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实践

2015-04-15 22:57罗克品孙晓娟胡建方朱中权余奕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学科床位主干

罗克品,孙晓娟,杨 明 ,胡建方,朱中权,张 旭,余奕珲

(1.南方医科大学,广州 510515;2.解放军第181医院医务处,桂林 541002;3.解放军第181医院研究生办公室,桂林 541002;4.解放军第181医院,桂林 541002;5.解放军第181医院康复医学科,桂林 541002)

现代康复医学科近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但相对于其他临床学科而言,发展相对滞后[1]。国家卫生部2011年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明确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独立设置康复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为了加强医院科学规范管理,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为部队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本院作为一所军队三甲医院,开展了康复医学科建设发展系列研究,为增强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1 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

1.1 以为部队服务为主方向 满足部队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需求 颈椎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病变、慢性疼痛等部队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是主要靠药物、手术,而是结合现代康复的物理仪器设备、中国传统中医(中药、针灸等)和现代康复技术,这些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是其他医学科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环节[2]。作为军队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区别于其他临床医学科室,应科学定位发展模式,围绕为部队服务的主方向,调整学科结构布局,在仪器设备引进、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等方面向满足部队官兵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需求的方向倾斜。

1.2 作为新兴学科 填补治疗型学科的不足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一门新兴的学科。WHO把康复医学列为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在患者经过抢救治疗、保持生命体征的同时,就开始介入的以恢复重建机体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医学科学[3]。康复医学的治疗以功能为导向、早期介入、实行按需治疗、进行循证治疗和注意全面康复[4],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不是隶属于其他临床医学科,也不是其他医学科的延续,主要治疗患者的功能问题,而不是解决患者器质性疾患。康复医学以其特有的本质区别于治疗性学科,同时也填补了治疗型学科的不足。

1.3 规范康复诊疗 发挥主干科室的专科效能 研究表明,康复医学科积极渗透到临床疾病治疗早期,为提高患者生命治疗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骨科疾病,康复医学科医师的早期介入,可使手术取得更好的效果,让患者减少或者不出现功能障碍或减轻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可以说,在疾病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某些疾病,其后期的治疗目的是在保存伤残者和患者生命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预防功能障碍恶化,恢复其肢体及生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康复医学科的专科技术发挥了积极而主要的作用。康复医学科通过早期介入,后期专科治疗,可明显缓解部分主干科室的平均住院日,缓解医院床位压力,同时相关主干科室有更好的精力治疗处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患者,积极发挥其主干科室的专科效能,形成良性循环。

2 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策略

2.1 科学理论指导 规划康复医学科的发展 根据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大医疗观为愿景,科学定位康复医学科发展模式。结合国家卫计委对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军队医院的实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本院为康复医学科制定整体计划,包括明确康复医学科建设的意义、具体实施规划、目标;人才的配备和培训、医疗流程、治疗手段及诊疗对象;设备的添置等,体现出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战结合、为兵服务、军民融合的学科发展特色。

2.2 明确收治范围 建立康复床位转出转入标准为避免科室间出现推诿、争抢患者,医院应加强科间协作,加强床位分类管理、合理调控,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管理规范。根据总后勤部《军队医院管理若干规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军队医院床位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要求,坚持遵循规律、适度规模、质量至上、讲求效益的原则,本院明确康复医学科的收治范围,明确医院治疗床位和康复床位定义与分配、收治标准与使用,以及相应的奖惩标准,促进康复医学科健康发展。

2.3 加大建设投入 形成专科技术特色 康复设备种类繁多,理疗、推拿、针灸等专业分工较细,有的没有对应专业的医学毕业生可供选择,需要临床培养。医院每年都引进3~4名康复医师、技师,鼓励在职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和学历升级。组建针灸组、推拿组、病房组、理疗组等专业康复小组,专家把关,以老带新,形成层次分明、专业清晰、梯次合理的人才团队。医院还设置一个200平米面积的康复大厅,展开10张推拿床和牵引、热疗、蜡疗、磁疗、针灸等多种设备功能,可以同时开展多种康复治疗,实现一站式康复。支持科室建立腰腿痛、四肢骨折术后等单病种康复规范,康复手法推拿、设备技术有机结合,系统治疗,形成较为明显的技术特色。

3 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学科建设模式

3.1 建立综合医院大康复学科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相辅相成,互相交错。作为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其治疗的费用虽低,但对患者功能的改善和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区别于传统概念中的中医、针灸、理疗科,本院的康复医学科服务范围非常广,包括内、外、妇、儿、皮肤、老年科等科,尤其对脑卒中患者、创伤术后患者等康复治疗,具有其他医学科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主干学科(如创伤骨科、脊柱骨病科、神经内外科等)住院的患者进入康复期时,经医护人员评估及时转入康复床位,对于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或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请康复医学科会诊后进入康复医学科进行规范康复治疗。此流程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缓解主干学科的床位压力,形成良性循环。

3.2 形成交叉查房和科间会诊机制 本院自2013年10月以来,对科室床位进行分类,增设18个康复病区,并制定了科间协作管理规定,明确创伤骨科、脊柱骨病关节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主干学科患者围手术(包括介入)期结束或内科病症急性期后,经评估有康复指征的,转入康复医学科。由主干学科转入康复医学科康复的患者,原收容科室每周至少到康复医学科查房1次。设有康复床位的主干学科,康复医学科每周至少到科查房1次,形成学科间交叉查房、科间会诊、转科协作机制。设置有治疗床位和康复床位的科室成立治疗、康复专业医疗护理小组,拟制治疗患者、康复患者诊疗常规和工作路径,专业治疗组与康复组相对独立、分工负责相应诊疗服务,理顺工作流程,明确7种情况的患者必须由康复医学科专科会诊。康复医学科与临床主干学科的科室间交叉查房,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临床主干学科医护人员的康复治疗水平。

3.3 加强帮带基层卫生能力的提高 合理双向转诊颈椎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病变、慢性疼痛等部队常见疾病不仅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还需要官兵回到营区后继续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针对官兵的健康需求以及部队卫生机构存在的薄弱环节,本院选派康复医学科作为帮带学科并选派一名代职支援干部,与某体系部队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帮带关系。目前该部队门诊部已有2名医师已较好地掌握了该部队常见疾病康复技术。康复医学科拟与其他部队建立推广“一对一”的业务帮带关系,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康复治疗水平,形成系统回路。在着力提高部队卫生机构康复技术水平的同时,本院康复医学科还注重与部队形成良好的双向转诊机制。对于需要系统康复治疗的伤病员,在本院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病情平稳后,在本院康复医学科的指导下,转入部队基层卫生机构接受长期的康复训练。帮带技术和双向转诊的实践受到部队领导和官兵的一致好评,经多次调查,部队卫生人员对康复医学科帮带满意率达到96.4%,部队伤病员对康复医学科服务满意率达到99.1%。

[1] 王久亮,苏伯固.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学科定位与质量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50 -51.

[2] 龙绍华,张君亮.组建发展现代康复医学科的体会[J].现代医院,2012,12(11):150-152.

[3] 王恩海,赵玉金,殷雨臣,等.顺应医学发展趋势,振兴我国康复医学事业[J].中国医院,2008(5):24-25.

[4] 陈立典,吴 毅.临床疾病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

猜你喜欢
医学科床位主干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