺学院10.4hm2。其中,林学与园艺学院基地现有树木种质资源汇集圃3.8hm2;苗圃1.3hm2;特色经济林园区2.2hm2;瓜菜种植区2.3hm2;道路及绿篱0.2hm2,大学生创新园地0.5hm2。2014年在巩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480m2日光温室工程已竣工验收,实习基地在满足园林、林学、园艺3个本科专业80%~90%学生的田园操作课、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同时,填补了设施专业生产实习的空白。

二、自主管理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

(一)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良好的组织管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最终效果的有力保证。以往的校企共建基地,可通过社会资源节省部分教学经费,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必须按照共建基地的种植结构和栽培模式来安排实习内容;必须按照共建基地的生产季节来安排实习时间;必须按照共建基地的生产规模来安排实习班级和人数;实习点分散,专业教师要到处奔波且年年都有不同程度安全事故发生。为此,新疆农业大学建设了自主实习基地,学院由主管教学和基地建设的领导牵头,党政办、学工办、教学办等部门参加组成学院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统筹实践教学各项工作,包括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实习班级和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安排、安全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审核等工作内容,确保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保质保量顺利开展。2011年,林学与园艺学院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资金再紧不能紧实践教学,困难再多也要为基地建设让路”已成为学院领导班子的共识。

(二)科学管理,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林学与园艺学院于每年的5月初春耕开始至8月底蔬菜收获,统一安排设施专业的全体学生来到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实习、田园技能操作、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并将四大块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穿插进行。学院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计划,依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教学方法,实行“一班一计划”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生产实习开始前,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农时季节和实习内容编制实习大纲及指导实习关键节点,实习基地则依据实习大纲妥善安排生产种植计划,环环紧扣不脱节。进入实习后,学院根据实习大纲和农时季节的需求,选派4~5名不同专业教师到基地指导实习,还将部分专业课放到实习基地授课,如:西甜瓜栽培学、蔬菜育苗学、树木种苗学、果树学总各论等,充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直观、更丰富,对理论教学中难点、疑点问题可随问随答,操作技能可边学边做,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学院也会定期通过调研,找出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计划,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依据。

(三)把实践教学放在生产一线,把毕业论文做在田间地头

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模式。开展实习、实验与本科生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设施农业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们熟练掌握了各项田间操作技能。如整地、开沟、施肥、覆土、放线、整畦、铺膜、节水灌溉,直至播种、育苗、浇水、放苗、间苗、锄草、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销售生产等全过程,每一个步骤都认真操作和考核,使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用在了实践中。实习同时又升华了理论知识,同学们将田间实践操作中观察到的数据与自己毕业答辩论文中的关键论据和例子相结合,认真总结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田间实习过程中验证升华毕业论文的论据,大幅度提升毕业论文质量。通过生产实习,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就业率也得以提升,从前几年的不足70%提升到86.3%。基地每年接纳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7~8项,学生参与人数40人左右,创新项目验收优秀率达60%以上。

(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生产实习期间,学院克服以往单纯偏重生产劳动的单一模式,选派组织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基地支部书记,在实习班级中选拔组织观念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保证党员教育不间断,组织生活不间断,组织培养不间断。除正常的理论学习外,临时党支部还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党史教育片和时事政治片,并组织同学们以书面形式向学院党总支提交观后感。此外,临时党支部还组织学生党员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进行传统教育,每次活动后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并出专题板报进行交流讨论。党员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实地参观、交流讨论、分阶段召开总结表彰会等途径,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党性,端正了入党动机,突出了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生产实习的主观能动性。

2.丰富的业余生活。在生产实习中,实习任务虽然十分紧张和繁重,但临时党支部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如红歌会、联谊会、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排球、跳绳、呼啦圈、踢毽子等。这些活动不仅强健了同学们的体魄,加强了团结意识,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协作意识。健身娱乐带来的笑声带走了大家在田间劳作的疲劳,给生产实习增添了新的正能量。尤其是在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自编自导自演了文艺晚会,有反映实习真实生活的情景剧《三坪的你》,有体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现代舞《小苹果》、华尔兹、手语操,有反映大学生就业应聘的小品《毕业两年后》,有反映大学生青春活力的配乐诗朗诵《青春》和小合唱,有优美的民族舞蹈《花园中的少女》,有基地指导老师与同学共同表演的歌伴舞《鸿雁》,这些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声,在为学院师生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年度生产实习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三、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滞后于学科发展

我国农科类高校受传统的“大一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大多农科类高校更加重视科学研究,教师更愿意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课题申报、论文发表中,而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则是不主动、不积极。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因资金问题无法跟上,导致实验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进程缓慢,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

(二)师资力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

现有的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知识水平,但是缺乏田间地头的实践经验,无法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此外,基地的负责人年龄结构偏大,以返聘教工为主,主要负责基地和学生的日常管理,无法将前沿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三)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学生对生产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一部分学生将生产实践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或者一种形式,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农科类学生的生产实践多集中在田间,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不能适应,从而导致实践态度不端正,实践效果较差。

(四)基地基础建设不完善影响学生生活质量

学生在基地的生活较为单调乏味,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基地设在郊外,距离市区较远,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太多的娱乐措施,每天生产实习完成后,大多数学生只会聊天、睡觉等,学生的课余时间生活质量不高。

四、改进建议

(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农科类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规范实践教学体系

建议从学校、学院、教师等方面多层次加深认识,使全校上下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实现的最主要平台,是大学生主观自我向社会自我转化的关键。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到实用性强、融为一体的实践课程是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课程实践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将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教学环节。科研实践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的高层次体现。

(二)大力培养双师型、年轻化教师队伍

农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师资,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因此,需要理论和实践都精通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通过每年选派1~2名青年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也可以通过从企业聘任一批优秀人员作为基地教师,提高学校教师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建立一支适应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学校和学院如何鼓励、激发专业实践教师长期投身到基地建设中,实现自主建设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将要面临的难题。

(三)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实行小组责任制,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经过实践锻炼后,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就业能力得到提升是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些蜕变是比较困难的,农科专业的实习通常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厌倦、烦躁。此时,一定要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如实行小组责任制,3~5人一组,将试验地按小组划分,直接由学生负责,老师监管。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责任感,另一方面学生遇到问题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促进学生对专业兴趣的提升,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小组之间学生还可以相互沟通交流,使得单调的实习生活变得生动起来。另外,还可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做实习日记、周记和实习总结。实习过程中,每周由1个实习小组汇报实习总结和心得,将存在的问题和收获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

(四)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科专业的实习通常工作量较重,学生在完成了一天的实习任务后,身心较为疲惫,需要有效的休息。但基地条件有限,除了聊天和做一些常规游戏外,没有更好的娱乐环境和设施,周而复始会使学生生活单调乏味,不利于学习精力的恢复。建议基地安装无线网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时事信息,加强师生联系,使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得到更好放松,既提高了实践技能,又愉悦了心情。同时,还可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实践教学。

五、结语

农科类自主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形式、建设内容等都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遵循“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的态度,构思基地建设的目标、制定基地建设具体可行的措施,实现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以取得更大的实施效益。

[ 1 ] 李桂梅,何静,龙艳军. 新形势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187-188,190.

[ 2 ] 胡小倩,马绍利,叶彬. 推进农科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提升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以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建设为例[J]. 农业科技通讯,2014(4):9-12.

[ 3 ] 魏德才. 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制度创新[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5-168.

[ 4 ] 李桂梅,李科生. 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5-77.

[ 5 ] 李娜,王武,王红玲. 实习基地外延拓展与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185-187.

(编辑:王 佳)

2014-12-13

新疆农业大学实验室与基地管理项目(编号:2015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马 荣(1983-),女,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林木病害防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G

A

1008-6927(2015)03-0112-04

猜你喜欢
农科农业大学基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我的基地我的连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