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2015-03-18 23:04秦锦文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秦锦文

据统计,现今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83亿。2014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到58.1%,数字化阅读已经超过了纸介质书报刊阅读率。可见,传统纸质出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数字化出版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应及时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给学术期刊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学术期刊数字化。本文以《船舶职业教育》为例,对高职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1 数字化出版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数字化出版,即“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化出版将改变传统期刊出版流程,实现采编、出版、发行整个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相对于传统纸质出版,数字化出版具有物理空间利用率高、复制成本低廉、版本更新和发行快捷、获取信息方便且全面、互动性强和收集反馈信息快等特点。

2 数字化出版为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带来的机遇

据统计,我国共有9 000多种期刊,其中学术期刊6 000多种,而高职学报则占据着高校学报的半壁江山。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主办的《船舶职业教育》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学术类期刊,创刊于2013年5月,由于创刊时间短、办刊经验不足、编辑业务欠缺等方面的原因,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与挑战。期刊数字化,无疑为《船舶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1 有利于扩大期刊的知名度

《船舶职业教育》的主办单位是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虽说学院办学特色强,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然而在传统纸质出版环境下,《船舶职业教育》的知名度远远不够,其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其他高校专业类的学术期刊。在中国高校学报的出版格局中,高职学报的实力相对来说较差,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实。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船舶职业教育》已经迈出数字化进程的第一步:加入中国知网。在每期稿件定稿后,将电子版传给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将文章发布到数据平台,而读者和作者可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查阅到期刊文章的内容,既方便又快捷。加入中国知网,使《船舶职业教育》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大大提高了《船舶职业教育》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2.2 有利于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众所周知,高职学术期刊大都不是核心期刊,这使其很难与其他高校核心期刊进行竞争。尤其《船舶职业教育》的创刊时间不长,作为其学术依托的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导致办刊之初发展之路尤其艰难。再加上高职学术期刊以刊登刊载地方性、应用性、技术性文章为主,目前的期刊评价指标对其显失公平。期刊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使高职学术期刊获得了与其他学报公平竞争的机会。因为读者在搜索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时,只需键入关键词、题目等,便可查询到相关领域的文章,并不会去在意是否核心期刊的文章,这就打破了纸质出版时代“以刊论文”的局限,为高职学术期刊提供了一个与核心期刊公平竞争的机会。

2.3 有利于提高期刊稿件的质量

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期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在创刊之初,《船舶职业教育》并未实现数字化出版,其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很难吸引到外校教师的优秀稿件,甚至学院内部教师的优质稿件都投往知名度高的其他期刊。实现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后,《船舶职业教育》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强,也吸引到越来越多读者对刊物的关注,外校教师投稿自然而然地增加。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可以发现,《船舶职业教育》的被引频次和被下载频次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在外稿在期刊所有稿件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其中不乏优秀稿件。由此可见,《船舶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出创刊之初的发展困境,已经引起广大读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稿件质量逐渐提高。

2.4 有利于统计期刊的相关数据

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站提供的数据库平台,不仅方便了职称评审时文献资料的相关查询,也使期刊社的工作人员更加快捷地查询到本期刊的相关统计数据,比如本期刊的被引频次、被下载频次及影响因子等等。这些数据,在纸质出版时代,是很难完成的。而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使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的分析,很容易找到期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在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3 高职院校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思路

3.1 加强数字化出版意识

虽说现在学术期刊正经历着数字化出版的深刻变革,但很多高职学术期刊对数字化出版的认识并不是很到位。大部分期刊编辑人员满足于固有的纸质出版形式,思维还停留在传统出版时代,甚至对数字化出版的概念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加入中国知网等数据平台,便是期刊数字化。要想真正实现期刊数字化,必须转变这种传统出版观念和错误认识,加强对数字化的全面认识。要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出版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把文章变成电子版,传到网络平台上,而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采编过程、经营流程的数字化。

3.2 提升编辑人员素质

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为了适应期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的基础上,要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数字化出版对文章内容、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程度要求更高。编辑人员的文字功底,直接影响到对一篇文章的再加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稿件的质量。而读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文章,主要是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来进行,关键词提取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期刊在网络中的影响。另外,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规范,也会直接影响到期刊在网络数据库中的统计结果。

其次,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数字化出版能力。数字化出版,从审稿、编辑、版式设计、出版发行到与受众群体的互动,都需要编辑人员具备很强的数字化水平。而当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并非专职编辑,在做编辑的同时还从事其他工作,即便专职编辑也大多是“半路出家”,编辑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期刊数字化进程,对学术期刊方面的知识,并没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业务素质亟需提高。因此,必须全面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

3.3 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真正的数字出版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众所周知,高职学术期刊大多是综合性学报,甚至文理不分,特色不够鲜明。面对数字化时代期刊界的激烈竞争,高职学术期刊应以学院特点和地方区域经济为依托,在选题策划方面,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内容为王,打造特色期刊、精品期刊,以质量求生存。唯有如此,学报的数字化道路才能走得更远。

3.4 更新现有的出版模式

为了应对数字化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需改变传统的出版模式,在利用现有出版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构建新的数字出版平台。

3.4.1 加入数据库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化出版

目前,很多学术期刊都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平台,《船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2010年10月,中国知网推出“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实施方案”,实行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所谓优先数字出版,是指稿件在纸质出版印刷之前,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出版媒体,将已经录用的定稿以电子版的形式优先发表。目前国内已有1 000多种期刊加入此数据平台。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顺应了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缩短了出版周期,吸引了更多高质量的稿件,提高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船舶职业教育》目前正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优先数字出版。

3.4.2 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期刊网站

建设期刊门户网站,是目前很多学术期刊的普遍做法,门户网站的建设能够为编辑人员及时、快捷联系作者和读者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和开放的空间,同时也更有利于宣传自身期刊、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期刊特色。由于期刊门户网站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采编流程、经营方式及阅读环境等方面具有优越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加入到自建期刊网站的行列,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发挥网上期刊的互动性和可扩展性,提高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

3.4.3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

据了解,我国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基于此,高职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微博、博客等网络资源,加强编者、读者及作者之间的互动。一方面,读者通过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可以尽快了解期刊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编辑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掌握受众的内容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送最新的科研成果,开展个性化服务。

3.4.4 利用采编平台,实现即时网络出版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水平有限,不能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和专门开发采编系统的公司合作,购买其研发的数字化采编平台,实现采编数字化。还可以实行即时网络出版,即将编辑好的稿件电子版,直接发给有资质的数字出版商。目前,已有少数期刊社在先行先试,比如浙江大学社科版学报,已于2009年实现数字化出版,凡是通过三级审稿的论文,均可以在网络上以单篇论文为单位及时在线发布。

3.5 健全管理机制,保障数字化出版健康发展

数字化出版为学术期刊带来发展与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数字化出版手段比较单一、数字化出版版权保护制度和出版机制不完善、数字化的规范标准尚未形成,等等。因此,在数字化出版过程中,为了给学术期刊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完善有关出版法律法规,制定新的行业规范和版权使用规定,使数字化出版有序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也将成为学术期刊提升品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高职学术期刊应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强化数字化出版意识,努力提高编辑素质,更新现有的出版模式,大力发展期刊数字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事业。当然,学术期刊数字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及期刊主办方和办刊人的共同努力。

[1]杨娟.期刊数字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1(7):139+143.

[2]江清悠.高校期刊数字化出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42-144+164.

[3]杜玲.高职成高学报应对期刊数字化发展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6):108-111.

[4]杜玲.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6):112-115.

[5]赵新科.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期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97-499.

[6]王倩,金晓明,林燕英,等.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学会,2012(3):62-64.

[7]宋迎迎.学术期刊数字化方式探究[J].青年记者,2013(24):39-40.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