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

2015-05-30 10:48黄新
河南教育·高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信息化

黄新

摘 要: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办公和行政工作,是办公人员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应用写作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应用写作教学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高职高专应用写作主要是培养学生会写、会用应用文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踏入社会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信息化

作文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等。在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读写能力,特别是应用文的读写能力。为落实学生写作实践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必须从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改进和创新应用写作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一、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1.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强化了应用写作能力的社会地位

信息化社会对信息化办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强化了对应用写作能力的需求,应用写作能力成为现代人择业求职的必备技能,因此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新时代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应用写作队伍和更为先进的应用写作手段,各个行业都需要适合自身的应用写作体式、规范的人才。

2.高职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需要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高职学生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公务员招录需要考试,干部选拔需要进行竞职演说,员工招聘需要考核写作能力,各行各业都将应用写作能力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是否具备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人求职、晋升、转岗等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的教学现状分析

1.应用写作教学地位边缘化

尽管信息化社会提升了应用写作课程的社会需要,然而在高校该门课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学地位面临边缘化的尴尬。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地位边缘化,最主要体现在课时的不足。在现有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应用写作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出现过。无论是从课时、教学时间段到考核测试,应用写作课程和大学英语、计算机课程都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学校总课时只有32课时的教学时间,这对于内容丰富的应用写作课程来说,既要理论讲授,又需要作文训练及讲评,课时远远不够,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必然导致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学生应用写作基础较差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生源日益复杂化,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高职院校生源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职业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等,这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难度,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许多学生长时间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能力低,往往提笔不知所云。同时,高职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缺乏必需的社会经验和写作技巧,这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难度。

3.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讲授、例文分析加课后作文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高校的写作教学改革远远落后于中学的作文教学改革。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应用写作指导的现状是:具有盲目性、功利性,方法机械、死板、陈旧、落后,对写作指导没有科学的认识,这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在生活层面无内容可写、在方法层面不知怎么写、在心理层面害怕写。

三、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

1.更新观念,提高应用写作的学科地位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要想有所突破,首先必须从改变教学观念开始。对于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层面,必须更新观念,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将其提升至专业基础课的地位,适当加大课时量。其次,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应用写作课程的学科地位,了解其重要性。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对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惯用格式、写作要求等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谈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地位时,要讲清应用写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职业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2.注重实践,改革创新应用写作教学方法

应用写作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在封闭的教室里,被动地按教师“优化”过的写作程式和技法开始操练,纸上谈兵,努力“造”出文字,课堂死气沉沉,课堂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试着创新教学方法,打破封闭、静态式的作文教学,努力实施开放式、动态式作文教学,以人为本,让写作主体不再是“坐”着,而是“站”起来,恢复写作的“实践”这一本质属性,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生命的实践活动,来重建其写作主体的地位,即通过“做”来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写作动机和激情,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写出有生命质感的、充满个性的本色文章,实现应用写作教学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一方面,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再现具体工作中的特定要求,让学生以工作者的角色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可以置身其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情境,从而缩短写作教学和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仿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准备应用文范文,并讲解范文的语言特点和格式要求,要求学生模仿,从模仿过渡到逐渐掌握,最终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注重讲评、互评,促进学生领悟

作业训练及评改是应用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改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写作的长处和不足,明白以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在整体上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写作教学收效低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不明确以及学生多边交往活动的缺失。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互助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教学过程同时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应用文的互评中发现自己不易察觉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达到共同成长与进步的教学目的,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从实施环节来看,教师先要做好科学的评改指导,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动式的作文批改和讲评,通过“分享—提问—建议”的评改过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学生习作展示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评议的要素可以涉及应用文的格式、内容、语言修饰及标点符号等方面。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首先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其次应关注评改过程,关注学生评改的次数、质量、合作情况等情感、态度和积极性的表现。

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学习理论以及人们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这已经对传统的认知或思维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职应用文教学带来了契机和挑战,网络环境为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利用电脑和网络,可以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为生活阅历欠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应用写作找不到可写内容的问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分析纷繁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当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促使教师必须具备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职场所应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高职院校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知识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加强实践训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徐艳,朱萍华,晏艳琴.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思考[J].时代文学,2009,(14).

[3]萧紫嫣.情景法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J].出国与就业,2011,(7).

责编:赵 东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