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实验中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5-05-28 14:41谢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化学教学思维能力

谢波

【摘 要】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的新型教学情境。本文从盾对立型问题情境的创设;出乎意料型问题情境创设;选择困惑型问题情境创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促进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的新型教学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任何情境都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困境,非常熟悉或者完全陌生的事物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通”的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或事物,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下面是我在新教材使用中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矛盾对立型问题情境的创设

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对结果做出矛盾对立、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预测,以激起学生较强的情感反映和急切的求知欲望;然后可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展开辩论;进而最后用实验或事实材料判定其中一种预测,以便学生进入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的状态。例如:学生在学习CO2性质之后,设计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点燃一高一矮的两支蜡烛,在火焰上罩一个大烧杯,问哪一个先熄灭?学生中存在三种矛盾对立的假设:有的同学认为高的一支蜡烛先熄灭,有的同学认为低的一支蜡烛先熄灭,也有同学认为两支蜡烛会一起熄灭。然后,通过实验观察得到高的一支蜡烛先熄灭,实验结果与我们假设相同或者矛盾。学生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自觉进入思维兴奋状态。

二、出乎意料型问题情境创设

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结果做出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回答或预测,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从而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进而产生一种“噢,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够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钾、钠能否把硝酸汞溶液中的汞置换出来?再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到的结果自然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这种问题情境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是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

三、选择困惑型问题情境创设

设计一种问题情境,有几种比较相似、迷惑性较大的答案选择,学生一时难于做出正确抉择,即使做出抉择,往往只能知其原不知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展开思考。

例如:在学习铝这一章Al(OH)3性质一节时,课本强调Al(OH)3具有两性,制备Al(OH)3应加入适量NaOH溶液,若过量则得不到Al(OH)3,如何体会好适量的含义,及在什么环境下Al(OH)3能稳定存在呢?选择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甲、乙两人都欲制取Al(OH)3,所用的试剂相同,即用同一瓶的NaOH溶液和同一瓶的AlCl3溶液,不同的是甲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lCl3溶液,乙往盛有AlCl3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溶液。问最后谁能得到Al(OH)3?”对这问题学生开始都认为乙能得到Al(OH)3。对学生的答案,我不急于肯定,也不否定,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试验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了突破常规思考方式,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激发了学生们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穿插设计、合理组织。利用实验不断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了他们创造的欲望和动机,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又显示了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2012

[2]中学生数理化.2013.5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化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