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做好网络宣传工作

2015-05-30 10:48赵委委
河南教育·高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

赵委委

摘 要:网络宣传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自觉拓展的工作范围,也是进一步升级共青团四大职能的必要形式和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宣传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建筑网络舆论强固堡垒,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网络宣传

宣传工作一直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思想引领、榜样示范、风采展示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善于使用新事物,乐于接受新潮流,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主要“陪伴者”和“引路人”。网络宣传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自觉拓展的工作范围,也是进一步升级共青团四大职能的必要形式和途径。如何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关键在于解决宣传什么和如何宣传的问题。本文就以上两点予以探讨。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网络宣传的内容

(一)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思想体系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多元化倾向日益明显。一方面,我们不能要求青年大学生脱离实际,只能有一种思想,禁锢思想自由;另一方面,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的同时,又必须有一种主流的思想意识,来引导和凝聚青年。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组织青年、引导青年的重大使命,必须紧跟党的步伐,弘扬时代主旋律。

团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弘扬的主旋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大力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力加强党史、近现代史和国情形势教育。四是以“三观”“三热爱”为主线,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劳动·创造·奋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二)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承担着主要角色,我们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锻炼自我的舞台,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才华横溢、各有所长的优秀大学生。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还是团组织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培养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另外,我们还必须知道,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审视度势,要发动青年学生,形成宣传共识,创新宣传点。

(三)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需求信息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如果不能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团组织就会缺乏凝聚力,更谈不上教育和引导青年。网络宣传要想在青年中达到宣传效果,首先要吸引青年学生关注我们的宣传平台,而吸引青年学生的关键就在于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在高校,大学生的需求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知识,他们普遍关注学习、就业、考研、人际交往、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在网络宣传平台也可以设置这样的栏目,推送一些大学生关注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既做到服务青年,又使我们的网络宣传平台得以推广,以便更好地教育和引导青年。

(四)社会及校园热点现象的分析引导言论

高校共青团组织网络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师生,他们在网络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寻找和选择信息,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强,而且在获得信息后,经常在网上相互交流,发布信息,通过操纵信息的行为影响其他受众。从笔者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来看,单纯的理论宣传不足以吸引学生,实效性较差。而在组织学生对社会及校园热点事件的讨论中,他们之间相互辩论、相互交流,通过思考和比较,反而能够较理想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理论。网络宣传更多的不是鼓动,而是引导。社会及校园热点现象无疑是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事件,高校共青团组织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宣传意识,或辩论、或暗示、或批判、或赞赏,表达团组织对热点事件的看法,组织网络宣传员队伍进行讨论,以达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团组织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和荣誉

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以优秀的事迹鼓舞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高校共青团组织本身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集体和个人,我们不能仅仅把表彰停留在形式和文件中,应该抓住 “五四表彰”活动等契机,设置专题,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将一些优秀集体和个人事迹广泛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对组织来说,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个人来说,能够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做好网络宣传工作的方法

(一)网络宣传平台要做实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所运用的网络宣传平台主要为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三类,其次还有QQ空间、QQ群等。本文主要就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如何运用予以探讨。

1.官方网站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官方网站是团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校园内外了解团组织动态的重要窗口。虽然不断受到来自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平台的冲击,但网站有信息量“大而全而稳”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站的这种优势做实这个平台。网站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彰显团组织的组织属性,要体现团组织的工作职能。明确网站是团组织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阵地,其受众是青年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网站必须是高校团干获取工作信息、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第二,要以学生为本,形式和内容要符合大学生的价值趋向,满足他们不同层次需求。

2.微博

微博的运营在于明确的定位和内容的发布。官微粉丝,一般为该高校的青年师生。还包括兄弟院校团委、其他系统的团组织及社会公众。可以通过重大活动、专题宣传等方式鼓励学生添加关注。在定位上要明确自己是谁,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就是组织青年、引领青年和服务青年的“精神家园”。对各级团干部来说,还是获取工作信息、提高业务能力的“加油站”。对校外人士来说,就是基于信息动态及各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自媒体官方新闻中心”。

官微栏目的设定要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提高有价值有思想的内容,弘扬时代主旋律,发出正面声音。第一,微博更新频率和时间。在内容发布上原机构账号务必保证每天6条以上原创微博内容,分别在六个高峰时间段发布(8:00,10:00,12:00,14:40,18:15,

23:00,其他时间灵活处理)。微博发布时间尽量集中在8:00~10:00;12:30~14:00和18:30~23:00三个时间段;上课时间发的微博要尽量避免带很大的图片或者视频,因为这个时间段上微博的同学大多是用手机在上网,并不愿意查看费流量的内容;原创微博内容想要提高曝光度和影响力要放在10:00~11:00时发布之后23时的时候再次转发二次推送;第二,微博最主要的是话题运营,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来说,可以时间轴为纵轴,内容轴为横轴,制定全年运营规划,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参与讨论。如以校园热点事件为主线制定运营规划(放寒假、春节、开学、校园春色、毕业季、四六级考试、暑假社会实践、校园迎新、社团“百团大战”、校运会、校园秋景等),以全年节假期为主线制定运营规划(国庆节、元旦节、情人节、愚人节、端午节、教师节、圣诞节等)。

3.微信公众号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有服务号和订阅号等,我们所使用的是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24小时内)可以群发一条信息,有文字、视频、声音、图文信息等多种形式。我们主要还是在推送内容上下功夫,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采取和下属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微信公众号相互推进、互为补充的风格类型。前者注重思想引领和组织青年的工作职能,推送有深度的内容,包括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通知公告、团内动态、科技前沿、读书文字等,后者注重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能,推送诸如校园文化、学生赛事、校园热点、潮流前线、影视娱乐、校园八卦等轻松、活泼的内容。另外风格要常变常新,可以按月开展不同的内容类型来推送。内容最好多些原创的,和校园联系密切的话题。要注重内容的质量,注意编辑细节,字体加粗不同颜色突出重点也要好好把握,形成独到的风格。总而言之,对于微信的内容,我们要有一个“1+X”的模型,“1”是最能体现账号核心价值的内容,“X”则代表了内容的多样性,迎合和满足粉丝的需求,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对新媒体的使用要有清晰的思路,专人负责,经常开会研讨,查找不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特别注重后续运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网络宣传队伍要得力

网络宣传队伍有两类:一类是网络宣传员,一类是网络评论员。如果说网络宣传平台的建设是网络宣传工作的基础,那么网络宣传队伍的建设就是力量所在。

1.网络宣传员

网络宣传员的职责就是负责推广团组织在网络宣传平台推送的内容,维护好个人的网络宣传平台,主要是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通过转发、评论,以点带面,与上级团组织一起形成网络舆论,并影响身边的青年团员关注团组织的各类宣传平台。

目前网宣员的建立模式主要为“校级—院级—年级—班级”这种树形结构模式。上级团组织的网宣员应是下级团组织网宣员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人数不一,要覆盖到每个团支部。除此之外,成立队伍并不难,难的是管理和运作。团组织要定期开展宣传员的培训和学习,传达最新信息,学习最新形势、交流新媒体使用经验,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尤其是各级团干部的认识和业务水平。尤其要注意网络宣传员中出现的倦怠、厌烦情绪,及时予以疏导,多听他们的心声,“权责利”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使整个队伍有活力、有意义。

2.网络评论员队伍

网络评论员的职责除具有网络宣传员的职责外,重要的是做好正面宣传、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及舆论引导工作。队伍应由校团委工作人员、基层学院团委书记及主要学生干部组成,成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能够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好的写作能力,并熟悉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本校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熟悉网络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并善于运用网络语言。

对于网络评论员队伍来说,不需要人数众多,只需要精英,由专业老师带队,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监督机制,便可以发挥相应作用。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建立更要规范,对工作积极,发表评论员文章质量高、数量多、影响效应积极的,并取得实际成效的,要进行及时表彰。对于大学生网络评论员,可以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给予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同时,可以优先考虑推荐参加学校的各种评奖评优活动。共青团组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和支持网络评论员外出学习和考察,从而不断提高网络评论员各项工作水平。

(三)网络宣传声音要突出

网络宣传的声音突出,在于我们说什么,怎么去说,即怎么发“声音”。发什么样的声音,是指我们的宣传内容;怎么发声音,在于我们的“话语”方式。

首先,要明确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第一,互动优势:网上网下我们都能联系青年,而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弥补网上联系青年的不足;第二,矩阵优势:有较强的组织体系,能够较快的产生网络联动,达到效果;第三,年龄优势:高校共青团干部和青年大学生年龄差距不大,熟悉网络、精力充沛,思想灵活。其次,在具体做法上,要大力开展正面宣传,实施“青年好声音”网络文化行动,做网上正面声音的“放大器”。要积极参与网络舆论斗争,做网上负面声音的“消减器”。要掌握网上舆情动态,做重要舆情信息的“采集器”。另外,内容、形式要时尚新颖灵活,深得青年喜爱(漫画、有特点的语言);采用车轮战术,滚动式信息植入,以零碎见整体;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利用全团力量;各级团干要对新知识、新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热情,求新不贪新。

参考文献:

[1]潘国雄.网络时代共青团舆论宣传工作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

[2]张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1).

[3]龙妮娜.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新模式探析——以广西师范学院共青团组织三级网络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责编:思 源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艺术类特色高校共青团育人新途径探究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探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