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2015-04-10 13:40杜洪涛傅臣家刘慧李昂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大学生

杜洪涛,傅臣家,刘慧,李昂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杜洪涛,傅臣家,刘慧,李昂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挫折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并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更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许多挫折。挫折教育现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大学生主要面对的定位适应挫折、学业挫折、人际关系交往挫折、情感挫折及择业挫折等,并探讨了相关解决途径,旨在提升大学生抗挫折的意识,维护其心理健康。

大学生;挫折教育;自我评价;健全人格

弗洛伊德认为,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而压力又与挫折形影不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与阻力[1],因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情绪反应。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挫折教育几近空白。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关注,部分高校开始逐步关注大学生的重要心理问题,但对于挫折问题目前关注的比较少。目前的高校教育虽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学习成绩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成绩很好,心理素质方面却不合格,加之大部分学生均为独生子女,缺少宽容,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观念等都十分匮乏,如果挫折处理不当,就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因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主要受挫类型

外界环境变化的角色定位挫折。高考是个熔炉,优胜者脱颖而出,他们大多都是智力比较优秀的学生,都是老师、家长口头上称赞的对象,也是向外界标榜的对象,这使得许多准大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想当然的自我满足感、成就感。然而入学后,个人成长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优势被削弱亦或丧失,原来许多“以我为中心”的关注度被转移,现在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角色定位的心理差异使得内心失调,导致挫败感。

学业挫折。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天职。经调研发现,学业挫折是大学期间大学生主要的三大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授课内容不理解、记忆力衰退、学习方法不当、考试失败等,尤其以考试失败为巨。考试失败使大学生发现原来高中的学习优势荡然无存,往往产生失落情绪,逐步感到自卑,进而自暴自弃。目前,国内外高校因学业挫折降级或退学的大学生比例较高。

人际关系交往挫折。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必然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开展大学生活的前提,因此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大学生爱好广泛,交际圈子大,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有些大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适应与宽容,往往难以融入集体或团队,做起“独行侠”,致使被孤立、被边缘化,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遇到困难时缺乏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产生心理挫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青春期的情感挫折。随着大学生生理发育日臻成熟以及性意识的觉醒,情感需求成为大学生需求的一个主要方面。他们开始关注并渴望接触异性,渴望爱情。然而情感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情感挫折,表现为单恋和失恋,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现在一些高校

出现的极端事件大多是因为情感挫折处理不当造成的。

就业择业挫折。大学生终究要踏入社会,通过择业、就业进行社会化过程。许多大学生都非常关注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理想的工作永远是最美的憧憬。随着大学的普遍扩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1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了700万的历史最高峰,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社会,就面临着就业的直接考验,对未来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加之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资源占有不均、性别歧视等也使大学生感到担忧与迷惑,出现了择业、就业困惑。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

挫折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主要取决于受挫人本人的认知。大学生产生的挫折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观因素主要来自大学生个人的生理因素带来的挫折感。比如,由于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先天因素的限制,致使一些合理心理需求无法满足。一些认知不当导致的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个性不够完善而又过度追求完美,学习能力有限而过度追求卓越,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挫折心理。他们本身就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取得一点小成功时,自我评价偏高;而当遇到一点小挫折或失败时,就会放大失败感或焦虑情绪,要么自大,要么自我否定,容易走极端。

客观因素方面主要分为社会、学校及家庭环境等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挫折教育起步较晚,虽然有诸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这类古朴的挫折教育思想,但不曾有良好的挫折教育体系。应该多向国外学习,从孩子抓起。例如,日本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吃“苦”,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瑞士的挫折教育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美国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俄罗斯的挫折教育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等。随着社会转型加剧,社会变革加快,加之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前沿的大学生,最能敏锐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变化和冲击,但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处于生理和心理半成熟期,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使他们很难适应,挫败感也会因此而生。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学习研究依然是高校的主要工作。随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高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心理问题,但对挫折教育的重视不够。大学生活较为单纯简单,但也是个“小型社会”。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理解和体验不足,对于大学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认识和准备不足,处理方法不当,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另外,学校知名度与专业认同感低、教学管理和激励制度不完善、个人前景目标难以实现等,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挫折感。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如果究其源头,或多或少地都可以找到家庭的烙印。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价值观念、教育方式、职业、阅历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合理,也是造成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极端行为较为直接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使孩子从小丧失了吃苦耐劳的锻炼机会。家长对孩子大多事情的大包大揽,使其逐步丧失独立性,导致其进入大学后,总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适应集体生活环境,衣服不会洗、朋友不会相处,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情感脆弱,自身承受力差。这种寻求独立而又过度依赖的矛盾,容易造成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即使极小挫折也可能产生绝望轻生念头。此外,家庭的重大变故、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引起大学生的挫败感。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着潜在影响,贫困大学生除面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压力外,还面临巨大的生活经济压力,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解决途径及创新

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大学生挫折教育势在必行,要变口号为行动,变理论为实践,把挫折教育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

(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长需求,恰当地分析和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基本没有艰苦磨练的经历,社会生活阅历匮乏,对自身的认识定位不准确。加之社会转型期及国际环境的影响与冲击,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又缺乏迎接挫折与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在挫折面前由于信心不足而表

现出彷徨、迷茫、脆弱、失望。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当遇到挫折时进行有效地自我调试,自己无法解决时知道寻求社会支持,排解淡化挫折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二)开设挫折教育课程,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目前我国的挫折教育相对落后,这不仅表现在认识上,也凸显在渠道上。挫折教育不仅是吃苦教育、痛苦教育、失败教育及超限训练教育等,还应当是理解教育、自尊教育、磨难教育、激励教育、榜样教育等的结合。高校应当积极关注,改变观念策略,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挫折教育体系,并给予大学生广泛指导,同时增设相关课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讲述挫折教育的相关内容,如许多高校开始的《职业生涯课》、《创新创业指导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正确的看待挫折的两重性,即一方面挫折使人痛苦,另一方面挫折又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丰富人生经验[2]。大学生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自我监控训练时,必须首先围绕挫折知识、挫折应对讲解以及有效策略的训练来展开[3],以积极的心态去冷静地分析或求助他人,及时找出症结所在,变逆境为顺境,变绊脚石为垫脚石。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健全个人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试金石,而当前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炼,这使得大学生鲜有遭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机会。因此,要加快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进程。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除了进行理论教育,还要联系实际,让受教育者积极地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接受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以便更加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要开展逆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多进行“劳其筋骨”的社会历练,通过实践活动,使其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有意识地接受压力应对技能的训练,从中积累处置情境压力的经验,培养应对问题的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责任意识,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学会宽容、理解和忍耐,才能学会控制、释放、转移和升华内心的挫折,以达到自我调适、内心平衡,才能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能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挫折的挑战。

[1]李鸿雁,王秀芳.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67-69.

[2]曾丹.大学生主要的心理挫折类型、成因及其教育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59-61.

[3]向守俊.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科所硕士学位论文,2001.

(责任编辑:曹木易)

G641

A

2095—7416(2015)06—0044—03

2015-10-12

杜洪涛(1980-),男,山东宁阳人,农学硕士,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傅臣家(1974-),男,山东肥城人,工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慧(1983-),女,山东新泰人,文学硕士,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李昂(1988-),女,山东泰安人,工学硕士,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团委辅导员。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挫折
大学生之歌
生活需要挫折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