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考

2015-03-27 03:54刘秀芳,刘小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考

刘秀芳1,刘小文2

(1.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510830;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人文关怀是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从注重人文关怀基本点、切入点、着重点入手,不断创新人文关怀的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也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两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人文关怀”的先后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的来说,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其对象是特定的人群——高职学生。高职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但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努力奋斗的结果往往与自己和家长的期望相去甚远,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又觉矮人一截,往往表现出自信不足,自卑有余,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甚至走极端。正是由于高职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对学生的真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乐观、坚强等积极健康的人格。这不仅是受教育者的人性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应体现人文关怀。然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对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这一主题,脱离了每个具体的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从而消减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才能焕发出具有灵性而鲜明的生命活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现实需求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创造团结、民主、平等、互助的工作环境,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激励的良好心理氛围,能使人走出孤独和自卑,让人平衡心态,自信、自立、自强地生活,找到心灵的归依和慰藉。然而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尚不尽人意,存在疏远与冷漠等不良倾向。这主要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一些正当合理的需要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对学生理解、尊重不够,往往出现管理多服务少、命令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的现象,这些无不拉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严重影响了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来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构建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

(一)理顺工作思路,把握人文关怀内涵

在该切换过程中,在网发电机台数由4台增加至6台,推进电机M1-M4输出功率由额定功率占比20%提高至50%,设日常负荷保持不变为5 096 kW。设工况2时在网运行发电机为G1、G3、G5和G7,第130 s发电机G4和G6并网,第145 s时4台推进电机M1~M4功率由880 kW升至2 200 kW。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要把握人文关怀的实质和内涵,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做到重点突出,求真务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文关怀深入学生心灵。

1.注重人文关怀基本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高职院校对学生指导的内容较多,但对高职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却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事实上很多高职生学习基础薄弱,加之高职院校学习气氛不浓,使高职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混个文凭罢了,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指导学生学习,这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来说十分必要,也更加彰显学校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首先,高职院校要狠抓学风建设,加强教学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严格把好人才培养的出口关,做到人才培养宽进严出。其次,要重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育人作用,加强对高职生学习认知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也可定期邀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来校开展学习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困惑。第三,要发挥优异学生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用先进典型去感染、激励和带动全体学生,从而营造出竞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把握人文关怀切入点——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因此,以此作为切入点做好高职生的心理疏导,不仅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将人文关怀理念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要做好高职生的心理疏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对高职生的心理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探索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心理疏导。比方说定期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行为训练,或者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高职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再次,要建立长效心理疏导机制,把心理健康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到常抓不懈。

3.紧扣人文关怀关注点——注重对学生的就业引导

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而高职生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造成了就业的极大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这是高职院校最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信息、心理和实践等就业方面的指导。要通过座谈、讨论、板报、橱窗、专题广播、网络宣传、模拟洽谈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就业指导课、成功人士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对高职大学生宣传就业方针、政策,介绍求职知识、技巧,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要提高高职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加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和职业行为的养成,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

(二)巩固教育载体,创新人文关怀方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和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的中介和手段。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巩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载体,并在其融入人文关怀,从而最终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方式上“重教师灌输,轻师生对话”,忽视了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忽略了教育的价值是完善个人的发展。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去加以改善和创新,让课堂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笔者认为,第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前提。教师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平和的口气、平常的心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视为自己的朋友、伙伴和亲人,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交心知心,以诚相待,以达到思想上的相互信任,感情上的相互理解,认识上的共同提升。”[2]第二、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这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关键。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创设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2.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人文关怀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院校精神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被视为大学的风骨,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而高职教育由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底蕴不足、影响不够等状况,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情怀。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中的作用。一是要完善校内基础设施,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会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二是要营造以学术科技活动为主导、以文化娱乐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工作载体,也是提高学校的教学和育人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张扬其个性、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三是要综合运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橱窗、网络等文化传媒,形成一个形式多样、体系健全的文化载体网络。

3.在社会实践中贯彻人文关怀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社会实践,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倾注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假期内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同时高职院要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促其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8

[2]邓卓明.彰显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的几个原则[N].光明日报,2008-09-05.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