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故事讲好,把正能量给足

2015-03-19 21:38辰目
传媒 2015年2期
关键词:客观事实同志价值观

《传媒》编辑部上期策划了一组关于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报告活动的纪实稿件。稿件本身写得真切动人,富有感染力。中国记协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就此发表了很有分量的见解。笔者想从三个方面与同行们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没有好故事讲,好故事够不够我们讲,能不能讲得完?结论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有着十分丰富的好故事资源,并且这种资源还在不断地扩充和叠加。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正在崛起中的文明国家,能没有十分丰富的好故事资源吗?关键是有没有发现好故事的眼光,有没有十分灵敏的寻觅好故事的“新闻鼻”,有没有如此这般的眼光和“新闻鼻”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关于好故事的新闻价值观。换句话讲,你的新闻价值观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生产更发展呢?还是更青睐它的反面?如果是前者,你就会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充满着信心和责任,于是,你就会发现我们这个社会的好故事是发现不完、发掘不完、讲述不完的。你的好故事就会使我们的社会和民族、国家更加繁荣强盛。即使在腐败问题很严重的形势下,你还会发现,反对和扼制腐败的力量更强大,更富有张力,你也会讲好反腐败的好故事,等等。

第二,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我们都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好故事资源或者是好故事的丰富矿藏。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客观事实,然而,客观事实是一回事,对这种客观事实的认同,并且能不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发现好故事,去讲好故事却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对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一种考量了。同样的事件,同样的生活源泉,同样的好故事毛坯,职业精神充沛、高扬的记者朋友就会成为讲好故事的能手,成为我们行业的佼佼者。职业精神中包含着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包含着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包含着压倒一切困难(包括威胁生命的困难等)而决不被困难所压倒的精神。这组报道中提到的人民日报社的焦翔同志、新华社的孙铁翔同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茜婷同志、解放军报社的郭丰宽同志,他们不仅在讲着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好故事,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又一个好故事的主人翁,他们在用心、用生命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好故事,用生命在履行着自己作为人民记者的最神圣的职责。于是乎,当我们在惩罚、打击那些为了可怜的一己私利竟然从事新闻欺诈的行为之时,一定要十分清醒地作出科学的判断:我们的新闻记者队伍绝大多数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是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第三,当好记者、讲好故事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还是久远乃至永恒之良策呢?正确的回答当然应该是后者。说法是与时俱进的,颇有新意;但内核是天经地义的,必须坚守。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的记者,就应该毫无争议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武装头脑、指导业务、当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不是谁的心血来潮的偶然选择,而是经过沉淀的、久远的、永恒的必然使命。与作为革命党时期对反动统治阶级主要是揭露其黑暗的报刊功能相比,作为执政党时期的报刊功能主要是以正面宣传为主,以巩固和发展人民的政权、人民的事业为主,而决不是相反。这就要求报刊的报道要弘扬主旋律,提升正能量,就目前讲,就是无可争辩地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鼓与呼,讲好故事,唱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唱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便揭露和反映阴暗面,那目的也在于消灭和缩小阴暗面,扩大和增强光明面,让光明面始终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展现引领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双刃剑功能的辩证把握不够,放纵了它的负面效能;由于我们对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双重作用估计不足,放松了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问题的管理,结果在一个不短的时期,使得一些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为了获得所谓的眼球经济,让负面新闻,让耸人听闻的虚假故事,让夸张不实的标题,扰乱了人们的视线,搞混了人们的辨别能力,打击了不少同志当好记者、讲好故事的动力,使得一些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行其道,扩大了负面事件的辐射半径,膨胀了坏故事的消极影响,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应认真予以总结。

猜你喜欢
客观事实同志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OVER THE RAINBOW
通过创作油画《卖红薯的老汉》看现实主义绘画意义
严良堃同志逝世
有关初中化学定量计算的两点思考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吗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