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2015-05-04 07:15胡芳霞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措施问题

胡芳霞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态度决定高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现代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严重误区,历史课往往被看成小科目,甚至是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地界”的学科,不被学校领导或其他学科的教师所重视,所以历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三)教师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

同事们常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冒!”“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二、有效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改变原有的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创新出一系列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程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动机,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以新课标为标准和基础,创新出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等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课堂教学活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注重学生能力、兴趣的发展和提高。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就必须要求教师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是追求专业课的深度,形成多方位、多视角的思维,也要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在有限的课时里补捉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亮点”,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评析,增加兴趣、培养能力。

(二)教学中过程中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四)经常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概况、归纳、综合等,以理解知识线索,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历史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的形成,大致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学法指导也就需要在这三个方面有序地进行,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要做到:(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问题。这是学法指导实施的前提条件,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知识和技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发挥创见,大胆“求异”,提出问题,这样才会成为知识的“收获者”。(2)分析问题。这是学法制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3)解决问题。这是学法指导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要指导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积累,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充分地讨论,提出自己的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正确答案。

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现实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对历史感兴趣,会自主地去学习,掌握更具广度、更有深度的知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纯学习知识为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达到乐学会用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