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015-05-28 12:11冯琼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有效性

冯琼

【摘 要】一堂有效性的数学课教学,还必须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让教学风格朴实一些,双基训练扎实一些,教学容量厚实一些,让学生思维活跃一些,才能使课堂真正的做到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是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计算到会计算,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在成就学生发展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又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价值,同时收获到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鲜活和精彩遥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并在快乐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如何才能做到其有效性呢?我们在这里也谈谈我们的思考。

一、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激情

众所周知,小学生自控力差,学习积极性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为此,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不随意注意,让他们在乐趣中学习数学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理创设情境,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或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序列化、具体化。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好坏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活动效果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期望,它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更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具有定向、强化、适应、评价的功能,可以预见教学活动的结果,调控教学活动进程。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也是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

三、努力做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在许多公开课时,时常会看见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静息,教师等待上课铃声上课,我在上课时,充分利用了这几分钟的时间,在开课前就揭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在上《分数的再认识时》,课前出现了《苹果落地》的多媒体,教会学生上课要有探究的精神,我有时还利用脑筋急转弯、智力接龙、各种手势游戏等多种方法。教师应用好了课前教学激趣,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四、让数学与生活联系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本身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又充满新鲜与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处处都要用,只有这样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活动,学会学习。

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后,再不断的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另外,有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彦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Z2期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