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教学形式的创新

2015-05-30 10:48杨博
河南教育·高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教学改革

杨博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口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前景。因此,在校大学生除学好知识技能外,练就一副好口才,既是终生工作的需要,更是寻求就业机会的优势条件。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提高对于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大学生;教学改革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乃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的共识。然而,无论是高校日常教学或是普通话发展水平测试,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均表现出滞后现象。这种状况同高校的办学规格和地位不相称,也同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的“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大环境不相称,与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更不相称。因此,重视对大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大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地覆盖面广,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高校,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发出一套体系比较完整的普通话训练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原有的普通话课程基础上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加以改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说话”的潜能,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参与社会竞争和个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重视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授课学时

课堂练习是基础,课堂教学中字音和长句子的练习在规范普通话发音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结合多种材料进行训练。绕口令可以使唇、齿、舌等发音器官在训练中得到灵活运用,使学生掌握发音方法,诗歌的练习能使学生熟悉普通话的韵律特征,体会语音的节奏美、韵律美;影视对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听辨能力以及说话能力。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学习形式。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合理安排授课学时。教师在普通话授课前,应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基础摸底测试,分班级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周2学时的课程,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选择一周4学时的课程。普通话口语基础好的同学通过简单的学习即可有效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基础差的学生应适当增加学时并进行强化训练。这是针对学习普通话发言困难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结合播音的技巧方法加强练习口语,可以适当辅之以强化训练,增加训练时间,增大训练强度。这样既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这样做,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基础好的学生腾出了时间,为他们赢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是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普通话口语的学习。语言感知力的练习贯穿于学习普通话口语的各个环节,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单纯的发音训练只是基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进行流畅的表达。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高来自大量的实践,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普通话相关的社团活动。以课堂教学带动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开展训练体系上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并重。可以和社团活动、就业中心活动配合起来,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如举行普通话朗诵会、演讲活动、辩论会等竞赛,这些活动涉及面广、参与者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文秘专业可以模拟开会,进行会议接待的训练;旅游专业可以走出课堂,到学校所在地的旅游点进行景点讲解实训;营销专业可以进行产品介绍;法律专业可以开模拟法庭进行审判或调解的技能训练。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加强口语技能训练,让普通话教学贴近市场和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定期开设讲座。以内容为例,一次讲座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如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圆唇音和不圆唇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问题。坚持不懈,形成良好循环。定期组织播音系的学生和普通院系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课堂。播音专业的学生深入课堂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普通话参差不齐,学生相互交流能够形成有效互动,同时能够缓解教师教学压力,对学生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

三、营造更加良好的语言环境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如果单纯依靠课堂学习,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不加以运用,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普通话口语的知识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影响了普通话口语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营造健康的口语环境并优化学生的口语交际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形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设。学校可以开展普通话活动周,利用展板、传单、口语宣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普通话口语的重要性,让大家都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大家都自觉地加入营造普通话环境的行列中来,人们用普通话交际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和偶然现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既是语言环境的创造者,又是受益者。因此,需要广大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和合作,潜心经营,创造出更轻松、更和谐、更广泛、更科学的语言环境。通过营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普通话,练习口头表达能力,使每一个人能够灵活运用普通话,解决沟通障碍,能够利用普通话更好地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蒋宗霞.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2]苏少波.口语学习及普通话口语的基本特征[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6,(3).

[3]乔俊杰.理工院校人文学科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08,(11).

责编:一 萧

猜你喜欢
普通话口语教学改革
酒中的口语诗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口语对对碰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