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小额信贷拖欠率:一个文献述评

2015-04-09 07:55禹添辉王学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额借款人信贷

禹添辉,王学武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510320)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它们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小额信贷服务正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贷款拖欠问题却成为小额信贷机构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事实上,Gonzalez-Vega(1998)的研究就发现,几个最不发达国家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设立的农村信贷机构最终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贷款拖欠率太高所致。因此,本文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目前为止人们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降低小额信贷拖欠率的方法。

一、小额信贷的发展

小额信贷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出现,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一些国家较早地发展起来,最先开始小额金融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行动国际”成立于1973年,而著名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则成立于1976年。

小额信贷或称为小微贷款是指给予贫困人口一个非常小额的贷款,以帮助他们谋生。与银行贷款合同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小额信贷合同规定贷款发放后,偿还几乎立即开始,并且此后需要每周还款。部分地区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担保,并且需要扣留部分贷款余额作为保证金。利率灵活定价,通常情况下,贷款支付较高利率,因为小额贷款项目管理成本高。不同机构和个人对小额信贷有不同的定义。格莱珉银行(The Grameen Bank)将小额信贷定义为给穷人一笔小额贷款让他们进行自我就业以增加收入,使他们养活自己和家人。目标群体包括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和无贷款抵押的微型企业。小额信贷也被定义为被排除在正常的银行业之外的穷人或低收入小组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如储蓄、信贷、保险和支付服务等(Gonzalez-Vega,1998;Ledgerwood,1999)。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却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为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提供高达5万令吉的小额贷款,用来支持他们的业务发展。

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强调为穷人提供贷款资金和以穷人偿还能力为中心目标的阶段。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发展各种方法以扩大小额信贷的客户覆盖率和实现较高的还款率。二是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同时,收取足够高的利息以覆盖贷款成本。这一阶段小额信贷以适当的利率进行经营,完全可以实现经营可持续。三是小额信贷机构吸引商业市场资金,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小额信贷机构力争获得政府进入许可,增加了其投资和获得潜在客户的能力。

国际小额信贷发展到现在,有以下三个趋势:一是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由福利型向商业型转变。这是由于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渐渐得到国际认同,制度主义逐渐处于上风。二是逐步放松对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商业性小额贷款的利率要遵循市场化原则,由于小额信贷的成本很高,因此,小额信贷的利率一般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性的商业贷款利率。三是小额信贷与小额保险相结合。小额保险旨在帮助低收入人群避险,2006年2月IAIS与CGAP设立“小额保险联合工作组”,共同将发展小额保险作为推动低收入人群风险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多元化模式的小额信贷正逐步融入金融体系。

二、小额信贷的拖欠率情况

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确保小额信贷机构能够为小微企业(MES)持续提供融资且不依靠捐助者和政府的关键,若没有财务的可持续性,MFI就成为了纯粹的慈善机构,扶贫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就失去了保障。因此,财务可持续性是微型金融服务被永久和广泛使用的先决条件(ICC,2001)。Llanto(1996)等人也认为,继续向穷人提供持续的金融服务的基础是,小额信贷机构本身必须是可行的和可持续的。相对于大商业银行而言,小额信贷机构(MFI)与小微企业形成关系型借贷具有更明显的优势(Berger&Udell,1995),但是拖欠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研究表明,许多小额信贷机构都远没有达到这些目标。

Chamhuri&Basri(2001)研究了部分小额信贷机构即马来西亚计划信托基金(Amanah Ikhtiar Malaysia,AIM)、百胜基金协会(Yayasan Usaha,YUM)和国阵本社贷款联合会(Koperasi Kredit,KKR)所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这些小额信贷机构的推广性能相对较低而且存在拖欠情况,没有充分实现自身的财务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印度的小额信贷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迅速崛起,但在2010年年底却发生了小额信贷危机,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监管不力、贷款扩张失度等造成拖欠率过高,从而引发了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链断裂。这一风波对印度乃至全球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吴晓灵等,2012)。

基于制度主义(institutionist)的分析(Woller et al.,2002),小额信贷机构本应该能够通过项目的收入覆盖其经营及融资成本,而不是依赖于来自政府和捐助者的补贴和捐助,即实现机构和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Gonzalez-Vega(1998)发现,农村信贷机构的失败是由于拖欠率过高引起的体制生存能力受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开发政策委员会(UNCDP)2005年提出了五个关键的指标来衡量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情况,即延伸服务情况;客户的贫困水平;捐款的性能(collection performance);财政可持续性和效率。Roodman(2006)列出了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四个关键挑战,包括增加贷款总量、保持贷款偿还率很高、留住客户和减少分支机构的欺诈行为。小额信贷机构非常依赖客户的偿还贷款来为未来的贷款获得资金。因此,小额信贷机构必须采取非常措施,以确保该客户将偿还贷款,减少拖欠。

三、拖欠的原因

(一)借款人因素

有些研究(Colye,2000;Ozdemir& Boran,2004)表明,当一笔贷款被拖欠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借款人无还款意愿或者无偿还能力所致。Dan Norell(2001)认为,当借款人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可能会产生违约行为:(1)借款者如果认为小额信贷机构是由海外捐助者资助的,它们的工作人员不会对股东负责以赚取利润,就会拖欠贷款。(2)未知风险和家庭因素,一旦发生如家人生病或死亡等情况,他们就会拖欠。Setargie(2014)和Onyeagocha(2012)也认为,家庭问题是导致违约的重要原因,家庭的紧急情况会导致借款人资金被动,家属的数量对还款绩效也有负面影响。

除了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借款者的个人特征也影响着信贷拖欠率,如年龄、性别、借款者的从商的经验、月收入等(Eze&Ibekwe,2007;Papias&Ganesan,2009;Gonzalez-Vega,1998;Setargie,2014;Nannyonga,2000;Bhatt&Tang,2002;Arene,1992;Roslan&Mohd Zaini,2009;Derban et al.2005;Nannyonga,2000)。如中亚和东欧地区的人口有相对较高的月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该地区的MFI很快就实现了自负盈亏;Setargie(2014)则通过经济计量分析发现,贷款者的性别,如男性,会降低还款绩效,增加贷款违约率。

借款人其他可利用的贷款渠道对拖欠率也有影响,Setargie(2014)通过研究就发现了其他可利用的贷款来源降低了违约的可能性。

(二)业务因素

有些作者认为业务特征与贷款拖欠率也存在重大关系,如Nannyonga(2000),Arene(1992)和Oke,et al.(2007)。Oke,et al.(2007)提到,厂商的利润显著影响贷款的偿还。Setargie(2014)认为,违约的核心原因是借款人经营不利,经营所需支付的租金问题也是导致贷款拖欠的因素之一。Norell(2001)研究发现,小微企业最有可能在运行的第一年失败,因此借款给刚成立的小微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违约风险。

(三)贷款者因素

贷款的特点和贷款者 (指MFI)的特征对小额信贷拖欠率有重要影响(Roslan& Mohd Zaini,2009;Njoku,1997;Ugbomeh,et al.,2008)。Stearns(1995)认为,是贷款者导致了信贷项目的高拖欠率,而不是借款人。Copisarow(2000)同样发现,违约一般由贷款程序设计不当或执行不当造成,与借款人没有实质性关系。

就贷款者方面来说,Awoke(2004)和Setargie(2014)表示,大部分的违约是由于贷款者监管不善使得借款人将贷款挪用且无法偿还贷款造成的。同时,小额信贷机构要求频繁还款的特性导致了很高的交易成本 (Shankar,2006),使得小额信贷机构利率高,限制了他们扩大业务及在较偏远的地区开拓新客户的能力(Armendariz& Morduch,2004),从而增加贷款拖欠率。另外,如果贷款是在徇私的基础上给出,可能会造成贷款拖欠。客户往往希望自己在小额信贷机构当工作人员的朋友鼓励该组织核销该贷款,而不是把他们告上法庭或没收他们的财产(Norell,2001)。Onyeagocha等人则认为,MFI的规模对贷款违约率也有影响。如果MFI机构盲目的扩大规模,增加客户数量,而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后勤设施却没有按比例增加,就会导致违约情况的恶化。

相比之下,Hulme&Mosley(1996)认为,影响贷款的还款性能的重要因素是贷款的设计特点。他将设计特点分为三类,即存取方式,筛选方法和激励偿还,这样可以确保借款人符合要求从而减少违约率。Setargie(2014)也认为,MFI应该运用正确的筛选技术来辨别借款人是否值得授信,同时,贷款监管、教育、合适的还款时间可以减少贷款向不盈利项目转移的可能性最终导致降低贷款拖欠率。

还有一些研究(Roslan&Mohd Zaini,2009等)则发现贷款规模与贷款拖欠率同样有关,贷款规模越大,违约的可能性越高,Norell(2001)也认为,贷款规模相对于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量过大,额外的资金可能会流向企业主的私人用途(personal use)。当贷款需要偿还时,客户不能抽出资本,无法偿还贷款,就会造成拖欠。格鲁吉亚信贷资金 (World Vision’s Georgia Credit Fund)将商业贷款是否用于私人用途作为贷款的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但Onyeagocha通过调查研究却发现,贷款数量越多,规模越大,违约率却更低。这是因为随着贷款次数和数量的增多,贷款利率越低,这对于贷款者来说是很好的激励,同时,更多的贷款可能给贷款人带来更多的收益,让他们有能力还款。

还款频率对贷款拖欠率也有重大影响(Armendariz&Morduch,2005)。MFI典型的还款计划是在贷款开始的一至两周后开始按周偿还贷款。每周的还款额是贷款本息和除以周数计算的。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检查每周的还款情况,这是在没有抵押情况下降低小额贷款拖欠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MFI的交易成本,使得控制贷款规模和客户种类在这种情况下是有依据的。Field&Pande(2008)利用来自田间试验得到的数据发现,还款计划的类型(如规定每周或每月的还款计划)对微型金融客户拖欠或违约没有显著效果,更灵活的还款计划不仅可以显著降低MFI的交易成本,而且会使拖欠情况不受影响甚至更低。Morduch(1999)也通过对比孟加拉乡村银行(GB)、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等四家MFI发现灵活的还款期限与降低拖欠率从而实现财务可持续方面有一定关系。

贷款者是否对客户进行培训,对贷款拖欠情况也有一定影响。Godquin(2004)认为,提供非金融服务,如培训,基本的识字和保健服务对还款表现产生正面影响。Roslan& Mohd Zaini(2009)也发现,没有接受业务培训的借款人的贷款违约率更高。另外,贷款者对自己信贷员的培训也相当重要。Onyeagocha(2012)认为,虽然违约率与员工接受培训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但是受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对贷款质量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非正规的小额信贷机构虽然对员工培训的时间短,但是贷款违约率却更低。

Roslan et al.(2007)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小额信贷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亲密和非正式的关系可能在监测和违约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拖欠问题。此外,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为借款人提供额外的支持可能帮助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从而提高还款率。Setargie(2014)也认为MFI加强与未偿贷款借款人的后续访问可以有效降低拖欠率。同时,Onyeagocha(2012)认为,MFI员工的工作经验对降低贷款违约率有重要贡献,因为一方面,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给客户施加还款压力,另一方面,他们有众多的优质客户,且与众多客户有亲密联系,这样有利于贷款的收回。

(四)外部因素

Tedeschi(2008)指出,有两个可能的违约原因:策略性违约(strategic default)或由于负面经济冲击引起的违约。贷款合同通过提供激励措施可以去防止策略性违约,但是由于经济的冲击造成的违约是不可避免的。Onyeagocha(2012)认为,外部冲击,如粮食收成不好,经济衰退等情况,会增加借款者贷款拖欠的可能性。Derban等人(2005)也发现,外部因素,如经济,政治和债务人经营所处的商业环境等系统性风险会导致借款者违约。另一方面,Khandker等人(1995)提出,违约率是随机问题,由不稳定行为影响,或者说由本地发展环境和区域特征影响。他们对格莱珉银行逾期贷款研究支持了区域特征部分影响违约率的想法,如农村电气化程度,道路宽度,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情况和商业银行的密度等方面均与低的贷款拖欠率有关。

四、减少拖欠的措施

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采取一些行动以减少欠款。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已经证明 (Armendariz& Morduch,2004;Armendariz& Morduch,2005;Field&Pande,2008;Morduch,1999),灵活的还款频率可以降低小额信贷的拖欠率。因此,小额信贷机构应该转换观念,改变过去死板的还款方法,采取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

Vigenina&Kritikos(2004)发现,个人贷款有三个要素,即非传统抵押、新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筛选程序、动态激励结合在违约情况下终止贷款的威胁,可以保证还款率高达100%。吴晓灵等(2011)也认为,发达国家的MFI之所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创新手段降低了拖欠率,如美国的富国银行采用新的信用评分技术使坏账率一直低于最初的假设,德国的IPC公司运用微小企业贷款信贷技术,用创新性方法考察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衡量借款人还贷意愿、对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进行控制,并向客户灌输“违约行为零容忍”的信用观念,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催收办法,使得累计贷款损失只有0.5%左右。

同时,吴晓灵等(2011)通过研究国外MFI的发展经验,认为小额信贷机构从福利型机构向商业性机构转变也是MFI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运用灵活的还款方式和贷款期限降低了违约率,从而逐步走向了财务的可持续性。从小额信贷三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也可以看出,MFI需要寻求商业渠道来实现金融持续性发展。曹辛欣(2007)也认为,小额信贷提高还款率的关键是利率要遵循市场化原则,逐步放松对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

Karlan(2007)认为,联保借贷(Group lending)对于减少一般意义上的拖欠非常重要。因为在联保贷款下,如果个人出现违约,整个小组的未来的信贷计划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其他成员为保证自身未来的信贷不受影响,可能会选择替违约者偿还债务。Greenbaum&Thakor(1995)则建议看一个借款人过去的纪录及他的经济前景,以确定借款人是否有可能偿还。Onyeagocha(2012)认为,有必要监督贷款利用率情况和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情况,以减少利用信用卡或者贷款用于非创收活动的问题以及因缺乏技能导致对小额信贷机构的违约。

为了减少一般情况下的拖欠率,Norell(2001)认为,应该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1)贷款拖欠之后的快速随访是减少欠款关键。特别是小组贷款,对组长的家庭和企业定期访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MFI发起诉讼,首先将针对组长的资产。(2)如果信贷人员有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他们可以更频繁地访问客户,使信贷人员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邻里关系。(3)只借给经营了十二个月以上微型企业,因为企业是最有可能在第一年内运行失败。(4)要求信贷人员在拜访客户和每笔贷款交易前接受培训,并且对于无论是新的贷款还是重复的贷款,都应该使用同样严格的财务和性格测试。因为客户可能觉得小额信贷机构贷款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经常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借款时不按时还款。(5)运用金钱奖励来降低个别信贷人员的拖欠率。Katherine Stearns在作品《隐藏的野兽:犯罪在微型企业信贷计划》(plans in The Hidden Beast:Delinquency in Microenterprise Credit Programs(p.51))中也写到了用此种方法激励信贷人员并达到消除拖欠的目标。多米尼加共和国的Ademi的方案的评价结论同样得出,拖欠率(超过1天的逾期贷款率)从1986年的25%下降到1988年的10%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对信贷人员实施了激励制度,他们每月领取的奖金取决于他们的信贷业绩。而Setargie(2014)则认为,MFI应该尽量招聘有经验的信贷员,因为大量的数据分析显示,信贷员的经验对小额信贷的违约率有重要影响。

对于减少严峻局面下的欠款,Norell(2001)认为,暂停对新客户贷款,直到风险贷款(逾期一天以上)的比例下降到10%以下,这表明欠费会被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者和董事会认真对待。小额信贷机构也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特殊的信贷人员激励机制,以便收集拖欠银行贷款的情况,如信贷人员应将客户分为以下四个类别之一:(1)愿意并且有能力偿还,(2)愿意,但无力偿还,(3)不愿意,但能够偿还,(4)不愿和无力偿还。小额信贷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分类来决定在哪里(一般在愿意和能够偿还与不愿意但有能力还款的客户那里)投入更多的人员和时间,以提高还款率。Stiglitz and Weiss(1981)也建议,银行应筛选借款人,选择“好”的借款人对他们进行贷款后要监察借款人,以确保他们将贷款用于预期的目的。这一点是确保借款人可以偿还贷款的重要因素。

五、结 论

综上所述,还款问题是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关键问题,涉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Marr,2002;Maata,2004;Godquin,2004),其中高的贷款拖欠率是小额信贷机构失败的主要原因(Marr,2002;Maata,2004)。代理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作为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对拖欠率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贷款人无法观察客户的行为,分不清他们是否诚实。贷款人只能观察其贷款偿还与否的结果。因此,为了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软信息”来检验,如收集上下游合作方评价、分析客户的经营经验、了解客户及其企业的信用记录以及派工作人员定期回访等来加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贷款人可以引入激励机制给那些积极还款的客户,如给予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或更稳定的贷款途径。但这都是些很普通的举措,没有杜绝拖欠的灵丹妙药。因此,第一,预防胜于治疗,对客户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欠款不能容忍是保持局面不至于失控的关键。第二,小额信贷机构需要有明确和有效的信贷政策和贷款程序,并让信贷人员严格执行。第三,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需要注意细节,对于每个信贷员的贷款组合平均拖欠率,应每周或每两周跟踪一次。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减少小额信贷拖欠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针对如何利用最新的创新手段如通过供应链金融、上下游合作方来分析客户的还款意愿从而减少拖欠率等方面研究较少。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减少拖欠率,同时获得融资的基本权利,则小微金融机构可以为提高这个国家穷苦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虽然在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机构方面,减少欠款不是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它是小微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

[1]Arene C J.Loan repayment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among smallholder maize farmers in Nigeria.African Review of Money and Banking[J].A Supplement of Savings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92,1(1):64-72.

[2]Armendariz B,Morduch J.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M].Cambridge,MA:MIT,2005.

[3]Awoke M U.Factors affecting loan acquisitioned repayment patter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Inlka North-East of Delta State Nigeri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4,(9):61-64.

[4]Berger A N,Udell G F.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The Economic Journal,1995,(112):32-53.

[5]Bhatt N,Tang S Y.Determinants of repayment in microcredit:evidence from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2,26(6):360-376.

[6] ChamhuriS, BasriA T.Micro-finance capacity assessmentforpoverty alleviation:Outreach,vi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J].Humanomics,2001.

[7]Copisarrow R.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redit technology to the UK:key commercial and policy issues[J].Journal of Micro Credit,2000,1(1).

[8]Coyle B.Framework for:Credit Risk Management[M].CIB Publishing,UK,2000.

[9] Derban W K, Binner J M, Mullineux A.Loan repayment performance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s in the UK[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5,(25):319-332.

[10]Eze C C,Ibekwe U C.Determinants of loan repayment under the indigenous financial system in Southeast,Nigeria[J].The Social Sciences,2007,2(2):116-120.

[11]Field E,Pande R.Repayment Frequency and Default in Micro-Finance:Evidence from India[J].Journai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8,6(2-3):501-509.

[12] Godquin M.Microfinance repayment performance in bangladesh: how toimprovethe allocation of loans by MFIs[J].World Development,2004,32(11):1909-1926.

[13]Gonzalez-Vega C.Microfinance:broader achievements and new challenges[J].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ccasional Paper No.2518,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8.

[14]Greenbaum S I,Thakor A V.Contemporary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M].Forth Worth,Texas:Dryden Press,1995.

[15] ICC.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micro saving and credit scheme: three option for multi sectoral NGOs[EB/OL].www.cmfnet.org.za/Library.htm,2010-3-26.

[16]Karlan D S.Social connections and group banking[J].The Economic Journal,2007,117(517):52-84.

[17]Ledgerwood J.Microfinance Handbook:An Institutional and Financial Perspective[M].The World Bank.Washington,1999.

[18] Llanto G M, Garcia E, Callanta R.An assessmentofthe capac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the Philippine case[R].Philippine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Makati,Philippines,1996.

[19]Maata D.Examining determinants of group loan repayment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D].United States:Ohio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Studie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2004.

[20] Marr A.Studying group dynamics:an alternat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microfinance impacts on poverty reduc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2,14(4):511-534.

[21]Morduch J.The Microfinance Promis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9,37(4):1569-1614.

[22]Nannyonga H L.Determinants of repayment behaviour in the Centenary Rural Development Bank in Uganda[D].United States:Ohio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Studie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23]Njoku J E.Determinants of loan repayment under the special emergency loan scheme(SEALS)in Niger:A case study in Imo state[J].African Review of Money Finance and Banking,1997,(1):39-51.

[24]Norell D.How to Reduce Arrears in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Microfinance/ESR Review,2001,3(1).

[25]OkeJT O,AdeyemoR,AgbonlahorM U.AnEmpiricalAnalysisofMicrocredit Repayment in Southwestern Nigeria[J].Humanity& Social Sciences Journal,2007,2(1):63-74.

[26]Onyeagocha S U O,Chidebelu S,Okorji C,et al.Determinants of Loan Repayment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Southeast States of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2012,1(1):4-9.

[27]Ozdemir O,Boran 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consumer credit default risk[R].Discussion Paper,Turkish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

[28]Papias M M,Ganesan P.Repayment behaviour in credit and savings cooperative societies[J].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evidence from rural Rwan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2009,36(5):608-625.

[29]Roodman D.Microfinance as Business[Z].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ABN-AMRO,2006.

[30]Roslan A H,Mohd Zaini A K.Determinants of microcredit repayment in Malaysia:the case of Agrobank[J].Humanity& Social Sciences Journal,2009,4(1):45-52.

[31]Setargie S.Credit Default Risk and its Determinants of Microfinance Industry in Ethiopia[J].Ethiopi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14,3(1):1-21.

[32]Shankar Savita.Transaction Costs in Group Micro Credit in India:Case Studies of Three Micro Finance Institutions[J].center for Micro Finance,IFMR Working Paper,2006.

[33] Stearns K.The hidden beast: delinquency in micro enterprise credit programme[M].ACCION Discussion Thesis Document No.6,1995.

[34]Stiglitz E J,Weiss A.Cres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93-410.

[35]Tedeschi G A.Overcoming selection bias in microcredit impact assessments:a case study in Peru[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8,44(4):504-518.

[36]United Nations Capital Development Fund.Cor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Microfinance.[Z],2005.

[37]Ugbomeh G M M,Achoja F O,Ideh V,Ofuoku A U.Determinants of loan repayment performance among women self help groups in Bayelsa State,Nigeria[J].Agriculturae Conspectus Scientificus,2008,73(3):189-195.

[38]Vigenina D,Kritikos A S.The individual micro-lending contract:is it a better design than joint-liability? Evidence from Georgia[J].Economic Systems,2004,(28):155-176.

[39]Woller G,Parsons R.Assessing the community economic impact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02,7(2):133-150.

[40]曹辛欣.小额信贷的利率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5):43

[41]吴晓灵,焦瑾璞 等.中国小额信贷蓝皮书[2009-201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0-153.

[42]吴晓灵,焦瑾璞 等.小额信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5-43.

猜你喜欢
小额借款人信贷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浅论借户贷款情形下隐名代理的法律适用
乡城流动借款人信用风险与空间收入差异决定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小微企业借款人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商业银行对借贷人贷后监控与风险治理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