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思考

2015-03-19 19:28唐宏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风学风辅导员

□ 唐宏玲

高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校风学风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辅导员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运用正确的工作策略,发挥自身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校风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但是高校校风学风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态度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或是拜金思想,注重金钱与利益,重心没有用在学习上;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以考试不挂科为最终目的;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产生厌学的情绪等等。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导致高校校风学风散漫。二是学习目的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观认为大学理论知识对将来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产生了被动学习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学习不求上进,沉迷于网络和小说,甚至无故逃课、旷课。三是学习动力问题。部分学生受周围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大学内放松了自我,把大把的时间从学习转向了其他方向,还有的学生从中学时期的佼佼者成为了大学的普通学生,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使其慢慢产生了失落感,对学习失去了激情。同时,高校的考试也存在弊端,学生只要考试及格即可顺利拿到学位,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散漫、缺乏动力的原因。四是学习方法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不科学,而且不能自觉学习。大学是学生靠自觉学习的时期,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作息,只有把握好时间才能在大学阶段收获丰富的知识。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被动的学习过程,最终导致劳而无获,磨灭了学习的激情。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对校风学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学生生源的不同,本科院校的校风学风建设要易于专科院校,因为本科院校的入校门槛较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比较优秀,而专科院校的入校门槛较低,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以学业为重,单纯只为一张大学文凭满足日后工作的需要。这一部分学生的存在就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因此辅导员要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的竞争,只有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只有真正掌握丰富的现代知识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另外,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肃清学生的消极思想,为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二)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便谈不上专业思想意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讲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进行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要加强对知识、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阐述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学生选择的专业是其感兴趣的,也是其毕业工作后最想从事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专业意识,对自己所学专业迷惑彷徨,导致在学习上缺乏动力。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耐心讲解指导,让他们了解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专业能力努力的方向。三是分析当今社会的就业现状。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向学生讲解社会竞争的残酷并分析本校往年学生的就业状况,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从而使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努力学习。总之,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学生、学校、社会等积极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创造稳定的客观环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证,只有强化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才能促进高校校风学风的建设。辅导员在管理方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属于本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严格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在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加强考试纪律管理,考风是高校校风学风的重要体现,辅导员要对考试作弊、扰乱考试氛围的学生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三是引入竞争机制。辅导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现代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班内实施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成才需要客观培养和主观努力,强化管理属于客观培养的范畴,建立激励机制是学生主观努力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可以开展各样有关学习的竞赛并制定奖励,如开展“课外知识竞赛”,辅导员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开展“优秀社会实践先锋”,辅导员鼓励学生多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等等,在这些竞赛完成后,辅导员要给予优秀的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与竞争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作好物质准备。

(四)开办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校系的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宽松活跃的教育氛围。辅导员对校风学风的建设要外延扩大,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校系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宽松活跃的校风学风。一是辅导员要用民主的方式制定符合专业特色和班级实际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些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辅导员宏观上对文化艺术活动的品质和效果进行把关,学生在微观上进行策划、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校风学风的建设。二是辅导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开阔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胆量,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积累各种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应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广泛参与活动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高校校风学风的建设。辅导员在学生参加班级和校系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要对学生鼓励和指导,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发挥欠佳的学生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只有通过广泛参加活动,学生才会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增强了高校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校风学风的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校系的文化艺术活动,才能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周成莉.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加强高校班级学风建设[J].黑龙江史志,2010

[2]赵文娟.高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举措[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宋文秀.大学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工作策略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猜你喜欢
校风学风辅导员
说 校 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