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

2015-05-28 00:53刘学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生活教育审美能力

刘学锋

【摘 要】初中美术教育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对初中美术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美术教育应回归生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生活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切实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不断的实践中体现生活之美。从初中美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将“生活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育两方面,对“生活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生活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真正课堂,同时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教育”和初中美术教育的融合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初中美术课中把“生活教育”融入到初中美术教育中,促进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课题。初中教师积极把美术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丰富起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在实践中用美术的艺术形式表现和美化生活,从而促进自身生活质量的极大提高。

一、初中美术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美术可辅翼道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美术与道德之间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美术教育中一种高度的审美方式得到不断地塑造和提高。美术用自身的美去感染人,用自身的情去感动人,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充分接受道德和审美教育,从而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初中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一方面,丰富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情感。

一件包含“真、善、美”的美术作品,在使人们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熏陶了人们的道德品质。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分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仿佛切身感受到画的意境,从而促使自身心智的不断优化。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作画,学生把自己和画融为一体,在得到心灵的震撼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的美化,从而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一步步提升。

2.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与其说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是对一些作画方法和技巧的学习,不如说它是对文化的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祖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不断感染着学生,给他们带去源源不断的美感。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看,它紧密联系着自然、人文等多门学科。

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学生在欣赏时能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去欣赏并创造美,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自己的人格、气质中逐步植入美术的美,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素质。

二、将“生活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育

1.选择的教材内容要紧密贴近生活

初中学生特定的年龄特征和需求决定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教材内容选择要经过特别的深思熟虑。教材内容中只有有趣味性的主体,才能有趣味性的内容,因此,选择的教材内容要紧密贴近生活,同时体现出关注自然和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善于体验、重视收集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自身的美术素养。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保证生活实践性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对待学校教育方面深入强调的一点。我们累积任何知识,都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不依托生活,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要积极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课堂教学成果,让其对我们的生活作有益的指导和改变。

比如,初中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可以对色彩常识熟知、对色彩运用规律有所了解,在掌握了一般的美术色彩原则和技巧后把自己的房间装扮的漂漂亮亮,把自己的服饰搭配得合情合理,用色彩点缀和修饰自己的生活,迈出从课堂到生活的关键一步。

3.通过美术教育缔造生活之美

美术的价值体现在缔造生活之美。传统的美术佳作《清明上河图》、纯艺术美术等,现代的北京奥运场馆设计、各类实用美术等,均缔造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学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否则,学生画出的美术作品将不能反映生活,从而造成作品缺乏生命力。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有效资源,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真切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促进学生用美术缔造生活之美。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融合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活,使美术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把“生活教育”与初中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初中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社会。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晓惠.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多元性探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3).

[3]唐连才.对普通中学美术特长班课程设置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0,(6).7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生活教育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传递真爱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