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策略应对

2015-05-28 14:49魏孔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魏孔旺

【摘 要】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义务教育基础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基础教育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语文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倡导的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研究型课程所关注的知识首先主要是“程序性知识”,既关于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如何进行尝试性的探索、研究方面的知识,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的科研基础知识的指导、专业知识的介绍及相关的学科知识的拓展、渗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转化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

新课标着眼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研究型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型课程是与学科课程迥异的课程形态,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专题、课题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眼手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由教师进行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

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研究型课程的主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与传统课程的传授现成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应以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为基本立足点,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应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亲自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又能有效地防止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的现象。

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开发、利用研究型课程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智能、个性等的和谐发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从外显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经个人经验,活动整合的个人化的内隐知识。

研究型课程实施中也要着眼于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调动多方因素,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应以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为基本立足点,让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综合应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亲自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又能有效地防止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的现象。

首先,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在平等、民主、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学科,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研究性题材来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语文知识,并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实施中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预测法、数据统计法、测量法、表列法、图尔法、内容分析法等。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最后,研究型课程实施关键是心理素质的指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意志力;二是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活动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精神;三是通过对集体成果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四是通过主动研究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指导,既是研究型课程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又理应成为研究型课程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归宿,它应该贯穿于研究型课程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关注语文研究性学习,既能满足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既能深入挖掘学生的探究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把研究性学习科学、合理地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