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015-04-07 21:15戴国强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6期
关键词:变态摊铺骨料

戴国强,龚 英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水工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戴国强1,龚 英2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水工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江西省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事前原材料品质预防与配合比优化,事中骨料与拌合物温度、拌合物VC值、压实度、入仓方式及层间砂浆铺筑质量控制,事后实体取芯检测抗压强度、抗渗等级以及压水试验多种手段检测评估,多角度全方位的组织措施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应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提供参考。

碾压混凝土;模式;原材料;拌合物;检测

近年来,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其快速、经济、高效的特点,在江西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推广运用,例如萍乡市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铅山县伦潭水利枢纽工程等。江西省景德镇市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低于70m,属中坝。左、右岸两边布置碾压混凝土非溢流坝段,电站坝段、泄水建筑物坝段集中布置,减少挡水坝段对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干扰。该工程碾压混凝土总浇筑量约13×104m3,所用骨料为人工骨料,施工工艺采用薄层通仓浇筑,大坝上游面2m范围为防渗区,上游面采用0.5m厚度变态混凝土的防渗处理措施。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7大工序,即混凝土拌合、运输、入仓、摊铺、碾压、变态混凝土施工及养护。为确保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根据工序顺序,把质量控制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碾压混凝土浇筑前对于原材料品质检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等检测、检查工作;第2阶段为碾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工艺的质量控制;第3阶段为碾压混凝土养护后实体质量检测评估。

1 事前质量控制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事前质量控制主要有混凝土的拌合、运输、入仓3个工序。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拌合工序质量控制包括2方面。一是碾压混凝土生产性试验,以确定碾压混凝土各参数;二是碾压混凝土用原材料检测,以保证碾压混凝土原材料品质。

工程在开工浇筑碾压混凝土前,编制了碾压混凝土现场生产性试验大纲,确定了试验的主要内容为拌合时间与投料顺序工艺试验、混凝土性能试验、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试验、不同工况的层间结合处理工艺试验、碾压混凝土各碾压参数试验、出机口温度、入仓浇筑温度及内部温度检测试验、实体质量检测指标7大项试验内容。通过7大项试验内容,确定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参数及层间结合工艺,并以此作为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

混凝土拌合阶段的其他几个重要的质量控制要素是原材料品质检测、根据骨料品质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混凝土VC值检测。依据规程规范检测原材料品质及频率,并利用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试验室对施工单位资料进行复核,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

工程碾压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为人工骨料。在混凝土实际的配料单中,混凝土配合比常根据现场实际粗骨料的品质进行调整。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较大,实时监控骨料含水率,若骨料的含水率太高,则在开配料单前对配合比进行预拌。

工程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入仓。当汽车入仓时,对汽车的轮胎进行冲洗,并保证足够的脱水距离,以避免泥块进入仓面。而且要求碾压混凝土从出机口到碾压完毕控制在2h以内,合理安排运输车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过程滞留时间,避免初凝。为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温度回升,在拌合楼自卸汽车入口设置喷雾装置,以降低拌合楼小环境温度,并对车厢降温湿润。在自卸汽车运输的顶部设活动遮阳棚。混凝土卸料后,及时进行下一个工序施工。

2 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是碾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工序为摊铺、碾压与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摊铺,碾压的遍数、方式,层间砂浆铺筑,异种混凝土结合部位、冷缝处理,上游防渗层施工。并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中间产品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检测,混凝土压实度检测反应施工工艺水平。

工程碾压混凝土采用大仓面薄层铺料、碾压、间歇连续上升的施工方法。混凝土入仓后,施工过程中严禁粗骨料直接摊铺在已碾压的层面上。为避免骨料分离,采用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的摊铺方式。根据事前混凝土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现场摊铺时分2层,控制每层约为18cm。卸料平仓后,严格控制防渗区域,区分三级配与二级配混凝土分界线。

碾压遍数经过现场试验,确定为无振碾2遍,再有振碾6遍,再无振碾2遍。在实际铺筑过程中,根据表面泛浆情况与压实度检测情况,控制碾压遍数。碾压时,碾压方向应垂直水流方向。层间结合方式为铺筑3~5cm厚度砂浆,在铺筑前使用人工铺筑砂浆的方式,且汽车入仓后,监控局部砂浆厚度的变化,并及时修复,以确保层间结合质量。

异种混凝土施工包括了大坝河床部位基础混凝土结合,廊道上方的常态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结合。与大坝河床部位的常态混凝土结合采用摊铺高一标号的砂浆,并实时监控砂浆的厚度及强度。与廊道上方常态混凝土的结合,结合处采用振捣器振捣,并使用振动碾对结合处补碾。碾压完成后,检测碾压区域压实度。摊铺、碾压质量控制指标主要通过压实度检测反映。当压实度未满足设计指标时,通过补碾或挖除重新摊铺处理。混凝土中间产品质量检测还包括混凝土力学指标检测、耐久性检测等内容。

变态混凝土施工是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关键。该工程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是在RCC摊铺面上喷适当量水泥粉煤灰净浆,使用振捣器振捣,到表面泛浆无气泡。在变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粉煤灰净浆水胶比应与RCC水胶比相近,根据变态混凝土设计指标控制加浆量。严格控制变态混凝土厚度。加浆完成后,可检测变态混凝土工作性、强度、耐久性指标,以判定是否符合设计指标。

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指通过对养护到龄期后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判定实体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指标包括透水率、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目前,该工程已对到一定高程的碾压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的坝段有5、6、20、21坝段,共检测17孔,26段/次。试验孔的区域包括上游50cm变态混凝土区域、上游2m防渗区域及内部。局部试验段压水试验未满足要求,主要出现在坝体内部。通过对未满足要求的区域灌浆,处理后的区域压水试验透水率能够满足要求。芯样的抗压强度与抗渗等级可满足设计指标,说明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是可行的。通过压水试验检测,上游50cm变态混凝土区域未出现质量问题。

4 结论

事前与事中控制的目标是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温度应力及改善施工工艺,事后控制的目标是混凝土实体的评定及质量缺陷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质量补救措施,确保碾压混凝土质量。从VC值、压实度、实体芯样的力学指标、耐久性指标及压水试验分析,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可控范围内,表明这种质量控制思路是可行的,能够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提供参考。

[1]于涛,申时钊.干热河谷地区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3,44(12):72-74.

[2]吴斌平.崔博龙开口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3,44(01):62-65.

[3]彭颖频,李伟.山口岩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水利水电,2012(12):62-65.

[4]易永军.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料和混凝土最大密度选择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3(01):32-35.

TV523

B

1008-1305(2015)06-0006-02

10.3969/j.issn.1008-1305.2015.06.003

戴国强(1981年—),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变态摊铺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骂错人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