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生化指标与肿瘤指标诊断肝细胞型肝癌

2015-05-24 16:22张慰刘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化灵敏度特异性

张慰 刘丹

联合检测生化指标与肿瘤指标诊断肝细胞型肝癌

张慰 刘丹

肝细胞型肝癌;谷氨酰转肽酶;肿瘤标志物

肝细胞型肝癌(hepati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检测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肿瘤指标临床已应用于HCC的诊断与预后评价。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等生化指标在评价肝功能中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旨在联合检测多种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以期为HCC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首次确诊HCC患者8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30例,年龄42~67岁,平均(53.1±11.9)岁,病程2~73个月,平均(43.1±15.5)个月,均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4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3例,混合型肝硬化12例;长期饮酒伴吸烟者27例,长期饮酒者12例,长期吸烟者28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h内,未行进一步治疗前完成血液标本采集。

本院同期肝硬化患者80例为肝硬化组,男55例,女25例,年龄40~70岁,平均(49.9±10.9)岁;其中病毒性肝炎62例,包括乙型肝炎51例,丙型肝炎11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胆汁性肝硬化4例,隐源性肝硬化6例;中长期吸烟伴饮酒者37例,长期饮酒者12例,长期吸烟者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男25名,女15名,年龄40~70岁,平均(52.6±11.6)岁,均排除良恶性肝脏疾病;长期吸烟伴饮酒者10名,长期饮酒者6名,长期吸烟者9名。所有受检者均未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慢性疾病。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吸烟史及饮酒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生化指标定量检测:所有受检者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中,分离血清后备用。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il、Alb、ALP、ALT、GGT,所需试剂均由雅培公司生产提供。生化指标正常上限分别为TBil<19μmol/L,Alb<35g/L,ALP<135U/L,ALT<40U/L,GGT<50U/L。肿瘤指标定量检测:血清CA125、CEA及AFP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仪器为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所用试剂及试剂盒均由雅培公司生产提供。所有受检者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mL,离心10min,提取血清,按照检测系统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并记录。3种肿瘤标记物的正常值上限分别为 CA125<35U/mL,CEA<5ng/mL,AFP<20ng/mL,以超过正常值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分别计算各生化指标及肿瘤指标诊断HCC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生化指标及肿瘤指标组间差异,提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指标行LSD-t检验;计算生化指标与肿瘤指标联合检测诊断HCC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C患者一般资料 首次确诊HCC 88例患者首发症状各异,缺乏特异性。其中乏力64例,腹痛43例,腹胀48例,腹泻6例,黄疸32例,发热22例,消瘦30例,消化道出血12例,消化道症状42例,肝癌结节破裂出血3例,肝外转移3例,无任何症状者2例。诊断Ⅰa期18例,Ⅰb期10例,Ⅱa期17例,Ⅱb期8例,Ⅲa期32例,Ⅲb期3例,中晚期患者居多[2]。

2.2 三组生化指标比较 三组ALT、ALP与GG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3,4.219,4.399,P均<0.05),TBil及Alb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1,1.237,P均>0.05)。HCC组与肝硬化组ALT、ALP与GG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1.986,2.321,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245,5.667,7.124,P均<0.05)。肝硬化组GGT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71,P<0.05)。见表1。生化指标ALP、ALT、GGT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56.8%、40.9%和72.3%,特异性分别为80.0%、52.5%和72.5%。

表1 三组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三组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HCC组比较,*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P<0.05;HCC:肝细胞型肝癌;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ALP: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

组别HCC组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例数88 80 40 TBil(μmol/L)46.2±6.5 52.2±9.6 12.1±3.4 Alb(g/L)34.0±5.9 29.9±4.6 27.6±4.4 ALP(U/L)287.3±22.3 157.6±16.1* 76.5±9.0* ALT(U/L)88.8±11.0 59.9±8.8* 27.6±6.4* GGT(U/L)232.2±26.8 108.1±18.9* 34.7±6.2*△

2.3 三组肿瘤指标比较 三组CA125、CEA、AFP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0,3.916,4.084,P均<0.05)。HCC组与肝硬化组CA125、CEA、AFP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7,6.523,3.667,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13.112,12.534,P均<0.05)。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三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21,11.268,9.225,P均<0.05)。见表2。肿瘤指标CA125、CEA、AFP诊断HCC灵敏度分别为50.0%、49.1%和73.9%,特异性分别为82.5%、82.0%和85.0%。

表2 三组肿瘤指标比较(±s)

表2 三组肿瘤指标比较(±s)

注:与HCC组比较,*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P<0.05;HCC:肝细胞型肝癌;AFP:血清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25:糖类抗原125

组别HCC组肝硬化组对照组例数88 80 40 CA125(U/mL)46.1±6.5 52.2±9.6* 13.4±3.3*△CEA(ng/mL)287.3±22.3 157.6±16.1* 2.5±0.8*△AFP(ng/mL)88.8±11.0 59.6±8.8* 6.5±1.9*△

2.4 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肿瘤指标诊断HCC 以≥两项肿瘤指标阳性+一项生化指标阳性定义为联合检测阳性,其灵敏度与特异性见表3。以GGT与三项肿瘤指标CA125、CEA、AFP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为88.6%,而ALT和GGT与三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一致,均为87.5%,均高于生化指标或肿瘤指标单因素检测结果。

表3 生化指标与肿瘤指标联合检测诊断HCC结果

3 讨 论

2008年HCC被列为世界上第三致命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近晚期,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HC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中多将AFP作为诊断HCC参考指标,有研究提示其诊断HCC的灵敏度仅为41%~65%,特异性约80%~94%[3],而部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转移性肝癌、胚胎源性肿瘤及孕妇等亦会出现AFP的假阳性[4]。因此,本研究旨在APF基础上,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指标与生化指标以提高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率。

AFP检测对HCC诊断及预后评价尤为重要,与肿瘤大小及分期密切相关,各研究因纳入研究患者分期各有不同,研究结果所提示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差异较大。Xu等[5]研究回顾性分析3050例HCC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以与本研究相同界值AFP>20ng/mL为诊断HCC阳性标准,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9.74%和91.18%。而Liu等[6]回顾性分析977例HCC患者资料,平行试验研究结果提示CA125与AFP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90.9%和41.0%。本研究结果显示AFP与CA125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3.9%和50.0%,与Xu等[5]和Liu等[6]的大样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

CEA广泛存在于内配也起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对HCC诊断具有辅助价值,而在肝炎、肝硬化等患者体内亦会出现不同程度血清水平升高。董欣敏等[7]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阳性率为67.8%。而近年来就其灵敏度与特异性研究较少,这可能与该指标特异性较差有关。

生化指标的改变在HCC亦可出现。目前临床中无直接证据表明TBil与HCC明确相关,有研究提示胆红素与HCC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Alb对HCC的诊断价值亦有限,Teng等[8]的研究提示单独Alb检测对诊断HCC价值有限。本研究结果显示TBil及Alb亦不能用于鉴别诊断HCC与肝硬化,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GGT在健康成人、肝脏良性肿瘤及HCC患者体内均存在,而在健康成人体内血清水平较低。HCC患者出现的肝癌细胞逆分化与胚胎期相似,血清GGT水平会明显增高,因此,GGT可作为HCC的一种标志物,然其灵敏度仅为43.8%[9],而本组资料GGT诊断HCC灵敏度为72.3%,明显高于该研究。苏炳森[10]研究了生化指标在多种肝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提示ALP在不同肝病患者体内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肝癌、急性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认为其对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ALT对肝癌无明确诊断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ALT与ALP均可作为诊断HCC有价值的肿瘤指标,与苏炳森[10]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患者多为中晚期HCC为主相关。临床中就ALP与ALT诊断HCC灵敏度与特异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提示诊断HCC灵敏度以GGT最高,而特异性以ALP最高。

多项生化指标和肿瘤指标的检测对诊断HCC敏感性提高有一定的作用。研究[11]提示血清AFP与ALP-1、铁蛋白联合检测可使AFP阳性肝癌患者诊断率提高到96.7%。Teng等[8]的研究提示将Alb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HCC的效能。吴敏娟等[12]将AFP、CEA、CA199和CA125四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以任何一项阳性为联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提示联合检测阳性率升高至91.78%。本研究将生化指标ALP、ALT、GGT分别与三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结果显示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较单一指标检测提高,为临床HCC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HCC的早期诊断除血液学指标外,影像学检查亦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多种实验室检查,并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以期早期诊断HCC,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

[1]Flores A,Marrero JA.Emerging trend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ocus on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J].Clin Med Insights Oncol,2014,8:71-76.

[2]曲强,芮静安,王少斌,等.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期系统的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2):155-158.

[3] Zhao YJ,Ju Q,Li GC.Tumor marke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Mol Clin Oncol,2013,1(4):593-598.

[4] Malek NP,Schmidt S,Huber P,et a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Dtsch Arztebl Int,2014,111(7):101-106.

[5]Xu JB,Qi FZ,Xu G,et al.Value of alpha-fetoprotei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neoplasm[J]. Neoplasma,2014,61(2):218-224.

[6]Liu Y,Wang X,Jiang K,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u mor biomarkers for detec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compani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J].Cell Biochem Biophys,2014,69(3):455-459.

[7]董欣敏,张剑,金雨.原发性肝癌患者CEA、AFP、CA199和铁蛋白检测的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3):295-296.

[8]Teng M,Pirrie S,Ward DG,et al.Diagnostic and mechanis tic implications of serum free light chains,albumin and alphafetoprotein in hepatocellularcarcinoma[J].Br JCancer,2014,110(9):2277-2782.

[9] Cui R,He J,Zhang F,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PIVKAII)and hepatomaspecific band of serum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II)a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arkers complementary to alpha-fetoprotein[J].Br J Cancer,2003,88(12):1878-1882.

[10]苏炳森.生化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20-122.

[11]汪鸿志,江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3-5.

[12]吴敏娟,胥萍,杭茵,等.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119-3120.

(收稿:2014-07-06 修回:2014-09-15)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12)

张慰,Tel:13738191364

猜你喜欢
生化灵敏度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复合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