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教学

2015-05-28 14:45韦杰仁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韦杰仁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①分析过多。把一篇原本好好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②提问过多。没必要的提问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反复问问答答上,而学生所得到甚少;③板书过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④朗读课文时间少。有些老师由于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再没时间用于朗读,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毛病,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朗读教学,要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朗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所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学生带着问题从朗读中寻找答案,不再因为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而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低年级应朗读)。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欢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所以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争取做到:一要读得正确。结合工具书,清扫阅读障碍;二要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多读、少读、误读;三要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并富有感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启发作用,不要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接着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学中读。这一环节很重要,读时,教师要适当的煽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煽情,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切忌东一琅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学后读。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能生巧。这时更需要时间,因为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式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有条件的还要配点音乐,配乐朗读,准备一些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里埋伏》,这段音乐晕支传统名曲的高潮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可以选哀乐,让学生从哀乐中体会到首都人们排着长队送总理灵车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体现人民对周总理的无比爱戴,配乐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感染。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