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2015-06-01 09:17高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阿霉素进展直径

高军

114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高军

114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10日-2014年1月10日收治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3.75%,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49例,稳定5例,进展0。结论:替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作为一种半合成紫杉类药物,目前在美国、法国等33个国家应用广泛,已证实为乳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一种有效药物,对多种肿瘤均显效。为了深入探究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缓解率。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80例,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于化疗前均经由全身骨扫描、X线胸片、肝脏B超、血液学分析等检查排除严重肝、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等患者,年龄27~74岁,平均(48.56± 2.45)岁;Karnofsky计分>80分;TNM分期:Ⅱb期20例,Ⅲa期35例,Ⅲb期15例,Ⅲc期10例;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52例,髓样癌6例,小叶癌15例,黏液性腺癌7例;组织学分级:1级17例,2级59例,3级4例。

一般方法:在第1天静滴75 mg/m2表阿霉素;第2天持续60 min静滴75 mg/m2多西他赛,以21 d为1个周期,持续4个周期。化疗期间予以粒细胞集刺激因子、甲氧氯普胺、托烷司琼、西咪替丁等药物治疗与营养支持治疗。化疗前1天与化疗第1天口服4 mg地塞米松,2次/d。4个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参照NCI抗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1],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执行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①CR(完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②PR(部分缓解):肿瘤垂直直径×肿瘤最大直径降低>50%;③SD(稳定):肿瘤垂直直径×肿瘤最大直径减少<50%;④PD(进展):肿瘤垂直直径×肿瘤最大直径上升>25%。总有效率=部分缓解率+完全

结果

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临床有总效率93.75%(75/80),其中完全缓解32.50%(26/80),部分缓解61.25% (49/80),稳定6.25%(5/80),进展0。结束4个疗程化疗后21 d左右接受手术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新辅助化疗后TNM分期出现降期趋势(P<0.05),见表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在新辅助化疗中,部分患者出现心脏毒性、血小板减少、脱发现象,未发现Ⅳ度不良反应,利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升白细胞支持治疗后好转,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状况比较(例)

讨论

目前,临床诸多研究资料证实,新辅助化疗能将微转移灶完全消除,实现肿瘤降期与降期目的,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一项常规策略。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检验化疗方案效果,无效时可及时进行调整,降低化疗盲目性;肿瘤较大且无法行保乳手术者化疗后可获取保乳条件,增强保乳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Application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scheme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breast carcinoma

Gao Jun
Anshan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14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scheme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breast carcinoma.Methods:80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10 July 2013 to 10 January 2014,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those 80 patients was 93.75%;26 cases were completed remission;49 cases were partial remission;5 cases were stable;no case progressed.Conclusion:The scheme of combing docetaxel with epirubicin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on the treatmen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rcinoma,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Docetaxel;Epirubicin;Breast cancer;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10.3969/j.issn.1007-614x.2015.6.24

猜你喜欢
阿霉素进展直径
各显神通测直径
山水(直径40cm)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
柚皮苷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