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和书面语的问题

2015-05-30 1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口语化书面语姥姥家

家长问:

当孩子写作时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表达出现了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写出来的作文会像口头说一件事情那样,不懂得锤炼语言,难以做到语言精练,描写清晰,这该怎么办?

霍忠义答:(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家长的提问不够严谨,主要是没有搞清楚“口头表达”和“口语”的关系,我能明白,他说的是孩子在写文章时,常会使用“口语表达”,无法过渡到“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口语”是不一样的。其实,文学中的口语并不少见,也是必须要有的。比如:文章中的对话,当然要尽量口语化,越接近口语表达,就显得越真实。但是,当这些对话出现在文章中时,一定是经过了作者的多次修改,虽然也是口语表达,但已经是经过作者严格把控的表达方式,而非直接的原生态的表达。

书面语言的特点是庄重、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可以使用有韵味有深度、唯美优雅的文字渲染气氛,可以采用较多的文学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等)以使文章优美、动人、深刻。当然,书面表达是反复修改的结果。而口头表达则倾向于直觉思维,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思维管控,更多来自于口语体系,是人们随口讲出的话语,所以,有时不但会有语病,还可能会很哕唆,很难做到凝练。

说清楚了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再来看,学生作文如何实现由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哪个更适合作文,这得看场合。请看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这篇文章,显然是丰子恺给孩子们以书信方式写的一篇文章,全文采用了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亲切随和,也极易为孩子们接受,如果改为书面语,恐怕是很不合适的。

另外,如今是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上的文字,大多采用的日记体的口语化表达,明星概莫能外。比如张泉灵的微博,他在2015年2月14日凌晨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那谁,本来想今天来首情诗。后来想,诗人的婚姻常常不怎么幸福。叶芝老求婚不成,雪莱3年就离婚,普希金……就不说他了。纳兰老婆早死,陆游被迫离婚,李清照好景不长再嫁还遇人不淑。就别提现代诗人了,比如顾城……所以,决定来点亲切实惠的:亲,过年不可预期开销大,你这月工资就不用上交了!

这是一条完全口语化的微博,行文活泼,信息量也很大,还夹带着幽默,这是张泉灵微博文学的风格。假如将这段文字修改为书面语,估计会顿时失色。

再看韩寒2014年11月10日发的一条微随

为了见他(《星际穿越》导演诺兰),从上海郊区到了外滩的半岛酒店,现在又坐进了一台劳斯莱斯,感觉又怪又期待呢。

这也是纯粹的口语表达,当然是韩寒写给4000多万粉丝的,相当于面对面交流。明星们采用口语化表达,一则是情境需要,另外也有放低身段的考虑吧。

再来看看学生作文。

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岳雨晨写了如下一篇日记,题为《难忘的下午》: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玩。可是不料,姥姥家没人,正当我们觉得十分扫兴时,妈妈却说:“我们趁机会可以去侯建芯家做客。”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和妈妈到了侯建芯家后,看见侯建芯正在写作文。妈妈和阿姨聊得很尽兴。我没有什么事可做。于是,我突发奇想,教她写一会作文。我一边看她写的作文,一边给她填充句子或词语,教她不会写的生字。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她总算写完了一篇作文,兴高采烈地拿去给她的妈妈看。可把我累坏了!

我想:原来教个“学生”真不容易。啊!我终于明白老师和妈妈平时教我学习是多么辛苦,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这篇日记就全用了口语化的形式,正好验证了前面家长的问题:孩子好不容易学会了选材,却不知该用怎样的书面语表达。写自己给一个小朋友辅导作文,这位同学的选材是有新意的。可是表达得很不好。出现了口语的随意化,甚至有病句,比如:“可是不料,姥姥家没人,正当我们觉得十分扫兴时”,这里的“可是”与“不料”搭配不当,“我们”扫兴也有问题;应该是“我”觉得扫兴。因为后文马上转换语气说妈妈又想出来别的办法。显然,妈妈不应该包含在“我们”之中。

如果我是老师,我就会给他大概修改如下: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姥姥家,不料姥姥没在家。正当我觉得十分扫兴时,妈妈却说:“我们趁机可以到侯建芯家做客。”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侯建芯家后,妈妈和阿姨谈兴正浓,我无事可做就在侯建芯旁边看她写作文,并帮她补充句子,教她不会写的生字。在我耐心指导下,她总算写完了一篇作文,兴高采烈地拿去给她妈妈看。我长吁一口气:原来教个“学生”真不容易啊。我终于明白老师和妈妈平时教我学习是多么辛苦,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

修改后的稿件,删除了多余的字,修改了病句,让文章更加凝练,而且将口语化的表达也删除修改了一些,使文章显得比较严谨。

同样是写日记,长安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1)班霍雨晴同学的日记,就完全摆脱了口语化,较好地使用了书面语表达。请看:

我刚走进科技馆,一股科学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讲解员姐姐给我们看了静电乒乓、人体电池、脚踏发电、猜生肖、比试脑电波、直流马达、抓不住的金球……把我看得眼花。

当然,我最喜欢的是“比试脑电波”了,虽然没有轮到我,但看样子是好玩得不得了。一班二班PK,谁的思想复杂谁就胜利。试人体电池时,我觉得可怕极了,似乎连心都要跳出来了。

还有“摆”,我想大家都会很熟悉的,科学课上也学过,在这里也看到了。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这就是我思考的关于“摆”的结论。

科技馆的东西都与科学相关,有的与物理有关,有的与数学有关。才去了一次科技馆,我就爱上了科技——科学的力量应该可以撬动地球吧!

(选自霍雨晴《参观科技馆》)

这段文字,使用了科技术语,却不显得呆板,同时使用了网络语言和科技原理,因为文字表达简洁,所以,文章读起来很舒服,最后还升华了主题,成功实现了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换。

猜你喜欢
口语化书面语姥姥家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姥姥家的“网”
姥姥家的小菜地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姥姥家的蒂园
姥姥家的小菜园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